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題
潮分船出浦,雪破馬行沙。
去去三千里,疎疎八九家。
矮壺分乳酪,疏竹看梅花。
虎豹方充斥,風林噪亂鴉。
潮分船出浦,雪破馬行沙。
去去三千里,疎疎八九家。
矮壺分乳酪,疏竹看梅花。
虎豹方充斥,風林噪亂鴉。
潮水漲落,船只駛出港口;積雪消融,馬兒在沙灘前行。一路遠去行程三千里,沿途稀稀落落只有八九戶人家。用小壺分著乳酪,透過稀疏的竹子觀賞梅花。可如今虎豹正到處橫行,狂風中的樹林里亂鴉聒噪。
浦:水邊,這里指港口。
疎疎:即“疏疏”,形容稀少。
矮壺:小壺。
充斥:到處都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描繪的險惡環境推測,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戰亂頻繁時期,詩人在旅途中目睹社會亂象,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旅途艱辛和社會的不安定。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生動展現了特定時期的社會風貌和詩人心境。
盡日籃輿不計程。輕裝小隊出山城。河陽豈為看花行。連陌桑插催曉剪,分疇煙雨課春耕。相期父老共升平。
誰貌江南景,風煙萬里寬。金銀開佛寺,紫翠出林巒。遠客馳行役,幽人賦《考槃》。蒼茫無限意,撫卷為盤桓。
皓月團團照碧天,鰲山燈火不須然。吾皇恭儉人心樂,自有嘆聲四海傳。
莫羨庵居景物清,須知樂自苦中生。山前盡日幽尋客,多說荒蹊不可行。
材氣無雙是隴西,扁舟還指舊山溪。非關呂覽難更字,要使班輸別造梯。塵外光陰歸作者,道中消息在寥兮。它年峻捷黃金榜,路入三吳手重攜。
樹如寶塔無邊翠,雪作河源不斷流。四海一家歌且舞,夕陽紅映廟兒溝。
江表歸來得自由,舊鄉能復到溫柔。辭源已見流三峽,筆力當期挽萬牛。白日忍從黃霧塞,青天那復黑云浮。掃除驕寇還強漢,會有忠良告遠猷。
憶昔在山日,眠云并枕石。如今城里居,欲去去不得。
南山雨過北山出,昨夜月明今日晴。云氣自舒還自捲,太虛萬古常清明。
曲池小檻生涼氣。最怯客中情味。徙倚水精簾,遙夜何曾睡。北斗近京華,極望勞終歲。幾時更、陌頭連轡。嘆淹滯、未成歸計。萬縷垂楊,千重芳草,遠夢歷歷分襟地。暗想擘箋時,定有沾衣淚。
主人避暑開芳宴,輕折荷盤當酒罍。半朵斷云擎翡翠,一江甘露瀉玫瑰。胸中爽氣飄飄起,鼻底清香拍拍回。可笑狂生楊鐵笛,風流何用飲鞋杯。
大明端拱赭衣紅,正想豪英入彀中。但使學優迎命達,莫將年少嘆途窮。三秋水闊魚依藻,一日天高鶴出籠。持我此篇歸獻壽,蒼梧歡動曉來風。
先生得意出陽關。在空間,且流連。烏魯木齊,河上月兒彎。又乘長風前進也,真不管,鬢毛斑。多情好事亦因緣。說高寒,有蟬娟。爭向機中,一孔看天山。聞道飛行戈壁上,沙漠漠,路漫漫。
帷幄何人正坐籌,匈奴輕漢索懷柔。回鑾未睹迎天駟,勸穡還驚出土牛。雨過池塘新漲綠,春歸原野霽煙浮。中興自古須群策,更愿君王慎厥猷。
長松偃蹇不依林,枝干高盤千畝陰。昨夜酒醒風雨急,半空彷佛聽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