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會稽孫竹閣望梅亭
梅梁在屋東,梅溪在屋西。
舉頭東西望,古意入雙眉。
彼溺猶己溺,彼饑猶己饑。
皇皇圣人心,萬世同一機。
誠明與物欲,方寸分町畦。
火然而泉達,擴充無邊涯。
禹亦何人哉,勉之宜及時。
梅梁在屋東,梅溪在屋西。
舉頭東西望,古意入雙眉。
彼溺猶己溺,彼饑猶己饑。
皇皇圣人心,萬世同一機。
誠明與物欲,方寸分町畦。
火然而泉達,擴充無邊涯。
禹亦何人哉,勉之宜及時。
梅梁在屋子東邊,梅溪在屋子西邊。抬頭向東西兩邊望去,古樸之意涌上雙眉。別人陷入困境如同自己陷入困境,別人饑餓如同自己饑餓。那心懷天下的圣人心懷蒼生,千秋萬代都是一個道理。真誠明智和物欲私利,在心中有著明確界限。如同火燃燒、泉奔涌,要不斷擴充善念。大禹也是普通人啊,應當及時努力。
梅梁:用梅樹做的屋梁。
彼溺猶己溺,彼饑猶己饑:出自《孟子·離婁下》,體現圣人對他人疾苦感同身受。
皇皇:匆忙、急切,這里形容圣人憂民之心。
誠明:真誠明智。
方寸:指心。
町畦:田界,比喻界限。
火然而泉達: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比喻善念像火開始燃燒、泉水開始奔涌。
禹:大禹,古代治水英雄,圣人典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在會稽孫竹閣望梅亭觀景時,由景生情,聯想到圣人的濟世情懷,從而創作此詩以自勉。當時社會可能面臨一些問題,詩人希望以圣人之道來激勵自己和他人。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學習圣人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摒棄物欲,擴充善念。其特點是將寫景與說理結合,以景引理,理在景中。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儒家思想對文人的影響。
清游夙所嗜,投老興未已。一朝得良儔,投袂為之起。龍山屐既躡,藍水舟亦艤。復訪清泉境,三宿石林趾。葉氏好弟兄,堅留酣酒醴。屢辭不聽去,維縶久乃弛。遂乘一敗艇,夜溯潮江水。中流遭墊溺,指顧有生死。既類投湘屈,復近捉月李。云莊得神助,躍出洪波里。長呼施援手,臂與老猿似。唐生脫靴襪,投棄如敝屣。亂江上崩岸,赤腳不顧禮。空津稍駢集,尺地僅盈咫。前江后畎澮,擬步輒傾圮。既為屈蠖蹲,復作拳鷺峙。頃之云益黑,四顧無托止。復賴云莊仙,指揮命舟子。竟將補天術,塞卻漏船底。仍逆沖波急,直榜慈溪涘。已瞻舊館近,舍舟同步履。叩門訴館人,慰藉雜悲喜。咄茲六尺軀,忽忽當暮齒。危涂冒險艱,到今知有幾。君子處斯世,真與此舟比。傾覆乃其宜,得濟誠幸爾。因歌戒溺篇,持用謝知己。
蕭蕭兩鬢雪毛新,忝竊清朝舊薦紳。陳力心知難就列,引年恩許致為臣。臥家正恐貽官謗,增秩俄驚捧帝綸。溫飽一門生意足,捐軀無路報涓塵。
方橋徙步記當年,今日經過一愴然。老去杜門深避俗,閒來命駕偶隨緣。乘桴嗤我從浮海,鍊石憑誰詫補天。邂逅行窩仍一笑,聯床剪燭話心便。
東風壓倒了西風,歲歲從來稱大同。例許小民歌盛世,如今猶是主人翁。
少讀陰符恥未工,青山偃仰漸成翁。人間炎冷都忘盡,聽話流年一笑中。
夷吾鮑叔是前身,權把文章證夙因。靜夜樓臺分月色,少年儀態各天真。魚龍未必池中物,眉宇還留鏡里春。不盡平生相許意,自須昂首抗煙塵。
木落孤山分外孤,尖風索索響枯蘆。暗香全未傳消息,和靖還曾著意無。
人言君亦貧,仇口忽成嗔。天道何曾遠,讒夫不保身。年來耽內典,早已悟前因。傲性無勞鋤,甘之乃道鄰。
北極高臨復道低,金銀臺殿與云齊。山中日月開新教,海內文章憶舊題。西澗水深龍已化,東峰樹老鶴同棲。清游更擬陪諸老,絕壑天風散杖藜。
濟勝無強足,幽尋亦據梧。僧門遠市井,秋色澹菰蒲。定息看香篆,逃禪托酒壺。浮名百年祟,遣盡莫重沽。
叢吐月,潦游蟨。涵巨微,括靈越。阜雨呼蠜,樓夢啼猿。斯園兮鳧鷺其在亹。
山人留我山中宿,又返湖陰理釣篷。島嶼孤云邀獨鳥,林梢片雨隔殘虹。田歌互答耘耔樂,野老相親巾屨同。休道干戈猶滿地,捷書已到大明宮。
獨祿獨祿惡水濁,仇家當族,孝子免污辱。孝子軀干小,勇氣滿九州,拔刀削中睨父仇。父仇未報,何面上父丘。漆仇頭,為飲器。臠仇肉,為食嘬,頭上之天才可戴!
客舍冷如漿,客夢甘如飴。初無遠行念,況有徂年悲。平生好交游,大半走路岐。不如亭前月,所到長相隨。何時脫身去,共采西山芝。有兒當似公,尚能傳我詩。直莫如兩王,清莫如兩方。孫謝豈不美,久滯尚書郎。黎子老歸國,只今須鬢蒼。邵子住山云,欲出未肯忙。高子出林壑,坐看天際翔。人誰不小康,李趙常窘束。窮閻爨溫火,老未飽饘粥。它長未遽數,此事已絕俗。為人死不厭,自奉一米足。
雪滋壟麥雨滋桑,五月薰風九月霜。山擁潼關遮陜右,地傾河水浸睢陽。英雄封建分諸國,主客安和渾五方。莫道書生無用處,也能歌雅美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