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婦獻水麥甚美不知滹沱玉食曾有此否感悵作詩
牟麥未全黃,和灰熟煮香。
嚼來冰響齒,咽下露生吭。
肉似雞頭韌,形疑鱟子長。
食芹應配美,吾欲獻君王。
牟麥未全黃,和灰熟煮香。
嚼來冰響齒,咽下露生吭。
肉似雞頭韌,形疑鱟子長。
食芹應配美,吾欲獻君王。
大麥還沒有完全變黃,和著草木灰煮熟后香氣四溢。嚼起來像嚼冰塊般清脆作響,咽下去感覺喉嚨里生出了清露。它的口感像雞頭米一樣有韌性,形狀讓人懷疑像鱟子一樣長。吃著它再配上芹菜應該很美味,我真想把它獻給君王。
牟麥:大麥。
和灰:和著草木灰,古時常用草木灰處理谷物。
吭:喉嚨。
雞頭:芡實,俗稱雞頭米。
鱟子:鱟的卵,這里形容形狀。
食芹:《列子·楊朱》有鄉人獻芹的故事,后以“食芹”表示所獻之物雖微薄,但出于誠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身處鄉村,一位田婦獻上水麥,詩人品嘗后覺得美味,由此聯想到宮廷的飲食,進而產生了想將這美食獻給君王的想法,在這種情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田婦所獻水麥之美,并表達獻于君王之意。其突出特點是對食物描寫生動,以小見大展現詩人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戒舍工夫老未圓,百雙雞子送殘年。一生般若成何事,贏得江頭載荻船。
簾捲清霜曉尚寒,好峰重疊在闌干。登臨每恨青山遠,今日青山枕上看。
何事深山嘯復歌,短弓長劍不如他。且圖青史垂名穩,從道前賢自滯多。?鴳敢辭棲短棘,鳳凰猶解怯高羅。人生若得逢堯舜,便是巢由亦易過。
亭亭開素面,裊裊出朱唇。水畔疑西子,波心似洛神。浣紗猶倚石,移襪乍生塵。那得相攜去,馨香贈遠人。
華發思鄉去苦遲,人民城郭總成非。九原可作吾誰與,三徑就荒胡不歸。詩思寂寥無腹稿,病軀憔悴減腰圍。有時夢與鐘期遇,閒拂枯桐按玉徽。
昔年行住偶相同,舍策追羊徑未通。只么空歸在何處,一竿紅日海門東。
圣皇勤政日臨朝,獨運乾綱正百僚。豈但英名邁湯武,尊崇道德繼軒堯。
燈火浸平橋。垂柳樓臺駐畫橈。鸚鵡簾櫳蝴蝶幔,魂銷。彷佛揚州夢不遙。脂粉蕩花妖。鶯燕迷離暮暮朝。別有尊前工唱曲,琴簫。月慣聽歌厭寂寥。
亂水號新港,頹云蘸古城。山樓遙出沒,野日自昏明。樹冷禽聲滅,霜高鶻翅輕。夢歸今未得,寂寞寸心驚。
歐生誠楚人,但識廬山高,廬山之高猶可計尋丈。若夫泰山,仰視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擬試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見未能測識高大,筆底難具狀。扶輿磅礴元氣鐘,突兀半遮天地東。南衡北恒西泰華,俯視傴僂誰爭雄?人寰茫昧乍隱見,雷雨初解開鴻蒙。繡壁丹梯,煙霏靄?。海日初涌,照耀蒼翠。平麓遠抱滄海灣,日觀正與扶桑對。聽濤聲之下瀉,知百川之東會。天門石扇,豁然中開。幽崖邃谷,襞積隱埋。中有逐世之流,龜潛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間,往往怪譎多仙才。上有百丈之飛湍,懸空絡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來。巖頭膚寸出煙霧,須臾滂沱遍九垓。古來登封,七十二主。后來相效,紛紛如雨。玉檢金函無不為,只今埋沒知何許?但見白云猶復起封中,斷碑無字天外日月磨剛風。飛塵過眼倏超忽,飄蕩豈復有遺蹤。天空翠華遠,落日辭千峰。魯郊獲麟,岐陽會鳳。明堂既毀,悶宮興頌。宣尼曳杖,逍遙一去不復來,幽泉嗚咽而含悲,群巒拱揖如相送。俯仰宇宙,千載相望。墮山喬岳,尚被其光。峻極配天,無敢頡頏。嗟予瞻眺門墻外,何能彷佛窺室堂?也來攀附攝遺跡,三千之下,不知亦許再拜占末行。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極,半壁回首,此身不覺已在東斗傍。
雪后登高望,江山信奇哉。重岡起且伏,相連白皚皚。水官方謝事,云氣霅然開。六龍翻滄海,赤日從中來。萬物將蠢動,忽如登春臺。木行味正酸,含荾先屬梅。天時亦相應,初昏占斗魁。遨游自茲始,入林踐蒼苔。西湖青濎濙,西山高崔嵬。長松更千載,老枝多折摧。名僧創精舍,靜謐依巖隈。伊予實放士,正可誅蒿萊。情深惟痛飲,毋吝發新醅。家人欲求我,但見白云堆。機心無自作,可使絕嫌猜。君辭如泉涌,我醉如山頹。卜居同里巷,時時得追陪。為瓶或先罄,此恥當及罍。大雅歌治世,其音不宜哀。有倡必有和,愧我非長才。美哉春雪篇,云漢共昭回。
滄江樓上酒初醒,起視林花落曉星。三月到京春雪霽,太行山色馬前青。
佞舌如簧亂孝思,竹林人物固猖披。御衣烱烱嵇生血,不似王生淚著枝。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詩老此曾家。九夫容隔秋風浦,一獨速眠春雨蛙。竹屋有燈誰與共,秫田可釀不須賒。何年又賦高軒過,豆粥猶能辦咄嗟。
隔云一雁銜秋去。蘇堤上、聽得游人相語。疏影暗香中,誰與花為主。滿目有山無限意。跨白鶴、云霄飛舞。飛舞。正斷橋流水,蒼苔生處。應羨地暖江南,近小春時節,南枝先吐。人似此花清,人比花尤苦。移向樽前須識取。只許與、松篁為侶。為侶。待金鼎調羹,百花紅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