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攝市
吟到湘潭一葉黃,賈胡蹤跡正悲涼。
抱琴沽酒異鄉客,打鼓發船何郡郎。
楚女越商相雜沓,淮鹽浙楮自低昂。
塵埃市井無人識,濯足江頭望八荒。
吟到湘潭一葉黃,賈胡蹤跡正悲涼。
抱琴沽酒異鄉客,打鼓發船何郡郎。
楚女越商相雜沓,淮鹽浙楮自低昂。
塵埃市井無人識,濯足江頭望八荒。
吟著詩到了湘潭,樹葉已枯黃,商人們的經歷正透著悲涼。抱著琴、買著酒的是漂泊異鄉的旅人,敲著鼓、開著船的不知是哪郡的兒郎。楚地女子和越地商人混雜在一起,淮鹽和浙鈔的價格自然有起有落。在這滿是塵埃的市井中無人認識我,我在江頭洗著腳眺望四面八方。
賈胡:指商人。
沽酒:買酒。
楮:這里指楮幣,即紙幣。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漂泊的旅程中,來到湘潭下攝市這個商業活動較為頻繁的地方,有感于自身的漂泊和市井的景象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漂泊異鄉的感慨。其特點是將個人情感融入到市井生活的描繪中,以平實的語言展現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心態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傲吏歸來蚤,中庭半部蛙。一州僅如斗,雙鬢已成華。釋子仍供米,門人盡賜麻。藏多蕓閣籍,隱得桂叢花。小構曾專壑,初衣自剪霞。金鵝逢大藥,滄海問浮家。客夢羅陽石,鄉心浪泊沙。令人思葉令,鳧舄在天涯。
昔君遷秩與予同,今日先予戒玉驄。莫厭路經蠻服外,也勝官老蠹書中。憂關民瘼頭先白,酒入離腸面不紅。別后功名期益壯,免教人棄兩衰翁。
鑄此留何意,軒皇仙不還。鹽梅非所用,草野亦徒閒。無疾遭顛趾,馀丹可駐顏。蛟龍防駁落,珍重莫輕攀。
箬葉舟能大,桃花水正新。了知魚有樂,袖手捲絲綸。自愛看秋水,鷗閒我更閒。蓼花洲渚里,隨意弄潺湲。
此地冠蓋國,古來翰墨場。夜看蟆頤山,上干牛斗光。試酌老翁井,尚馀書傳香。想其居清華,漢閣千步廊。大字寫汗青,小楷書硬黃。仙去不可追,里人祀烝嘗。神兮肯下來,冠劍在帝傍。作詩遺里人,聞者當感傷。
西風吹淚灑寒林。鄉夢杳難尋。半床月影,一聲歸雁,幾處疏砧。可憐何事音塵絕,怊悵隔年心。泬寥風景,凄涼滋味,分付孤斟。
兼中至,不歷僧祇超十地。雖然踏著舊家鄉,更須知有深深意。
雁行場屋久聯翩,賦客終為桂籍仙。鸞誥已封慈母貴,鯉庭仍見世科傳。轉頭生死歸何地,反掌榮枯欲問天。賤子門闌方有托,驚嗟梁木忽先顛。投檄巴陵本為親,遲留方擬問通津。一官粗報平生志,萬里俄傾未老身。里棘豈堪棲鳳駐,冢花重嘆臥麟新。我慚李漢無才望,敢效韓編作序人。
褫絺肆簟扇忘閒,轎擔肩赪走市阛。湫隘蛙蜩歡嘒里,掃除風月廣輪間。曷云時燠長無冷,卻謂天高只好還。傳癖詞源粗超軼,擬如梅尉樂吳山。
有頂須彌寄一塵,山河全現法王身。眾生與我俱無別,師亦難為第二人。
枉渚斜陽泊,安禪憶隱巒。野煙團樹暝,漁火帶星寒。古井乾明寺,孤峰善卷壇。舊游才咫尺,儻許共盤桓。
榾柮燔春火尚紅,暮寒才覺卷簾通。爐灰畫盡詩初就,蠟炬燒殘酒未中。悶愛拾遺吟語燕,閒同中散送飛鴻。蹇驢不敢朝天去,十日何曾過巷東。
不羨隋宮剪彩枝,丹砂變盡雪霜姿。羅浮仿佛桃源境,驢背詩人知未知。
避暑巧成釣,脫喧翻怪幽。水風長在竹,鳥影不驚鉤。欲舉卻仍住,將移還更投。此心隨物付,得失盡悠悠。
辰常四十二長亭,數日驅馳已遍經。客底風霜雙鬢白,馬前煙雨萬山青。有官未許窮幽勝,無酒非關效獨醒。行向清沅采蘭芷,不知誰解賞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