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對月
散髪披襟一再窺,未甘兀兀守書癡。
月圓照盡天圓處,秋半涼當夜半時。
人世無燈方作夢,山翁有酒更能詩。
此心除卻嫦娥外,惟許崚嶒瘦影知。
散髪披襟一再窺,未甘兀兀守書癡。
月圓照盡天圓處,秋半涼當夜半時。
人世無燈方作夢,山翁有酒更能詩。
此心除卻嫦娥外,惟許崚嶒瘦影知。
披散著頭發、敞開衣襟,我再三地凝望月亮,不甘心像書呆子一樣呆呆地守著書本。月圓照亮了整個天空,正值中秋,半夜時分格外涼爽。人世間沒有燈光時人們便進入夢鄉,我這山野老人有酒相伴更能吟詩。我的這份心思,除了嫦娥知曉,只有那峻峭的瘦影能懂。
散髪披襟:披散頭發,敞開衣襟,形容自在的狀態。
兀兀:勞苦的樣子,這里指像書呆子一樣。
秋半:指中秋。
山翁:作者自指。
嫦娥:神話中月宮仙子。
崚嶒:形容山勢高峻,這里指瘦影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中秋夜,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所感觸,不甘于平凡的書齋生活,于是借月抒懷。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中秋賞月抒發內心的情感,不甘平庸,追求自由。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個性與情思。
先友嗟無幾,公今亦古人。平門散車轍,蕃榻鎖埃塵。甚愧常公厚,深知管子貧。平生談笑地,感激淚沾巾。
二十四郡錄元戎,一丸孤堞障環中。曲江齊唱升平樂,府制更張魚鑰空。魂魄毅兮如可作,膽肝鐵也與誰同。風狂晝掩怍投拜,整頓山河北鎬豐。
窮年見俛啄,但有饑乏意。雖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因思方朔嘲,此豈優諧類。
近海炎云變,經秋林壑移。爐煙輕欲滅,園木重能垂。涼氣添深竹,流波瀰漫池。閒情各為默,端坐待成詩。
夙聞太阿劍,霜鍔蓮花發。楚王一麾之,三軍盡流血。夫君事遠游,家貧一蒯緱。千里登吹臺,慷慨思報仇。夷門無監者,誰為公子謀。我昔吊梁園,所見惟林丘。洪河崩底柱,蔓草連神州。驚鳥縱橫飛,離獸鳴相求。平臺賓客盡,四顧淚交流。憐爾多難人,徘徊當暮秋。長歌蓬池上,擊筑睢水頭。
石壁將天壓,山樓反不奇。英雄云散后,煙靄日斜時。碧澗秋光老,青林鳥夢宜。樽前多感慨,衰柳已先知。
安期鍊玉液,飛步凌紫霄。空馀璇臺在,千古郁岧峣。金床鎖靈穴,碧樹敷英翹。鸞笙空縹緲,鶴馭徒逍遙。物化跡逾勝,理愜境自超。愿弭云中駕,隨君揮碧寥。
為恐無寐坐思汝,開軒涼風來灑樓。故人十年磊落意,今夕千里蕭條秋。庭際搣摵老葉下,水西搖搖明星流。云山珠海不得見,夜色漆野如凝憂。
任綠滿蓬瀛,怎管花開花落。賴有綿蠻黃鳥,打破今朝寂寞。蜂鬢蝶眼忒多情,莫踐尋芳約。點點楊花萍化,轉憐他飄泊。
東岱摽秦觀,遙空青未休。雞鳴看日出,策秘想函求。霧闕中天峻,黃河足下流。稷丘君若在,吾與擁琴游。
林下逍遙飽則眠,何人能似爾安然。因思昔日陶弘景,金作籠頭不易牽。
拼取無眠守歲華,聽殘竹炮幾千家。雞鳴尚伴熏爐坐,自扎同心柏子花。
懶不看書不賦詩,樹陰濃處坐移時。世間此等清閑福,問著漁樵卻不知。參差臺榭碧云中,柳北松南一徑通。帶得棋枰無敵手,與僧不語立薰風。
平生無艷情,不奈柳條輕。但看堤前絮,懷人百感生。
早發趙家圍,問舟彭蠡涯。每懷輒數日,一別不多時。乍起無條語,初沾未釂卮。煙波風色遠,魚鳥看人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