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
聞惡休三唾,懷賢賦七哀。
衰年催白發,細雨足紅梅。
江海歸詩卷,乾坤換劫灰。
老儒何所用,吾道自須回。
聞惡休三唾,懷賢賦七哀。
衰年催白發,細雨足紅梅。
江海歸詩卷,乾坤換劫灰。
老儒何所用,吾道自須回。
聽聞惡行不要多次唾棄,心懷賢才可賦《七哀詩》。衰老之年催生出滿頭白發,細雨滋潤得紅梅更加嬌艷。將江海之景寫入詩卷,世間經歷劫難已然變換。老儒生又有什么用呢,我的道自然要堅守回歸。
三唾:多次唾棄,表示厭惡。
七哀:指《七哀詩》,多表達哀傷之情。
劫灰:指劫火的余灰,常象征災難后的景象。
吾道:指自己所秉持的思想、學說或信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乾坤換劫灰’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經歷了重大的災難或變革。詩人處于衰年,面對社會的動蕩和自身的衰老,堅守自己的信念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衰年面對社會變遷,堅守自己的道。其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堅守信念的精神。
每嘆芳魂化碧柔,千年遺恨自悠悠。柳煙織雨風銜淚,桂影疊寒霜滿樓。有限生涯傷客夢,無名花草老汀洲。不堪暇日韶歌永,隔岸佳人唱莫愁。
朱麝掌中香。可憐兒、初浴蘭湯。靈椿未老丹枝秀,東鄰西舍,排家助喜,沽酒牽羊。天與讀書郎。便安排、富貴文章。高門自有容車日,明年且看,青衫竹馬,雁雁成行。
問春何去,亂隨風飛墜,楊花籬落。羅襪香囊無覓處,誰有返魂靈藥。細柳重門,碧桃深巷,回首曾行樂。玉龍吟斷,夜深人在江閣。因念璧月瓊枝,對玉人何處,繡簾珠幕。一半青銅塵滿匣,空撫鸞刀金錯。薇露煙銷,蓮膏花凝,不寐還孤酌。一春心事,總將愁里消卻。
安石作假山,其中多詭怪。雖然知是假,爭奈主人愛。
卑棲何敢望高梧,暫掛云帆問五湖。溪路獨行芳草遠,江干長嘯碧天高。荷花越榜邀明月,楊柳吳門聽夜烏。漫道煙霞可嬌語,玉堂君自有蓬壺。
幽居四畔只空林,啼鳥落花春意深。獨宿塵龕無夢寐,五更山月照寒衾。
西上容江片席開,正逢西水白滇來。河山有恨頻題賦,風雨無心亦告哀。劍在忍言亡國物,琴馀且盡故人杯。艱難此去因家食,陶令還能愛爾才。
一去湘江散酒徒,重開蠻館夜呼盧。休憐前席心飛動,且問當年興有無。老去梨園猶黑發,春來桃樹更玄都。醉看殘月摧歸客,誰倩玲瓏馬上扶。
于鑠我皇,體仁包元。齊明日月,比量乾坤。陶甄百王,稽則黃軒。吁謨定命,辰告四蕃。
投策憩鵝湖,山水含清妍。流云映華旭,粲粲五彩鮮。云邊有精舍,能不懷當年。哲人崇麗澤,至道以昭宣。歸哉懋鉆仰,覃思在遺編。
司馬才名大,元龍客禮疏。形骸長自放,詞賦好誰噓。把袂看時事,銜杯嘆索居。不知萍梗跡,飄泊竟何如。
尚憶都門祖帳時。重來動是十年期。云拖暮雨留行色,露挾秋涼入酒卮。湖上雁,水邊犀。未須矯首嘆來遲。北風滿地塵沙暗,宣室方勞丙夜思。
天馬徠,來中國。超虛無,躡恍忽。天馬徠,歸有道。飛而黃,服余皂。天馬徠,誰攻爾。造不足,虞劉累。天馬徠,迅若禽。咈一竅,萬馬喑。天馬徠,出陰山。六騾死,金人還。天馬徠,余與女。踰昆崙,謁王母。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見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揚子江中冒險行,斷魂晨夕嘆長征。袛因不識人間夢,苦把浮名絆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