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階前守月明。從未圓時看卻好,一分分見傍輪生。
亂云遮卻臺東月,不許教依次第看。莫為詩家先見鏡,被他籠與作艱難。
今夜月明勝昨夜,新添桂樹近東枝。立多地濕舁床坐,看過墻西寸寸遲。
月似圓來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
合望月時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階前守月明。從未圓時看卻好,一分分見傍輪生。
亂云遮卻臺東月,不許教依次第看。莫為詩家先見鏡,被他籠與作艱難。
今夜月明勝昨夜,新添桂樹近東枝。立多地濕舁床坐,看過墻西寸寸遲。
月似圓來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
合望月時常望月,分明不得似今年。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
初秋進入中旬的夜晚,我已在臺階前守候明月升起。在月亮還未圓滿時觀賞卻別有一番景致,能一分分地看到月輪逐漸生成。亂云遮住了臺東的月亮,不讓我依次觀賞月亮的變化。不要因為詩人先看到月亮如鏡般明亮,就被那亂云籠罩而增添觀賞的艱難。今夜的月亮比昨夜更明亮,東邊樹枝旁仿佛新添了桂樹。我長時間站立以致地面潮濕,于是抬來床坐下,看著月亮移過墻西,移動得十分緩慢。月亮看起來越來越圓,顏色也漸漸凝重,好似玉盆盛著水快要溢出邊緣。深夜我讓家人們都去睡覺,自己一直到天明都不點燈。本應在該賞月的時候就賞月,卻從未像今年這樣看得如此分明。我仰頭在夜風中站立了五夜,從月亮未圓一直看到它圓滿。
半秋:初秋。
傍輪生:指月亮逐漸變圓。
鏡:這里比喻月亮。
舁(yú):抬。
凝:凝重。
侵棱:溢出邊緣。
炷燈:點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知是在八月十二至十五夜期間。當時社會環境可能較為安定,詩人有閑情雅致賞月。詩人可能心情閑適,對月亮充滿喜愛,所以連續幾夜觀賞月亮并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八月十二至十五夜賞月的過程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敘事詳細,生動展現賞月的波折與美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捕捉和對自然美的欣賞。
采石磯頭春水平,長干橋下暮潮生。誰能載酒尋芳草,楊柳堤邊信馬行。過雨柔桑綟綬新,涵風細麥碧波勻。鳴鳩語燕聲相應,又是人間一度春。春霧冥冥木葉稠,蒼鷹拂羽化為鳩。莫將松桂夸桃李,柱下先生早白頭。日自西馳水自東,落花飛絮總隨風。舊巢燕子今何處,煙雨庭臺似夢中。花競嬌嬈草競芳,縱橫只是為春忙。夭桃秾李先飄落,不及薔薇與海棠。細雨冥冥晝掩扉,更無芳草有垣衣。人生一世邯鄲夢,老病無眠夢亦稀。雨隱滄江霧隱山,鄉關迢遞寄書難。病來只盼春風到,不擬春風曉更寒。日出江空曉氣柔,白蘋風起渚煙收。夜來一餉三更雨,送盡飛花入海流。
又見東籬發幾枝,丹楓素月舊相知。也曾把盞重陽夜,未改吟題元亮詩。百折身經霜后色,千絲鬢卷醉中姿。微軀不共春風競,獨抱秋心老更癡。
進士君休矣,想生前觸階不第,幾多失意。死后偏教傳異跡,顛倒三郎夢囈。誇妙筆又逢道子,寫向人間圖畫里。入端陽、綠艾紅榴隊,如傀儡,同魑魅。早知饕餮非常計,悔當年希榮干祿,自殘同類。鬼國縱橫千載久,弱肉渾難剩記。到今日,獨夫群棄,五鬼不來供使役。對蒲觴未飲先成醉。掩兩耳,昏昏睡。
天風吹夢過招提,瘦策迢迢扣夕扉。鶴揀白云枝上宿,僧從青嶂月邊歸。杉松韻古調清樂,苔蘚痕深染敝衣。多謝山靈能念舊,此心焉敢忘煙霏。
行西山,行苦難,去去愁無端。盤盤朝還暮,登頓凋朱顏。孤云巉巖不可攀,羊腸詰曲天漫漫。車輪摧盡馬蹄缺,頹年病骨傷心酸。風霾暗黃日,妖鳥哀林巒。豺虎晝縱橫,行人恣饑餐。艱哉此行良可嘆,拊膺摧折心與肝。滄溟何在生羽翰,白云石上垂綸竿。
平生謝太傅,勝日得重臨。地勢吞吳盡,江流入楚深。金湯非舊國,棟宇尚青林。野露漙黃菊,獨為游子吟。
旸蟲赫赫欲流金,夾岸垂楊失翠陰。已恐人間被湯旱,誰從天上作商霖。崇墉定有千箱積,果腹同傾四海心。我亦不須憂脫粟,聊賡既醉入瑤琴。
書帶青青草似苔,絳騶飛處小蓬萊。良工可識詞林客,為作朱衣入眼來。
云鎖浮丘六六山,東風又作夜來寒。枝間杏蕊開還禁,陌上春泥滑未乾。
澤國春歸早,連門競筑臺。夜來風力峭,疏片半飄梅。
咬得菜根,萬善皆誠。塞于天地,心跡雙清。
君標松檜孤,我愛山林獨。同心利斷金,相看潤如玉。永夜短檠燈,偶坐話心曲。問君何所往,西秦佐州牧。秦路遠迢迢,秦關高矗矗。書囊從此別,力盡相思目。
紫泥還擬九天來。
渠成不使利專秦,救旱分流惠及貧。一飯秋來應憶汝,艱難相顧幾何人。
絕壁三千丈,荒煙八九家。黃茅青草瘴,黑質白章蛇。橄欖高懸子,芭蕉倒吐花。嶺頭一回首,何處是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