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軒
江水清無底,江月明如洗。
開軒浥清明,道人清若此。
春風不搖江面波,春云不載江頭雨。
天地無塵夜未央,照影軒中惟自許。
我來風雨夜漫漫,水月俱忘無表里。
笑拍闌干問阿師,水在月兮月在水。
江水清無底,江月明如洗。
開軒浥清明,道人清若此。
春風不搖江面波,春云不載江頭雨。
天地無塵夜未央,照影軒中惟自許。
我來風雨夜漫漫,水月俱忘無表里。
笑拍闌干問阿師,水在月兮月在水。
江水清澈見底,江中明月皎潔如被清洗過一般。打開軒窗感受著清新明朗的氣息,修道之人的心境就像這江月般純凈。春風吹不起江面的波瀾,春云也不帶來江頭的雨。天地間潔凈無塵埃,夜色正濃,在軒中唯有自我肯定。我在風雨漫漫的夜晚到來,忘卻了水和月,也不分內外。笑著拍打欄桿問大師,是水在月中還是月在水中呢?
浥:濕潤,這里有感受之意。
道人:修道之人。
未央:未盡,這里指夜色正濃。
阿師:對僧道的尊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來到水月軒,面對江月之景,結合自身感悟,在與修道之人的交流中觸發靈感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復雜,詩人借此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純凈境界的追求和物我兩忘的超脫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哲學思考和審美情趣。
登高遙望長安日,此地人呼小北京。貧苦正憐村落破,冱寒真比帝王城。桑麻不敵三冬雪,征戍尤勤四海兵。寄語道旁星使客,肯將民隱達承明。
為訪蓮花漏,因成玉版居。攢峰開步障,古木架精廬。將客青霞上,論文紫月馀。一端蕭散意,猶作換鵝書。
初日輕舟發,高秋訪友行。云沙低石浦,風露滿山城。物外看豪俊,尊前憶老成。菊花應共把,還得慰高情。
礫石何分埠與岑,神功且幸景多陰。愿聞慶義空中語,喜聽子期巖下音。南圃壁懸居士杖,西鄰床撼女郎砧。消磨鄉思憑杯酒,力不能任莫放深。
情脈脈。半黃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記得,袖香熏窄。別來人遠關山隔。見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書無雁,寄誰歸得。
柳枝門巷路迢迢,鏡檻琲闌鎖寂寥。六曲屏風雙角枕,二分明月一支蕭。閒愁宛轉丁香結,密意纏綿甲煎燒。銀漢紅墻都不隔,人間無此可憐宵。名山從古屬燕支,斷雨零煙好護持。眼底紅綃工手語,書中黃絹是廋詞。曼卿一去花無主,杜牧重來鬢有絲。不向春風種紅豆,恐從南國惹相思。
蕭晨木葉下,朔風秋草短。令德念共懿,所慕在彤管。嗣世負材杰,清門設賓館。向以下里才,猥蒙截發款。爰是區區意,揚徽及湔盥。
昔人道與俱,物外一不假。而我同是見,兼取及土苴。虛心超萬境,詩筆時一把。造詣豈二機,此秘知者寡。
秋稻余香,春花復夢,小簾依舊深貯。垂柳樓臺,半護碧云歸路。怎隔年重認輕盈,渾未改檀唇繡羽。無語。見畫闌干外,東風吹絮。此例相沿應許。那離恨天邊,多少幽女。話到三生,命比雪娘都苦。偏記得庭院依稀,算不枉玉簫分付同住。墊一層黃月,一層紅雨。
逋發不可料。憔悴為誰睹。欲知相憶時。但看裙帶緩幾許。
蘭若初開水竹邊,故人多半此棲禪。蜉蝣最是英居士,欲學無生未有年。
年來祿食愧曹司,疋馬朝朝暮暮時。未老乾坤還有待,多情鷗鷺謾相疑。熟思吏隱真奇事,敢說山靈是故知。何處落花隨雨點,也應催我送春詩。
客心方外更無方,經笥便便即裹糧。舌倩妻看云尚在,代耕有具首應昂。
當年雞犬白云中,屋角榴花帶露濃。洞口只今無處覓,唯馀碧水繞青榕。
欸乃兮江湘,繚兮繞兮衡之陽。龍衣兮黼裳,帝何之兮陟方,我不見兮攪我心腸。欸乃兮蒼梧,杳兮渺兮遠隔重湖。龍駕兮鸞車,帝何之兮升遐,我不見兮泣涕漣如。云夢兮漪淪,款兮乃兮岣嶁峋。青天兮白云,帝何之兮上賓,我不見兮戚此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