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舟下石柜
楓蘭行楚水,標柱壓蠻煙。
香火崇雙廟,茅茨入半川。
故人及涯返,去路與天連。
鹿鹿皆前分,悠悠又一年。
楓蘭行楚水,標柱壓蠻煙。
香火崇雙廟,茅茨入半川。
故人及涯返,去路與天連。
鹿鹿皆前分,悠悠又一年。
乘坐小船在楚地的河水中前行,兩岸是楓葉與蘭草,標柱高聳,仿佛壓制著南方的瘴氣。人們虔誠地在雙廟中焚香祭祀,茅草屋錯落分布,延伸到半片河川。老朋友到岸邊送別后返回,前方的路途與天際相連。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年。
楓蘭:楓葉和蘭草。
標柱:高大的柱子。
蠻煙:南方的瘴氣。
雙廟:可能是當地祭祀兩位神靈或名人的廟宇。
茅茨:茅草屋。
鹿鹿:同“碌碌”,平凡、隨波逐流的樣子。
前分:前世的緣分,這里有命中注定的意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楚水”“蠻煙”等描述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南方地區旅行或任職。當時或許處于社會相對穩定但個人仕途或生活有一定起伏的階段,從而在旅途中產生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旅途的感慨和對時光、命運的思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悠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詩人當時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學把鋤頭蒔小畦,牡丹不種種荼縻。花開贏得年年看,棘蔓猶堪補敗籬。
苑樹層層倚翠綃,忽看桐葉向秋飄。香浮寶鼎齋宮靜,漸覺人間暑氣消。
天威煌煌,山龍采章。庭實旅百,上公奉觴。拱揖群后,端委垂裳。永錫難老,萬壽無疆。
三山六鰲背,翠水扶桑東。雞鳴上海日,海面玻瓈紅。仙人騎鸞鳳,呼我游云中。云中有金闕,謂是天帝宮。明星列兩藩,琪樹光玲瓏。太一坐端門,白發映青瞳。授我玉篆文,赤蛇蟠九虹。出入元化先,壽命齊老童。因逢青鳥使,遂造東王公。素女如蓮華,歌喉弦管同。顧盼動環佩,振迅若輕鴻。化為五色光,倏然隨長風。
前度劉郎阻勝游,漫歌風雨替花愁。自憐人與春俱老,底事幽禽也白頭。
霜氣晚凄凄,荒岡恐路迷。孤云桂嶺北,落日柳城西。地暖蛇蟲出,林昏鳥雀棲。蠻鄉經戰伐,問俗愧遺黎。
使者發湖千,千山搖歲寒。漁樵心或負,烽燧鬢應殘。青雀凌風上,黃河落木看。貂裘須早御,朔雪滿長安。
三時臂痛一時瘳,冠幘依然又上頭。病脫偶逢醫國手,功成全藉醉鄉侯。鐘山高處憑欄望,淮水東偏載月游。酒思詩情渾不減,臨池興復似前不。
入饌雙鰣細細鱗。東君扶醉詔花神。回身恰并弄珠人。笑電總欺明月影,歌梁乍感上京塵。涉江幽佩雜芳辛。
芽抽冒余濕,掩冉煙中縷。幾夜故人來,尋畦剪春雨。
昔我云臥惟丹丘,鹖冠既弊嗟狐裘。聿來京國際真主,綺食瓊筵歡眷留。當時故舊鮮知遇,客邸養痾空息喉。王蒙素謂有茶癖,累載憶別方從游。夙聞我師佐幃幄,六龍御極乘樛流。中官持節詔趨辟,象教頓使叢林稠。金張接武肆清賞,茗椀細滌鶯花柔。龍團洗翠逐風響,蟬翼凝芬和露柚。片甲分香顧渚外,酪奴衣彩?湖頭。囊收馀瀝傾玉兔,乳面一掃浮云收。陸羽嘗為竟陵第,上公況與聯鳴球。揮錢寧效季卿鄙,盛世豈獨高巢由。頗儗樵青煮荻葉,應憐陶谷羞銀篝。松風落雪響清籟,竹雨澹煙吹薄飗。誰誇何石萬錢費,肯比卜相儲金甌。乳窟蒙陽盡真味,著書自足消窮愁。王公掎角每英杰,何俟庖丁窺解牛。應副華歆忽黃閣,偏宜曹壽今瓊樓。輦轂時倍玉堂賜,恩榮卓冠踰神州。鐘繇白首竟中輔,竇固青眉宜列侯。京畿異跡富靈液,況汲揚江千丈湫。愧我嘗追后塵末,天葩麗藻知難酬。標格清雄豈阮謝,詞華逸邁過楊劉。累承愛遇甚投轄,矧被清光多運籌。東歸拂石藉林壑,感仰漫使枯腸搜。愿戴皇圖廣惠澤,高騫奕世蒙天休。
不用人扶醉里歸,水邊楊柳晚風微。一年春事又將半,三月捷音何太稀。莫倚書囊談未了,卻憑藜杖步如飛。入城彷佛嚴更動,冉冉花香尚滿衣。
一望植千松,八橋遞相引。憶昔修創時,游人車接軫。無何劫運乘,兵民互殘忍。砍伐不上聞,益思前令尹。
茅屋參差傍山列,柔泉百縷穿層碧。山翁結簍弄青藤,群雞正啄坡前粒。聽慣山頭鷓鴣啼,不識公元紀年歷。洋場十里金紙迷,不如深山藏樗櫟。
只今三省佩,又下五城樓。薊北霜初落,淮南桂已秋。宮云隨子舍,卿月引行舟。可奈河橋柳,年年綰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