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靈善寺塔
飛閣青霞里,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簷香。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聞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飛閣青霞里,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簷香。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聞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高聳的樓閣矗立在青霞之中,未到秋天這里卻早早有了涼意。佛教的天花映照在窗前,月宮里的桂樹似乎拂過屋檐帶來香氣。西岳華山的三峰顯得那么渺小,黃河像一條帶子般悠長。只空聽人指點著回去的路,煙霧之處有低垂的楊柳。
飛閣:高聳的樓閣。
天花:佛教語,天界仙花。
月桂:神話傳說里月中的桂樹。
華岳:即西岳華山。
垂楊:垂柳。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登上靈善寺塔,被眼前的壯麗景色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游歷狀態,在游覽寺廟時登高望遠,借景抒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登靈善寺塔所見的壯麗景色,突出塔的高聳。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出色的寫景能力。
春水錦鱗通,忽把故人墨跡。一紙三年才到,訝紅箋無色。當初高宴五茸城,盡江東裙屐。記得傀俄酒態,有瓊筵醉客。
于赫大晉,膺天景祥。二帝邁德,宣茲重光。我皇受命,奄有萬方。郊祀配享,禮樂孔章。神祇嘉饗,祖考是皇。克昌厥后,保祚無疆。
門居地僻無來轍,新綠新荷新筍時。珍重情懷尚能賦,為搜言句和成詩。
昨日好稀奇,迸出門牙四個。剛把來函撕吃,卻正襟危坐。一雙小眼碧澄澄,望著阿圖和。肚里打何主意,問親家知么。謝你好衣裳,穿著合身真巧。那肯赤條條地,教瞻兒取笑。爹爹替我掉斯文,我莫名其妙。我的話兒多著,兩親家心照。
獨憶關西老,揮金氣尚奇。江河流浩瀚,天地渺端倪。諫草危時恨,亭皋絕代悲。由來圖繪意,不盡史臣詞。
鐵騎橫穿萬馬分,大黃親解左賢軍。漢家飛將多猿臂,射虎天山箭沒云。解鞍山下臥黃云,兩翼從容百騎分。射殺匈奴白馬將,生擒不少射雕群。抱兒鞭馬向南飛,射殺追車絕塞歸。小隊藍田圍獵罷,霸陵呵止不曾非。
花枝壓雨粉墻偏,淡白輕紅盡可憐。獨立曉風無限意,為誰零落為誰妍。
壺天乍可一枝安,歧路危機轉自嘆。駭浪扁舟輕似葉,重圍匹馬跳如丸。創深已信傷弓數,痛定應愁捲土難。但使胡塵終隔斷,余生猶足老衣冠。
司馬門中內相賢,詞臣堂上母儀全。誰將女范添新傳,自體坤貞到莫年。福履已瞻連八座,恩波仍灑到重泉。丹陽落日青山道,石獸巍峨陋漢阡。
百卉有芳心,謝得春風吹。如何儂心事,春風卻不知。
春色東來不待招,煙光已過洛陽橋。如何解盡人間凍,鬢畔霜華轉不消。
桃花落后楊花舞。正攜酒、鶯啼處。似我老懷渾漫與。杖藜時到,臨觴翩阻。輕把芳期誤。華林勝事休重數。蘭芍都成斷腸句。刻意忺春春且住。流年如水,看花如霧。還戀閒鷗鷺。
煙外微聞款語聲,馬前徐問二生名。回頭喜接平生友,擁道難勝盛族情。綠酒歌酣霜夜月,青燈人在玉壺冰。巡檐更數高居好,勝水佳山眼倍明。
一子累輕婚事畢,如何學易已皤然。天無快活除君壽,任待皤然也百年。
迢迢千尺松,下有綠發龜。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隱見雖若殊,雪霜俱不移。置身茍得地,共保千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