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寺
壁畫暗金剛,無人犬吠堂。
翠苔千古潤,玉水一尋方。
塵路云蒸火,陰林石凝霜。
仙凡元不遠,咫尺異炎涼。
壁畫暗金剛,無人犬吠堂。
翠苔千古潤,玉水一尋方。
塵路云蒸火,陰林石凝霜。
仙凡元不遠,咫尺異炎涼。
壁畫中的金剛神像顏色暗淡,堂中無人只有狗叫聲。翠綠的苔蘚歷經千古依舊濕潤,如玉般的泉水方圓僅一丈。塵世的道路上云氣如烈火蒸騰,背陰的樹林里石頭似凝著寒霜。仙人和凡人本就距離不遠,近在咫尺卻冷熱不同。
暗:顏色暗淡。
一尋方:一尋見方,古代八尺為一尋,形容面積小。
蒸:蒸騰。
元:本來。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白水寺時,看到寺內的景象,感受到與塵世的不同,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人們對仙凡世界的好奇和對超凡脫俗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仙凡之別的感慨。其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主題。在文學上,為描繪寺廟及表達人生感悟的詩作增添了獨特一筆。
天南消息近成虛,一卷新詩當尺書。誰看墜鳶偏擊棹,似聞鳴犢竟回車。
蠻夷總在天威外,越巂應非王會初!讀罷瑤篇還涕淚,行吟何獨有三閭!
瘴海誰堪汗漫行,知君五月在舟程。鳀人鼓鬣驚濤暗,烏鬼含沙宿霧生。
溫嶠已乖歸闕望,張騫徒負泛槎名!武陵溪畔桃源客,故節依然蘇子卿。
烏蟾過眼何骎骎,鴟夷祠外虛登臨。萸囊菊枕已陳跡,一杯終要開煩襟。
夙興天色喜澄爽,三徑忽送跫然音。酒人麇至意良愜,履綦亂印苔花深。
一泓者池碧以瀏,一拳者石奇而嵚。娑羅下覆藤上絡,引吭飛出雙青禽。
斯園踞勝五百載,岳曹相繼高風欽。煙云一旦落吾手,古倏成古今成今。
陶莊黃雀馬籪蟹,佐以新釀循環斟。及時行樂語非誕,{髟鞏}松漸見霜毛侵。
坡翁南遷寄儋耳,放翁老病居山陰。開樽類不拘節候,達人寓物無成心。
去年萬子客京國,黑窯廣外高臺尋。朋箋好事補佳會,惜余未獲陪冠簪。
天南天北等牢落,悲秋但效寒蟲吟。憑闌舊雨入遐想,斜陽西墮鴉投林。
冥冥氛祲幾時消,辜負嬉春兩粉橈。聽說江南花事好,泥人塵夢到金焦。
青山淡冶擬雙鬢,閱盡人間幾觸蠻。應羨星洲老詩客,亂余猶得飽看山。
山河雙闕險,風雨二臺尊。
浪破天無岸,云垂海有門。
親朋斷消息,衰老在乾坤。
欲采楓香汁,靈丸制返魂。
冒寒吹。訪瓊姬。行到青山遇玉肌。凝情欲待誰。
出疏籬。手同攜。踏月隨香清夜歸。乘歡撥凍醅。
倒著衣裳迎戶外,盡呼兒女拜燈前。
峰巔見滄海,日出常先最。
十三年紀,仗今生智慧,學成書數。敏絕詞鋒偏了了,信口機關參悟。
點玉無瑕,輸金待聘,仔細珠娘妒。碧川春遠,翠眉才解通語。
堪嘆塵世浮云,因風變幻,好事成耽誤。寂寞欄干空倚遍,自惜美人遲暮。
楚瑟弦愁,胡琵彈恨,空向飛瓊訴。無言撇去,海榴花放端午。
遣懷無日不持杯,
何事愁腸未肯開。
堪嘆人生真似夢,
黃粱不夢又蒿萊。
碧油制就膩羅紈,冒雨行來蔽體寬。
兼采棕櫚消暑濕,也偕袯襫禦春寒。
濛濛絲散分如織,點點珠跳瀉即乾。
最好天晴橫翠桁,綠蓑影外一漁竿。
趁弦琴客至,餞臘樽浮,還喚幽探。不盡登臨意,向青山影里,來話殘年。閑卻尋常歌酒,山翠冷彌妍。又馥馥寒香,歲闌清夢,早墮梅邊。
流連。共忘返,且掃苔捫碣,拂石評泉。容易年華換,只清愁未了,愁寫銀箋。難得故鄉俊侶,倚醉更酣眠。判再約明朝,討春還放乘興船。
曲岸臨大河,
風帆日千里。
迢遞遠鄉人,
離心托江水。
賀公在朝雅吳語,
莊舄仕楚猶越吟。
我幸歸休在閭巷,
燈前感慨不須深。
月色沈鮫室,簫聲隔鳳樓。
一生傾國恨,雙鬢涉江秋。
青鳥遙堪寄,明珠暗未投。
為憐嬌艷質,莫待歲華流。
燭燭芳月輝,流光鑒我帷。
馥馥蘭卮酒,遂為生別揮。
驚禽思迅翮,秣馬聽晨雞。
崇山接杉谷,九究入金溪。
骨肉緣枝坼,蓬梗隨風縻。
生為伯鸞婦,沒為杞梁妻。
鐵幢才解又芒鞋,姓氏逢人且自埋。夜踏巉巖驚伏虎,朝披霧露避群豺。乾坤蒼莽投金瀨,徑路蕭涼阻玉階。贏得風衣兼雨帽,相看不是舊形骸!
一椎可奈誤秦車,蕭瑟秋風圯上書。伏匿那能忘鐵馬,潛游猶覺負銀魚。荒村云擾難攲枕,單袷霜深已敝裾。總是姓名隨地變,任呼牛馬亦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