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池禊宴
月標元巳樂嘉辰,興慶煙波漲曉津。
宴集幸聯臺袞坐,風流仍繼禊堂春。
蘭亭事古成遺跡,華蕚樓空委路塵。
歌吹滿舡花夾岸,酒簾無處不留人。
月標元巳樂嘉辰,興慶煙波漲曉津。
宴集幸聯臺袞坐,風流仍繼禊堂春。
蘭亭事古成遺跡,華蕚樓空委路塵。
歌吹滿舡花夾岸,酒簾無處不留人。
在三月初三這個美好的日子里,興慶池的煙波在清晨漲滿了渡口。有幸能與朝中大臣們一同參加宴會,這風流韻事延續著禊堂的春意。蘭亭的往事已成為古老的遺跡,華萼樓如今也空蕩荒廢,委棄于路塵之中。船上歌聲樂聲不斷,兩岸鮮花簇擁,酒簾處處,沒有一處不吸引人停留。
元巳:即上巳節,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節,魏晉以后固定為三月初三。
嘉辰:美好的時辰。
津:渡口。
臺袞:指朝中大臣。
禊堂:舉行禊飲儀式的地方。
蘭亭: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舉行禊飲活動,寫下《蘭亭集序》。
華蕚樓:即華萼相輝樓,是唐玄宗為與兄弟友愛而建。
歌吹:歌聲和樂聲。
此詩創作于上巳節在興慶池舉行禊宴之時。上巳節有臨水宴飲、祓除不祥的習俗。當時朝中大臣們齊聚宴集,詩人參與其中。可能當時唐朝已過盛世,華萼相輝樓等往昔繁華建筑已顯荒廢,詩人在宴會上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興慶池禊宴,展現宴集的熱鬧。其特點是將當下的熱鬧與歷史的興衰相結合,富有歷史感和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活動和文人的情感。
城閉珠江古五羊,此來愁絕說還鄉。爭知鴻雁饑民國,猶在乾坤大戰場。春草難為兵后綠,梅花寒勒劫馀香。王師何日張天討,也有書生一劍長。
佳候要佳麗,山齋啟暮扉。入園驚荔發,窺琯見灰飛。梅亂歌中落,春爭笑里歸。橙香寒靧面,桂氣暖熏衣。粉壁釵橫影,雕窗燭散輝。不堪弦管歇,殘月尚棲幃。
廬阜高歌九日杯,盡將秋意放花開。誰教也向東風里,點破千紅萬紫堆。
海上風塵未罷兵,如何嚴助厭承明。故人慘淡浮云色,逐客蕭條白雪晴。落日掛帆彭蠡澤,清秋伏枕豫章城。詩篇已側當時目,不必兼傳抗疏名。
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天臺大士廬,妙境在寥廓。解鞍修凈供,茗椀應自瀹。安得從君游,享此方外樂。
野果趁時紅,一一呈珠顆。北澗南溪水自流,聊向中間坐。足且水中探,酒出囊中裹。共指西天一片云,正向山中墮。
移居山北向山南,天遣清風接笑談。無數鳧雛穿稻塍,一群鸂鶩語茭潭。鷺臨清泚貪心起,蓮到黃昏笑靨含。卻憶姚家古藤下,烏巾掛了旦眠酣。田家一路到村南,盡是農人野叟談。鳥過江來平入樹,牛沿堤去倒行潭。蜻蜓影下波紋皺,?稏穗中秋意含。日暮東坡渾似畫,倚風無數水葒酣。斷云將雨過橋南,誰想莊門憩雨談。雀喜客來喧古棘,蛙嗔人過沒深潭。蓮房墮粉風初歇,稻葉抽珠水尚含。村釀沽來薄難醉,不妨此興為詩酣。
伏日不知暑,泉流山四圍。竹風渾卻扇,松雨欲添衣。逸老為家好,逃喧過客稀。虛亭無戶牖,冉冉白云歸。
自是瀛洲第一人,玉漿麟脯幾曾貧。想今尚秉千金帚,欲掃蓬萊海底塵。空谷何由滯此人,束書萬里豈憂貧。秋清車駕灤河上,匹馬嘶風在后塵。
北京官酒甜于蜜,高品傳宣侑膳珍。圣主御筵猶未飲,便令分賜及儒臣。
有欠牛眠子為尋,剩將朽胔換華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窮通得上心。
悲風抎黃桑,茇舍依樲棘。歲歉兒苦饑,家貧母猶織。寒窗秉機杼,卒歲不成匹。里胥夜蹋門,叫怒催纴織。蹇余晚歸田,耕不如神力。一飯愧其人,安敢自皇息。
最宜全幅碧鮫綃,自襞春羅等舞腰。未有長錢求鄴錦,且令裁取一團嬌。
圣賢生處是中華,何處天涯何處家。夫君認得幽棲處,江門月底釣魚槎。
小樓燒燭了殘棋,是我孤舟欲發時。千里宦情雙鬢改,十年心事故人知。閑推甲子憐衰態,醉折名花續舊詩。無限西湖風月好,抱琴相訪莫教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