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山間
出門誰是伴,只約瘦藤行。
一二里山徑,兩三聲曉鶑。
亂峰相出沒,初日乍陰晴。
僧舍在何許,隔林鐘磬清。
出門誰是伴,只約瘦藤行。
一二里山徑,兩三聲曉鶑。
亂峰相出沒,初日乍陰晴。
僧舍在何許,隔林鐘磬清。
清晨出門誰來作伴?只有瘦藤杖與我同行。沿著山徑走了一二里,耳邊傳來兩三聲清晨的鶯啼。群峰在晨霧中時隱時現,初升的太陽讓天色忽陰忽晴。僧舍究竟在何處?隔著樹林,傳來清越的鐘磬聲。
瘦藤:細瘦的藤杖,古人常用作登山助行工具。
曉鶑(gēng):清晨的黃鶯,鶑同“鶯”。
亂峰:群峰錯落,形容山勢起伏。
初日:剛升起的太陽。
鐘磬(qìng):寺廟中敲擊的鐘和磬,均為佛教法器,磬為石制,形狀如曲尺。
此詩當為詩人清晨漫步山間時所作。通過對山徑、鶯啼、峰巒、初日及遠處僧舍鐘磬的描寫,記錄了途中所見所聞,反映出詩人閑適的生活狀態與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全詩以“曉行”為線索,描繪山間清晨的清幽景色,通過細節刻畫展現自然之趣。語言質樸而意境悠遠,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熱愛與閑適自適的心境,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山水小品。
機鋒不敏,神觀不清。一點寒灰后,三乘熱椀鳴。歷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春風剪剪兮,物像英英。
累臣百計遣秋光,學圃年來寖有方。蒔得菊花三百本,歸家亭子宴重陽。
仙臺微雨及新秋,竹溆涼風戀舊游。座有名香消白日,路多瑤草別丹丘。同行小謝詩尤健,共醉麻姑意更酬。悵別更逢真境好,不堪乘夜渡淮流。
望水白,雁來黃,隔山拖,先拖秧。卯子何日圓,馬牙何日長。秧雞,秧雞,雨豪狹溪成闊溪,螺螄蠼子澎澎肥。
東風扇云氣,微陽掞天和。裊裊庭中樹,涓涓塘下波。時鳥向人鳴,凍羽還婆婆。開軒面城郭,飄風來卷阿。雖無尊中酒,風雨時來過。沉冥思蜀莊,無為嗟坎坷。
天風爭順逆,人事有參差。昨我停舟處,知君得意時。
名門甲族,愛八磚花影,英英接武。奏賦明光攖上第,意氣崢嶸如虎。鸚武洲前,雁門山外,露冕經行處。秋風一霎,寄身仍近瓊宇。聞道暇日臨池,豪端巧妙,雅意規鐘傅。一自傭書藤紙貴,多少輦金窺戶。天際烏云,日中青李,點筆消殘暑。古金貞石,玉堂宣入仙譜。
紅白溪魚也可憐,夜涼沙靜枕流眠。澄潭百尺無機事,自古何人作釣船。
跫然何處客,可是似人音。山月以為燭,松風聊作琴。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禪深。為語群居者,應同此夜心。
幽居異前業,喜無塵俗喧。東風扇微和,忽此春事繁。游魚汎深沼,好鳥鳴檐端。布谷正及時,呼童理荒園。群動各有為,予生固多般。感之欲自見,對景已忘言。
自涉名途十二年,年年元日不同天。九重日馭三回侍,萬里星軺兩度旋。哀苦嘗勞烏借力,艱危僅脫虎垂涎。悠悠往事成春夢,謾把今春付醉眠。
精神自然,秋早春先。蟠胸丘壑,繞齒風煙。理無生而心傳阿祖,神不死而道出諸仙。蒼黃酢酬兮將軍齒鏃之日,黑白勝負兮樵子爛柯之年。
窮荒連月有恩綸,邊雨初晴塞草春。昨午北郊迎詔使,分明捧日兩黃人。
冉冉年華速,昏昏睡思濃。廢書心自愧,謝病客能容。雨急鐘微度,溪湍碓自舂。可憐燈下影,隨處伴衰慵。堅臥非由病,端居不是齋。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晨飯炊稊米,宵行點豆?。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白首返吾鄉,功名罷激昂。掃除魔眷屬,砭熨病膏肓。老圃勤供菜,蠻童解炷香。黃昏那用問,且喜日舒長。粥罷重投枕,燈殘起讀書。閉門常自得,作計更誰如。箭茁白于玉,棕花長比魚。盤餐有此味,勿怪食無馀。游宦風波惡,還家日月長。厭煩思病忘,避俗欲陽狂。絕意功名會,收身翰墨場。著書吾豈敢,尚可述農桑。
盧家千里。釋奴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