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家傳成 其二
選將初年起范陽,和戎晚節誤平涼。
大功宜受春秋責,盛毀何能日月傷。
文士談兵多謬誤,蘭臺作史漫裁量。
折衷自有成書在,公論從知千歲長。
選將初年起范陽,和戎晚節誤平涼。
大功宜受春秋責,盛毀何能日月傷。
文士談兵多謬誤,蘭臺作史漫裁量。
折衷自有成書在,公論從知千歲長。
選將之初從范陽開始,晚年在平涼因與戎人和談而失誤。建立大功之人也應受到歷史的評判,一時的詆毀又怎能損傷其長久的聲譽。文人談論軍事大多存在謬誤,史官著史也隨意評判。自有公正的定論留存于成書之中,人們也知道公論會流傳千年。
范陽:古地名,在今北京、天津一帶,此處可能指選將的起始地。
和戎:與少數民族講和。
平涼:地名,今屬甘肅,這里指相關的和談事件。
春秋責:像《春秋》一樣對人物和事件進行評判。
蘭臺:漢代宮廷藏書之處,后泛指史官。
折衷:調和使適中,這里指公正的定論。
由于“北平家傳成”相關信息較少,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研究、反思之時??赡墚敃r社會上存在對歷史人物功過評判不一的情況,詩人有感而發,強調應公正客觀地看待歷史。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對歷史人物的評判應公正客觀,不能被一時的詆毀或文人的謬誤所左右。其突出特點是議論性強,以史為鑒。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對歷史評判的深刻思考。
少喜讀書今懶讀,下床過午頭亂蓬。青山滿樓晏坐處,落日半江元氣中。看花聽鳥了物意,尋詩把酒酬春工。風前忽自發一笑,十年夢落滄洲東。
人愛花開好,我畏花開早。開早落亦先,旭日無常照。世無魏與姚,各自矜芳號。富貴豈久長,露晞色隨槁。我每見花哭,人爭見花笑。笑哭亦何關,衰榮本天造。百物信有時,黃紫遞光耀。為語賞花人,徒然亂懷抱。
清白傳家,赤窮到骨。心似寒灰,口如木突。縱有些兒葛藤,盡機也拈不出。憑何接待方來,聊與一摑一咄。
博山夜宿沉香火,帳外時聞暖鳳笙。理遍從頭新上曲,殿前寵直未交更。
奇形幻出石城間,到此令人卻忘還。玉樹無聲紅粉盡,招提如在老僧閒。后先憂樂形偏切,今古興亡意獨關。和就新詩聊寄枕,滿天風雨送青山。
若問抽添法,縱擒怕覺遲。調停無損益,方始證無為。
宜公侯,壽百年。
久蓄再來愿,今日出居庸。峻嶺崇崗爭翠,林木郁蔥蘢。九折砥平馳道,千尺山頭遺堞,游客盡西東。群向高臺望,入眼咤神工。憶前游,身已老,志猶雄。拄杖望京石上,云野豁心胸。落落眼前諸子,燁燁墾荒事業,相勉在奇功。俯仰先民跡,肺腑絢長虹。
奚囊萬水又千山,策馬高吟入九關。獻賦友朋膺泰侶,論交風骨晉、唐間。云開遙指鵬騰翮,霧散先教豹見斑。我有「窺園留草」稿,讀君佳句擬除刪。
暗雨飄香落萬家,小樓心遠似奔車??軄砘緺幭群?,春在陰晴去咄嗟。一夜澤蒲吹作絮,半天蜺茀看成霞。丈夫老矣情何限,千里秋齋約為花。
吟對燈花未忍眠,丁寧明日早朝天。老懷有賦何多幸,四海車書正晏然。
閩嶺今年荔子遲,生枝入眼可無詩。誦君勝句須銜璧,老將何由更出奇。夢對清樽看玉山,荔枝空嚼水中寒。心知不與公同味,始信人生一笑難。楊梅盧橘自成雙,敢與冰紈作雁行。莫怪老翁頻著句,書生說食是膏肓。
遲日云山到處開,春光千里逐車來。白梅青柳時時遇,細雨斜風故故催。勝賞新年違幾度,歸期每日計千回。前驅報道郵亭近,且倩鶯花報酒杯。
帝神降,帝神降,天樂下叢霄。十靈霓幡蒼霧結,九華羽蓋翠云飄。肅肅萬靈朝。
驟起風狂逼暑除,窗前花影認模糊。撩人思緒究何爾,趁隙吟蟲真似吾。夢里頗疑云路近,醒時轉覺雨燈孤。明知涼夜難長永,漫把魚箋草草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