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十五首 其二三
信口道一句,栗棘金圈皆露布。
信腳行一步,柳陌花衢非活路。
未開口,未舉足,已前薦得,許你有個入頭處。
東湖一箭落雙雕,鳳棲不在梧桐樹。
信口道一句,栗棘金圈皆露布。
信腳行一步,柳陌花衢非活路。
未開口,未舉足,已前薦得,許你有個入頭處。
東湖一箭落雙雕,鳳棲不在梧桐樹。
隨口說一句話,那些看似難以突破的困境和束縛都如同公開宣告般清晰。隨意邁出一步,看似美好的繁華之地并非真正的出路。還沒開口,還沒抬腳,若能在此之前領悟,才許你有個入門的地方。東湖這一箭能射落雙雕,鳳凰棲息并不一定在梧桐樹上。
栗棘金圈:比喻佛法中難以突破的困境和束縛。露布:原指不封口的文書,這里引申為公開宣告。柳陌花衢:指繁華的街道、場所。薦得:領悟、理解。入頭處:入門的地方。東湖:可能是作者所處的地名或指代某個人。一箭落雙雕: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偈頌是佛教僧人的唱誦之詞,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佛教修行、講法相關。作者可能處于寺廟等佛教場所,面對修行者或信徒,通過此偈頌來傳達佛法見解和修行要點,引導人們正確的修行方向。
這首偈頌主旨是勸人在佛法修行中要擺脫世俗誘惑,提前領悟佛法真諦。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直白的語言闡述道理。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傳播佛法思想,具有一定的宗教文化價值。
父子同時踐禁涂,一門榮耀世間無。愿憑曹霸丹青筆,繪入衣冠盛事圖。
蓮幕游從一二年,送行越境繼前賢。筆頭皆有珠千顆,端似少陵夔府篇。
作詩不與作文比,以韻成章怕韻虛。押得韻來如砥柱,動移不得見工夫。
子歸何日發湓城,江路蕭蕭匹馬行。此地琵琶曾送客,只疑猶有別離聲。
未贈爾瑯玕,難求雙玉盤。不貪寧是寶,匪報但為歡。五作梅花出,三從綺閣看。定知漢平子,先致慰愁嘆。
江上大郎連二郎,江干番舶并官航。遠人不用誇奇貨,館伴明珠在錦囊。
曰若厚載,欽明方澤。敢以敬恭,陳之玉帛。德包含養,功藏靈跡。斯箱既千,子孫則百。
秋蟲已息又還吟,晚雨初晴又作陰。水面微風掠蒼玉,云頭落日緣黃金。年豐酒價應須賤,睡起茶甌未要深。人道雙清到心跡,年來無跡亦無心。
天書齊下紫泥封,海日煙消花影重。父叔崔門今兩鳳,弟昆許里舊雙龍。塤篪并美千秋業,杖屨仍同五岳蹤。增秩歲逢新命至,承恩次第興俱濃。
上帝降斯民,厥初存秉彝。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裘葛順冬夏,飲食充渴饑。非有慕于外,夫婦皆與知。岳瀆氣既分,民風日澆漓。仁義既榛塞,教化悲陵遲。隱然善端著,不勝奸偽滋。其至藉吾道,紛紛取世資。陽尊若示公,陰叛實濟私。孟氏極雄辯,剖晰精毫釐。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千載嗟晦蝕,大義誰復提。延陵有佳孫,好學謹操持。傳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若為日用功,義利早辨之。細讀象山記,妙意良在茲。愿言不為穫,努力但耘耔。堂前有松桂,年年長柯枝。生意不自已,何心論報施。請子對佳木,長哦經德詩。
綠云雙綰似仙妝,山下梅花相映香。笙鶴不歸春寂寞,碧溪流水過羅陽。
仙人蛻骨幾何年,姓氏于今秘不傳。石壁蒼崖無處問,空馀洞府尚依然。平生性僻喜巖居,事不如人只守株。擬欲結茅依石罅,仙人還許我來無。
說道塵緣人竟癡,晨妝未已懶描眉,淡濃長短與誰知?心戶肯因嗔日鎖,鬢絲亦在恨時衰,人憔寬卻去年衣。
分水云深轉翠微,春山花氣襲征衣。曙傳雉堞鴉初散,月滿關河鳥倦飛。千里孤帆雙睫外,百年吾道寸心違。斗懸獨倚南樓莫,雪后疑驚舊講幃。
高僧不出住花宮,百毳袈裟手自縫。遙想千巖秋色里,六時放梵下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