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徐道士游京師
有客人形善鑒觀,過門聊肯駐征鞍。
知予謾失江湖約,笑我甘為簿領官。
卜隠日邊龍闕近,去程霜里鶴衣寒。
京師車馬飛騰速,別把金波洗眼看。
有客人形善鑒觀,過門聊肯駐征鞍。
知予謾失江湖約,笑我甘為簿領官。
卜隠日邊龍闕近,去程霜里鶴衣寒。
京師車馬飛騰速,別把金波洗眼看。
有位客人有著善于鑒察的眼光,路過我家門時暫且停下遠行的馬鞍。他知道我隨意錯過了與江湖的約定,笑著我甘愿做這處理公文的小官。他打算在京城附近隱居,那里離皇宮很近,此去途中秋霜里他的道袍顯得寒冷。京城的車馬飛馳速度很快,分別時且用美酒洗眼,以全新眼光看待。
鑒觀:觀察、鑒察。
征鞍:遠行的馬鞍,借指遠行的人。
謾失:隨意錯過。
簿領官:指處理公文的小官。
日邊:比喻京城附近。龍闕:指皇宮。
鶴衣:指道袍。
金波:指美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當時詩人身處官場,而徐道士準備前往京師。可能當時社會相對穩定,京城是文化和權力的中心,吸引著各方人士,徐道士或許是為了追求某種修行機緣或見識京城繁華而前往。詩人在官場中有所感慨,看到友人遠行,便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自身官場生活的復雜情感和對友人遠行的態度。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展現不同的人生選擇。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長夏清暑。燕引雛還,鳩呼婦往,人靜郊原趣。麥天已過,薄衣輕扇,試起繞園徐步。聽衡宇、欣欣童稚,共說夜來初雨。
蒼菅徑里,紫葳枝上,數點幽花垂露。東里催鋤,西鄰助餉,相戒清晨去。斜川歸興,翛然滿目,回首帝鄉何處。只愁恐、輕鞭犯夜,灞陵舊路。
枯株瘦石兩相望,
南北悠悠徑路長。
卷盡平岡三百里,
風枝雨葉更飄揚。
落日蒼茫,風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
倦客不知身近遠,佳人已卜歸消息。便歸來、只是賦行云,襄王客。
些個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憶。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
過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頭白。笑江州、司馬太多情,青衫濕。
六月南風欲送君,
臨歧人語那堪聞。
扁舟明日千馀里,
回首中山只白云。
昭烈祠堂近水濱,帝城西望莽荊榛。
千秋遺恨悲荒燹,六尺宏謨托老臣。
延漢有心天不祚,復讎無愧義終申。
至令身后街亭役,猶使英雄泣識人。
徵君百代士,稍出經世務。
夙敦詩書好,匪為弦歌故。
束帶何可羈,漉巾自真趣。
嗜酒藍輿還,不廢虎溪步。
吾廬在南村,五柳扶疏樹。
江州白衣至,把菊日未暮。
歸去來山中,宇宙同一寓。
懷哉古田舍,羲皇樂貞素。
分茆人忽到茅齋,踏破溪邊萬點苔。卻恐歌鐘喧靜境,隨軒祇背古琴來。
筍就林燒厭八珍,煙為翠幕草為茵。功臣名姓留何處,自把金刀刻翠筠。
帝里祥光曙色曦,瑤山高映五云奇。少陽已起中天運,萬戶同歡履泰時。
合殿春回花綻錦,青宮瑞靄露盈芝。遙知齒胄風長在,應有夔龍集鳳池。
問豎曾聞日幾回,龍樓深處正徘徊。招賢不藉留侯策,豫教常懸賈誼才。
鶴馭風清調玉燭,蓂階氣盎接蓬萊。微臣更有承華頌,留對君王次第開。
熙朝燕翼軼成周,元服三加又好逑。一自虎闈來翟茀,佇看麟趾葉睢鳩。
天開社稷千年運,人樂乾坤萬古秋。為囑佗時簪珥處,雞鳴歌后謾淹留。
三星歷歷自分明,光燭薇垣燦玉京。天上六龍乘日馭,皇家五鳳綴云英。
器凝寶箓綿周鼎,坐擁雄藩定漢盟。百二山河從此壯,好將懷德固維城。
綠毛么鳳。長傍桐花尋好夢。
暖玉釵頭。竟體芳蘭細細收。
奮飛何日。仰首鳴號無氣力。
貌出煩冤。要使人間識倒懸。
喜看新綠滿亭皋,一片青山望眼勞。
但有關心談稼穡,盡多生意到蓬蒿。
潮頭漲滿魚兒出,陌上塵銷馬首高。
無限綠蕪門外長,莫將顏色例青袍。
西風斜日蘭皋路。碧嶂連紅樹。天公也自惜君行。小雨霏霏特地、不成晴。
滿城桃李春來處。我老君宜住。莫驚華發笑相扶。記取他年同姓、兩尚書。
品清斂燕雀,
高潔許賓鴻。
衡陽時有憶,
留伴佐雄風。
一瓣空同奉,清吟每夢君。
西窗曾話雨,東野愿為云。
溫卷人前許,鬮題酒后分。
申江三百里,未使斷知聞。
兩頭肥綠壓肩斜,五月江園始送瓜。
童子近前與翁語,小籃瓜底是新茄。
同將形色委人間,竊比高松一鶴閒。
口腹累人都未免,茄瓜籃里又詩還。
中園植佳橘,插棘為儲胥。
橘根陽未萌,棘枝已扶疏。
終年高且深,勢盛凌橘孤。
豈以雨露偏,良由習性殊。
非類不可依,橘其防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