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居上人歸別業
不忍送君楊柳津,隔江相憶始相親。
未能款曲論心事,翻似尋常識面人。
一枕落花終夜雨,十年芳草故鄉春。
栽松若有青山剩,借結茅廬作近鄰。
不忍送君楊柳津,隔江相憶始相親。
未能款曲論心事,翻似尋常識面人。
一枕落花終夜雨,十年芳草故鄉春。
栽松若有青山剩,借結茅廬作近鄰。
不忍心在楊柳依依的渡口送你離去,等你渡江遠去后相互思念才感覺更加親近。還沒能與你盡情暢談心事,反而好像是剛認識不久的人。一夜風雨,落花滿枕,十年過去,故鄉已是芳草萋萋的春天。如果你在青山上還有空地栽松,希望能讓我在附近結個茅廬做你的鄰居。
石居上人:一位僧人。別業:別墅,這里指僧人修行的地方。楊柳津:楊柳依依的渡口,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钋阂笄?、詳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友人要回修行之地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平和,詩人與石居上人相識相知,友人離去引發詩人的惜別與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何解唇亡苦,還侵藿食夫。
談天舌尚在,嘗膽事虛無。
噓吸乾坤妒,呻吟風雨孤。
廿年憐犬馬,消渴總江湖。
楊柳蕭疏秋欲笑。細雨斜風,涼入漁人棹。八月湖山供笑傲。全家都作煙波釣。
醉向青天歌古調。短笛無腔,不怨知音少。我自夷猶天地好。古今一任愁難了。
三年十月盤螭路,石腳紆回矮松樹。
誰開絕凹香茅宇,四壁圍丹門漾素。
重來春濃山正午,湖光欲曙花將暮。
兩度尋僧僧不遇,小憩幽窗覺禪趣。
庭中殘桃自送迎,湖面浮峰無去住。
君不見六浮山閣今非主,六浮居士居無處。
欲乞一單終馀年,坐對青山參活句。
迢迢云端月,的爍霞間星。
清商激西牖,澄景至南欞。
一去中臺十九年,愛君憂國得華顛。久疑使節留江上,稍喜除書近日邊。寒碧軒窗馀舊句,汗青簡冊奏新篇。文章入相公家舊,沙路從今穩著鞭。
滿歲蹣跚泮水間,獨公不作腐儒看。幾陪佳客芙蓉幕,聊慰窮愁苜蓿槃。此去高山空自仰,向來流水為誰彈。割鞭截鐙知無益,但覺輪囷激肺肝。
老艾先生歿,骎骎四紀年。
衣冠常嘆惜,文字合刊傳。
東巒乃猶子,遺藁掇拾全。
網山雖上足,無刀堪雕鐫。
從游今殆盡,錄藏多散捐。
裔孫韙君應,發憤起收編。
甲集且流布,俸微艱得錢。
晚春題壁去,名姓輝藍田。
制錦增廩給,乙丙尋踵前。
搜羅必盈十,但祝君高遷。
我老不可待,權輿已欣然。
誰登仙嶠問皇輿,十載驚傳典象胥。
英簜難歸萬里節,輶軒徒積百蠻書。
越人翡翠應無恙,漢使葡萄總不如!
惆悵五云橫?道,看君卻上指南車。
雅得菟裘地,清宜隱者心。
綠葵才有甲,青桂漸成陰。
獨曳山筇往,無勞車駕尋。
湛然常寂處,水月一庵深。
全收全放不通風,
點破將來已不中。
禮拜起來雖悟去,
街頭笑倒李三翁。
淮水秋風歸興濃,
片帆日指大江東。
滿門長幼俱青眼,
華發何時又一逢。
三年嚴譴望修門,隨例趨朝又北轅。圣代故應無棄物,孤臣猶有未招魂。夕陽亭下人還過,端禮門前石尚蹲。重向西風揮老淚,馀生何以答殊恩。
寥廓高天一冥鴻,肯隨烏鳥問雌雄!紛紛豈止容卿輩,碌碌何須笑乃公。赤汗馬應空冀北,白頭豕自愧遼東。郊原無限停車思,落日披襟得遠風。
雨雪天山夜,征夫閱壯丁。
將軍猶轉戰,屬國盡來庭。
試比臨關月,還同隕石星。
借問寄衣使,何時過五陵。
啄月手,談天口。胸中云夢吞須九。寧游戲,非文字。問他作者,幾人曾會。未。未。未。
情絲鏤,啼珠溜。斷腸怕學屯田柳。羞溱洧,翻清徵。笛吹江閣,帆騎峽水。似。似。似。
三曾三孔久凄涼,
百世空聞書傳香。
人物江西初未遠,
定尋墜緒接茫茫。
靈巖腳下斜橋路,一路橫拖山水去。秋風秋月幾度來,風月關心舊游處。
穹窿欲盡湖山開,落日閃閃青煙來?;⑸綐蝾^山色闇,明月遲我猶徘徊。
憑橋東望遮山立,明月正向遮山出。遮山遮月不遮光,陸離寶氣初離室。
須臾山尖露半彎,突兀捧出黃金盤。四山蒼然一水白,玉刻橋梁銀作欄。
吁嗟乎張生昔年與汝橋上行,虎山十年月再明。同游幾人復誰在,鄉月照我空多情。
吁嗟乎鄒子,子今真見虎山矣,虎山煙月竟何似。當年畫出虎山時,橋上之人吾與汝。
子兮子兮奈此良夜何,磯頭夜深風露多。游人欲歸殘酒醒,試聽中流踏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