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回憶東山老
山游興發特尋君,屐齒筇枝繞四鄰。
峰北看云忘世務,澗南聽水得天真。
名高寂寞存僧史,林下風流似晉人。
何日枇杷苦筍熟,卻游未減去年春。
山游興發特尋君,屐齒筇枝繞四鄰。
峰北看云忘世務,澗南聽水得天真。
名高寂寞存僧史,林下風流似晉人。
何日枇杷苦筍熟,卻游未減去年春。
游山興致大發特地來尋訪你,穿著木屐拄著竹杖走遍四周鄰里。在山峰北面看云忘卻世間事務,在山澗南面聽水尋得自然純真。你聲名高遠卻甘于寂寞被僧人記載,林下風流的氣質好似晉代人。什么時候枇杷和苦筍成熟了,再次游玩也不減去年春天的興致。
屐齒:木屐的齒。筇枝:竹杖。
世務:世間的事務。
天真:自然純真的本性。
僧史:僧人記載的歷史。
林下風流:指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這里形容對方有魏晉名士風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山時興致高漲,因對友人的思念而尋訪,看到山中景色和友人的生活狀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厭倦了塵世紛擾,向往友人那樣超脫自然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尋訪和對自然生活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的語言描繪出閑適的意境。展現了詩人追求自然純真、超脫塵世的情懷,體現了一定的文人雅趣。
異人鐘秀氣,草木亦精神。見說為漁父,誰知悟道真。仙家多勝景,世路有迷津。安得騎黃鶴,相隨入昊旻。
試問梅花何處好,與君藉草攜壺。西園清夜片塵無。一天云破碎,兩樹玉扶疏。誰擪昭華吹古怨,散花便滿衣裾。只疑幽夢在清都。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
似水流年,如花美眷。玳梁擬得雙棲燕。百無聊賴是西風,吹儂吹汝輕分面。萬里間關,千重繾綣。海天攜手成佳愿。留將此意付圖中,鴛鴦今后休飛散。
蜀妓椎繭如截肪,鮫工夜織青犀裳。翰林待詔擅花竹,硯屏春透宮云香。镵根蔫鮮玉生汗,南風入林翠胎綻。牙根冤血點點紅,三鳳聲沉九秋晏。太官金锜陳淳熬,看圖未必菹爾曹。饞夫煮簀政未熟,見此豪奪君其韜。
誰遣琵琶化此湖,歌聲終古繞西都。錦帆拂水成殊色,杰閣藏林想霸圖。一角夕陽山盡處,萬家燈火夜歸無。石山寺外唐橋月,莫向愁人問故吾。
紱冕誠虛器,簪裳悉畏途。觸機身未保,好直道先孤。甔石曾何有,田園浪更無。可能推兩耜,沮溺共為徒。
時名籍籍尚風塵,索米長安歲未貧。囊草欲飛三殿色,墨花長灑萬家春。茶烹陽羨過名士,酒釀臨邛醉玉人。莫怪相逢談太劇,洛中詞客舊為荀。
瀟湘何代泣幽魂,骨化重泉志尚存。若道地中休下淚,不應新竹有啼痕。
隴山連峰入無際,天畫封疆限華裔。如何谽谺忽中裂,西通風來動邊氣。
濟世無長策,歸休有敝廬。云山如媚客,花鳥亦忘予。冥悟安心法,閒抄種樹書。即看幽隱興,寧羨市朝居。
西風吹散舊時香,收起宮裝換北裝。絨帽貂裘同錦綺,翠眉蟬鬢怯風霜。草白云黃金勒短,舊愁新恨玉鞭長。一天怨在琵琶上,試倩征鴻問漢皇。
聲樂備陳,禮容罔忒。相維辟公,虔奉玉冊。皇則受之,慕形于色。既壽且康,與天無極。
一堂圖籍自陶冶,三徑蕭蘭俱歲華。定非平恩許侯宅,會是仲長公理家。端居雅不煩摒擋,佳設頗嘗成咄嗟。惟我身閒數來往,徽弦一泛即生涯。
石鼓嵯峨尚有文,舊題銅鼓更無人。寶釵寂寞蠻花老,空和楚歌迎送神。
人去臺猶在,飛升事可嘉。神仙多變幻,塵世總虛花。煉氣顏難老,勞心鬢易華。千年留古跡,題詠屬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