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訪劉漫堂曾雪巢二先生
前輩風流歇,江湖欠賞音。
向期行古道,誰解識余心。
月浸金壇冷,云歸玉笥深。
瀟湘風雨夜,空得夢相尋。
前輩風流歇,江湖欠賞音。
向期行古道,誰解識余心。
月浸金壇冷,云歸玉笥深。
瀟湘風雨夜,空得夢相尋。
前輩們瀟灑的風度和才情已消逝,江湖中缺少能欣賞的知音。我一直期望踐行古道,可誰能理解我的心意呢?月光灑在金壇上透著清冷,云朵飄入玉笥山深處。在瀟湘的風雨夜里,只能在夢中去尋訪二位先生。
風流:指前輩瀟灑的風度和才情。
賞音:知音。
古道:指古代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
金壇:可能是一個地名或有象征意義的地方。
玉笥:山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當時可能社會風氣有所變化,詩人推崇的古代道德風尚和前輩的才情風度逐漸不被重視,詩人懷著對前輩的敬仰和對古道的向往,在孤寂中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前輩的懷念和知音難覓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傳統的堅守。
沉沉萬仞淵,下有驪龍珠。佩之壽松喬,售之富侔都。
貪夫臨淵羨,重利輕微軀。百金不龜藥,千金水犀珠。
丹砂與翠羽,陸產海所無。赍裝濤浪中,巨闕光炯如。
粲粲兩青童,駢肩問所須。再拜上珠翠,敢問龍起居。
青童粲玉齒,云龍臥玄虛。為君窮珠山,鞭云取長驅。
云急風更惡,蒼梧來時徐。丹藥兩須失,哀哉飽鯨魚。
佳花日封溉,惡草時剪薅。
花事猶未緒,草意復已高。
三嘆謂老圃,不得償秋毫。
榮悴豈其天,置之聽所遭。
老圃顧我嘆,吾豈仇莠蒿。
茲圃吾所職,不爾毋乃叨。
君言固近厚,吾躬敢辭勞。
羞把長裾事走趨,已將身世混樵漁。
畏途咫尺如千里,老友多年欠一書。
最喜山人題皓隠,莫教帝畫到幽居。
欲尋載雪舟邊路,來為槃翁賦遂初。
君行不少住,明日是清明。
驛路垂楊暗,淮河新水平。
天晴紆野興,地逈暢離情。
故友如相問,深山戴笠耕。
天柱清游尾使星,筍輿軋軋入山深。
龍行雨去泉花定,鶴叫云來木葉陰。
松石已安通夕寐,江湖空老百年心。
圓冠方袂何仙子,夢里將詩索共吟。
落日古道傍,依依聞哭聲。
云是田舍兒,垂髫才九齡。
前母久已沒,后母無復情。
饑寒夙所更,驅役不得停。
甫課南山樵,又督西疇耕。
早汲或至晏,夕舂恒達明。
曾何少懈怠,動輒遭笞刑。
斑斑膚無完,恍恍神不寧。
命也可奈何,怨辭安敢形。
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
遲我齒力壯,與母供使令。
余聞重嘆息,為汝雙涕零。
憑誰弦履霜,彈與汝母聽。
流水渡澗秋泠泠,怒濤拍天風雨驚。
鸞鏘鶴唳翻青冥,龍吟虎嘯愁太陰。
連山遍野流空明,飄飄音樂張洞庭。
彈璈鼓簧吹雪笙,拊石擊磬作天鈞。
忽然昭文不鼓琴,幽幽又作吟風箏。
問童何如睡不應,起視月落天河傾。
乃知虛皇集萬靈,風伯起舞蒼穹伶。
世間鄭衛聊足聽,久笑舞此蓬萊音。
傳伯技癢不可禁,篝燈起誦離騷經。
漠漠稻粱稀,紛紛鳥雀飛。
吾田空竭力,汝族更求肥。
舌在談何用,躬耕計又非。
悵然還獨笑,落日掩郊扉。
一逕深且紆,森森蔭松柏。
清風池上來,幽思與之發。
逸響諧素琴,涼陰散清帙。
弘景或可邀,高懷共披豁。
漠漠輕陰送幽討,梅柳之間春正好。
萬古燒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掃。
永懷雨露涵三秀,頗恨風塵遮五老。
松根嘯詠欲忘歸,可惜長瓶臥芳草。
丹青百丈鵝溪絹,縹軸南郊大禮圖。
官隸威儀猶是漢,山河風景已非吳。
秋陰汾水年年雁,月黑連昌夜夜狐。
輦路莫驚荒草暗,鮧膏燈滅出金鳧。
黃塵兩鬢欲蒼華,歲歲東風不在家。
不學郭駝歸種樹,卻隨劉跛去看花。
浮名未值蒲萄酒,晚味思參橄欖茶。
縹緲風煙新綠起,村南村北已桑麻。
老丑移形轉可吁,凋零已到骨之余。
似因潄石磨成磷,幸免投梭折得疏。
根筍尚如兒齔短,醫師欲實火田虛。
喜無干胏勞吾決,含咀猶能味古書。
棄家錦宮城,結屋廬山前。
退鹢空悠悠,冥鴻自翩翩。
吟章一傾蓋,見賞朱絲弦。
及此再承晤,交情重纏綿。
冥賞富云壑,清聽窮風泉。
攜壺流雪臺,吹笙落星船。
重陰閟華景,平陸成修川。
君應有先識,化鶴不待年。
重來訪舊隠,滿目空凄然。
琴書竟奚屬,詩畫知誰傳。
拊懷重感嘆,回首還延緣。
搖搖松梢云,疑是巢中仙。
黃沙滿江日色薄,北風吹天云欲落。
魚龍賈勇氣凌人,八月海風無此惡。
書生性命可輕試,拏舟早傍沙灣泊。
嵯峨萬里下水船,搥鼓張帆無奈樂。
篙師瘦坐攢兩眉,羨彼何速嗟我遲。
玄冥行權故應爾,速何足喜遲何悲。
一年三百六十日,須有一日順風時。
乘流遇坎姑聽之,濤山雪屋方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