次韻寄題堪上人云外軒
萬重云外一蘧廬,想見降龍長者居。
溪上過橋誰覓路,峰頭飛錫已凌虛。
漢臺列像焉知許,陶岫吟歸孰起予。
儻憩夜爐煨芋處,可能更讀鄴侯書。
萬重云外一蘧廬,想見降龍長者居。
溪上過橋誰覓路,峰頭飛錫已凌虛。
漢臺列像焉知許,陶岫吟歸孰起予。
儻憩夜爐煨芋處,可能更讀鄴侯書。
在萬重云外有一座簡陋的屋子,能想象到這是像降龍高僧般的堪上人居住之處。溪上有人過橋去探尋路徑,而堪上人卻像高僧飛錫一樣凌空而行。漢代云臺列像之事哪里知曉呢,陶潛歸隱后吟詩又有誰能啟發我。倘若能在夜晚于爐邊烤芋之處休憩,是否還能再讀鄴侯李泌所藏之書。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堪上人:指僧人堪某。
蘧廬:本指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后泛指簡陋的房屋。
降龍長者:比喻有高深修行的高僧。
飛錫:僧人持錫杖云游四方,傳說高僧能飛騰,故有飛錫之說。
漢臺列像:指漢明帝永平年間,將二十八位開國功臣的畫像陳列于云臺。
陶岫吟歸:陶指陶淵明,岫指山,意為像陶淵明一樣歸隱山間吟詩。
起予:啟發我。
煨芋:烤芋頭,有典故說唐代僧人懶殘和尚曾在爐邊烤芋給李泌吃。
鄴侯書:鄴侯指李泌,他藏書豐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聽聞堪上人居住在云外軒這樣清幽之地,有感而發,按照友人相關詩作的韻腳和次序創作此詩,表達對堪上人的欽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堪上人的贊美和對其隱居生活的向往。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對僧人生活的獨特感悟。
廣寒人散踏歌收。曲誰偷。譜誰修。謁帝穿云,說與世間愁。骨透紅冰心透月,吹過了,幾滄桑,涼未休。飄零老仙何處樓。楚天幽。一聲留。睡也睡也,驪宮夢不穩銀湫。十載江南,飛雨夜行舟。湘上雁風如發勁,絲氣息,到層空,渾是秋。
柱史巖廊秀,高名迥不虛。融心標禮樂,麗藻潤詩書。騁驥鞭何力,屠牛刃有馀。一飛橫憲府,累疏掖皇輿。蹇諤驚劉向,精深仰衛蘧。周南分節鉞,孔道賴菑畬。宿霧披先路,文星下直廬。英流從妙選,化理屬端居。時雨三千外,長風九萬初。神清衡鑒徹,心遠簡書疏。士習非鉛槧,人倫自里閭。醇儒終得效,直道果誰譽。五月西都餞,金盤膾白魚。三江南下舫,瑤水艷紅蕖。良契芳蘭密,新詩爛錦如。迂疏叨末照,何以答相于。
國工鑄良劍,發白心志悴。晶熒淬斂馀,干莫并犀利。入匣蟄虬龍,落手懾魑魅。衛身未足道,適用在一試。樓蘭猶頡頏,顧汝豈虛器。
妙年收賈傅,白首貴王陽。志氣文章在,功名歲月長。遺孫依舊德,故吏滿諸方。河朔三持節,斯民定不忘。謫墮神仙侶,飛翔鸞鳳姿。舊逢黃石老,陰許赤松期。歷歷僧伽記,申申鄧傅詞。翻然歸海嶠,無復世人知。從軍在河上,仗鉞喜公來。幕府方閑暇,歌鐘得縱陪。它年老賓佐,過國泣樓臺。猶有墳碑在,仍令故客開。
東原山館夜,燈下食楂梨。共看團圓子,因懷連理枝。軒昂憐汝大,辛苦愧吾癡。歷歷嬉游事,于今鬢欲絲。
眾綠初圍夏蔭,老紅猶駐春妝。畫簾燕子日偏長。靜看新雛來往。□□□□□□,□□□□□□?!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
涂鴉滿紙苦紛紛,堊盡寧同郢客斤。我罪我知渾莫辨,兩年功過在斯文。
鳳兮鳳兮,鳥之王兮。覽德輝兮,為嘉祥兮。匪下昌兮,我王明兮。
野曠孤扉靜,村寒雨雪多。牛閑牧豎臥,犬吠里胥過。落落朱門夢,寥寥白石歌。茅檐候晴日,竹里里農蓑。
一片神明在玉琴,圖書先得古人深。天邊況有團圓月,流出寒光是此心。
省方遵往冊,游豫葉前經。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營。重巒下飛騎,絕浦渡連旌。澗水寒逾咽,松風遠更清。方觀翠華反,簪筆上云亭。
凄清爽氣滿軒墀,正值終南雨過時。玉醴飛觴河朔興,金聲擲地隱侯詩。風生芳樹迎涼早,云度輕陰得月遲。謔浪總談方外事,煙霞吾輩共襟期。
江上幾人驚歲晚,望秋蒲柳感先零。秦關一夜烏頭白,楚客三年鵩眼青。安得幽憂起枚筆,祗宜痛飲讀騷經。海鷗笑我不歸去,搖落滄波一葉萍。
此山幽勝武陵源,仄徑深藏別有村。篆石畫巖猶墨跡,回廊寢殿但苔痕。謾勞往事懷千載,且與浮生共一樽?;焓酪仓S地得,伐檀能不愧殊恩。
經營酒國住詩家,獨立蒼茫譜歲華。恨少一枝方竹杖,與君風雪探梅花。丹青妙手數金昆,斷素零縑世共珍。只惜臨風瀟灑意,聯床雨夜未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