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西湖
百年歲月此池臺,十里云霞鏡面開。
青鳥慣含紅旆去,小娃頻采白蓮回。
玉簫吹拂玻瓈國,繡縠穿交金碧堆。
好是太平人自樂,宮車咫尺不曾來。
百年歲月此池臺,十里云霞鏡面開。
青鳥慣含紅旆去,小娃頻采白蓮回。
玉簫吹拂玻瓈國,繡縠穿交金碧堆。
好是太平人自樂,宮車咫尺不曾來。
這池臺歷經百年歲月,十里云霞如在鏡面上鋪展。青鳥常常銜著紅旗飛去,小孩頻繁采著白蓮歸來。玉簫聲在如玻璃般澄澈的世界里吹拂,彩綢在金碧輝煌的景致中穿梭交織。好在這太平盛世人們自得其樂,皇帝的宮車也未曾前來打擾。
池臺:指西湖邊的亭臺樓閣等建筑。
鏡面:形容西湖湖面平靜如鏡。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信息的神鳥,這里泛指鳥。紅旆(pèi):紅旗。
玻瓈(bō lí)國:指玻璃般澄澈透明的世界,形容西湖景色。
繡縠(hú):彩綢。金碧堆:指金碧輝煌的建筑等。
宮車:皇帝乘坐的車,代指皇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太平景象推測,可能創作于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詩人在游覽西湖時,看到西湖的美景和百姓的安樂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西湖美景和太平盛世。其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意境優美,語言華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也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情感。
寂寞無來客,柴門盡日扃。草根吟蟋蟀,竹尾掛蜻蜓。爽氣嵐侵席,秋聲葉滿庭。最憐窗里岫,相對坐閒青。
盛時燈月宵,處處笙歌美。同作太平人,肩轂交紈綺。今來人事殊,燈市非前比。寂寞月空明,沒入江村里。
開天自古冠三皇,渾敦相傳治太皇。萬世從來無享祀,一邱何故判陰陽。尚疑神宅西山小,不信靈泉北海長。窀穸雖然遺跡在,乾坤佳氣總茫茫。
東風惻惻陽關道,行塵飛絮催人老。繫往芳時一寸心,日暮游絲藉煙草。煙草凄凄春日長,落紅綿綿增惋傷。妾為傷春衣帶緩,關山馬蹄日以遠。
雩陽政誦藹如泉,猶覺高風早愛賢。綵軸遠煩千里寄,銀鉤驚見一詩傳。池邊洗墨云生石,花底鳴琴月照弦。坐想才名嗟濩落,愁心先寄峽中船。
吳苑出門春草萋,汶川行色柳依依。故園薔薇絕堪賞,候水阻風歸未歸。
大王楚歌歌莫哀,為妾楚舞一徘徊。舞影千年為舞草,報君意氣向春開。
旭日明霞報曉晴,雙柑斗酒出東城。芳郊錦簇千林滿,好鳥音傳百囀清。玉管緩隨歌嗓滑,金衣斜度舞腰輕。從今厭聽平康曲,嬴得青樓薄幸名。
雨中駐蹕此聞鈴,當日梨園寫此聲。忽忽悲心自多感,鈴聲何事愴人情。
清白門庭四絕鄰,長年關掃不容塵。光明轉處傾殘月,爻象分時卻建寅。新滿孝,便逢春,醉步狂歌任墮巾。散發夷猶誰管系,太平無事酒顛人。
日落晴川泊去舟,眼前風景憶曾游。青分松徑山邊寺,紅隱楓林驛外樓。過雁遠連孤客恨,清砧偏動異鄉愁。一官牢落成何用,空有丹心戀帝州。
向來抵掌,未必總談空。難遍舉,質三事,試從公。記當年,賦得一丘一壑,天鳶闊,淵魚靜,莫擊磬,但酌酒,盡從容。一水西來他日,會從公、曳杖其中。問前回歸去,已笑白發成蓬。不識如今,幾西風。蒙莊多事,論虱豕,推羊蟻,未辭終。又驟說,魚得計,孰能通。□□□。嘆如云罔罟,龍伯啖,眇難窮。凡三惑,誰使我,釋然融。豈是匏瓜者,把行藏、悉付鴻濛。且從頭檢校,想見迎公。湖上千松。
為嫌涂抹,向萬紅叢里,澹然凝素。非粉非酥能樣別,只是凌波仙女。隋沼濃妝,漢池冶態,爭似滄浪浦。凈鷗潔鷺,有時飛到佳處。夢繞太華峰巔,與天一笑,不覺躋攀苦。十丈藕船游汗漫,何惜浮生孤注。午鼓驚回,依然塵世,撲簌疏窗雨。起來寂寞,倚闌一餉愁佇。
臥久轉無力,空庭曉步遲。身癯長是病,人說為吟詩。簾薄風仍怯,窗明日更宜。床頭馀藥在,憑仗且扶持。
人生本無有,眾幻妄聚耳。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君家兩歲兒,畢竟何自始。變化違初心,涕泗劇翻水。吾儕近始悟,造物聊復試。道力竟未完,聰明信難恃。破甑不復顧,彼無愛甑心。棄璧負赤子,始驗愛子深。誠知均非我,胡為有不能。一從三界游,久被百物侵。朝與喜怒交,莫與寵辱臨。四物皆不勝,生死獨未曾。不經大火燒,孰為真黃金。棄置父子恩,長住旃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