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山泉登芝山和文正公舊韻
培??視崔巍,眼高如許哉。
舉頭天在上,四面景皆來。
漸老成多病,看山又一回。
盡供詩世界,霽色為君開。
培??視崔巍,眼高如許哉。
舉頭天在上,四面景皆來。
漸老成多病,看山又一回。
盡供詩世界,霽色為君開。
把小土丘看作巍峨高山,眼界如此之高啊。抬頭只見天在上方,四周的景色都映入眼簾。漸漸年老身體多病,又一次來觀賞山景。這一切都為詩的世界提供素材,晴朗的天色為您而展開。
培??(pǒu lǒu):小土丘。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偉。
霽色:雨后初晴的天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陪山泉登上芝山,看到眼前景色,想起范仲淹(文正公)舊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已步入老年,身體狀況不佳,但仍有欣賞自然、創作詩歌的雅興。
這首詩主旨是借登山觀景抒發情感。其特點是意境開闊,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
稻苗初穗出紛紛,半是青云半白云。坐看黃云呈上瑞,田家無處不忻忻。
尚憶商山聘,千秋臥未深。兵戈留地肺,羽翼轉天心。衰矣紫芝詠,惜哉黃鵠吟。豈應龍變化,來去杳難尋。
汝水元依洛,嵩山直配天。今君簿領去,兼結水山緣。世路黃塵里,官曹紫邏邊。誰能廢組綬,跨鶴去翩翩。
醉舞笑飛鴻。云鬢蓬松。溫泉水滑帶香濃。浴罷霓裳新度曲,春色忽忽。寂寞華清宮。雨打梧桐。一聲孤雁叫當空。蕭瑟空余千古恨,怨殺秋風。
將軍手提三尺冰。乃是鬼國之鐵大齒之珍,滄溟水枯淬不成。莫邪斷發躍冶死,而后龜文漫理流天晶。霜鋒閃爍鸊鵜凝,萬金吳鉤拖赪纓。北斗七宿土花發,青天寶匣回機衡。斬蛟斷犀俱細事,此物自是蒼龍精。江翻河仄罔象急,提出白曜搖東溟。飛芒殺白帝,喉下不可嬰。豐城古獄誰識女,斗牛之墟元氣升。沙塞秋高塵壓城,黃龍白狼不肯庭。山甫無人武安死,戰馬西向徘徊鳴。安西都護君好行,此物應世世當平。丈夫叱咤鞭風霆,國難不赴非俊英。劍乎劍乎吾與女同死生。
一榻世緣輕,毋將事物縈。昔人言豈誤,慧自靜中生。
隴頭征人別,隴水流聲咽。只為識君恩,甘心從苦節。雪凍弓弦斷,風鼓旗竿折。獨有孤雄劍,龍泉字不滅。
高峰月正白,一半是溪云。空滿川光合,煙沉石溜分。寒灰香后散,歸鳥聲先聞。如夢誰堪似,吾今不欲云。
老仙有力在斯文,廩士馀糧但一塵。列屋誦弦知所自,杏壇今秀幾株春。末俗何由到古人,傷心祠室漫名存。風榱雨棟那堪說,石刻污漫像設昏。一椽不得留遺愛,百世寧能保奉嘗。豚犢無稱益先美,碎碑伐樹亦尋常。一念愛親無彼此,向來情義篤年家。稍伸九地幽幽恨,此事期君可咄嗟。
寸劄曾無吉語聞,冰天雪地莽塵氛。豺狼跳蕩關河破,雞犬蕭條井邑焚。幾輩山頭望廷尉,何時天上下將軍。藜床坐臥知安否,歷歷游蹤隔海云。
夜聽墻下雞,曉掃墻上霜。雞啼霜正白,繁星粲成章。維茲古鄆城,廢塔河冰傍。亦復有民社,雞犬聲相望。我舟泊已久,徒旅行未遑。回瞻百里間,形勢轉倉皇。悶來走平陸,臨眺齊魯疆。汶濟日夜去,青徐互低昂。泰山岳所尊,鳧繹圣之邦。歸田事則遠,懷古心孔傷。
掩卷坐清宵,圍爐擁敝貂。捲簾寒易入,汲水凍難消。人靜傳疏漏,庭虛度急飆。夜闌傳北斗,天路正逍遙。
皇家新店跨神州,泉府雖盈萬姓愁。今日何人憂國計,獨勞天子自持籌。
茂陵客子怕逢秋,百歲長懷千歲憂。六代云山歸老眼,一江煙水送羈愁。西風古調誰家篴,落日輕帆何處舟。莫向鳳凰臺畔立,碧梧鳴鳥不勝幽。
珊瑚島上訪多嬌,倩影紛紛舞細腰。可恨風姨橫阻擾,分明妒火眼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