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四首 其一六
隰州佛放光,遠射千峰頂。
錦鏡冷交輝,瀑花寒鬭影。
非虛非實,非色非空。
舉世無人描邈得,只憑這個為流通。
隰州佛放光,遠射千峰頂。
錦鏡冷交輝,瀑花寒鬭影。
非虛非實,非色非空。
舉世無人描邈得,只憑這個為流通。
隰州的佛放射出光芒,遠遠映照到千萬座山峰的頂端。如錦繡般的鏡面清冷地交相輝映,瀑布飛濺的水花在寒色中競斗身影。既非虛幻也非真實,既非色相也非空無。整個世間沒有人能描摹形容,只能憑借這禪機來流通傳播。
隰州佛:隰州(今山西隰縣)的佛,佛教中佛常以放光示現佛法。
錦鏡:形容如錦繡般光潔的水面或鏡面,喻指清澈的自然景象。
鬭影:鬭同“斗”,指水花在寒色中爭競映照的身影。
非虛非實,非色非空:佛教術語,指超越有無、色空的二元對立,是禪悟的究竟境界。
描邈:描繪、形容。
流通:此處指禪機的傳播與延續。
此為禪宗偈頌,多為禪僧開示所用。推測創作于宋代禪風盛行時期,可能是禪僧在說法時借自然景象啟發弟子,旨在以形象化語言破除對‘有’‘無’的執著,傳達不可言說的禪機。
全詩通過佛光照峰、鏡瀑交輝的畫面,引出對‘非虛非實,非色非空’禪理的闡釋,強調禪機雖難以描摹卻可自然流通。其特色是將抽象佛理融于具象意象,語言簡淡而意境深遠,體現禪宗‘教外別傳’的風格。
帷幄言猶在,山林跡已遷。
登庸疑早貴,福艾欠長年。
渾厚風神粹,恢宏德度全。
直應天奪速,何物恨鳶肩。
杰峰秀嶺競崔巍,緩引籃舁不用催。
一徑靈虛飛鳥上,四圍春色畫屏開。
鹿門未有攜家便,雁蕩何妨筑室來。
已上封章乞閑散,勿令俗駕卻輕回。
釋迦佛說妙蓮華,從地涌出七寶塔。
欄楯幡幢及龕室,寶玲瓔珞震妙音。
四面皆出旃檀香,散天妙華以供養。
佛以右指開塔戶,出大音聲卻關鑰。
多寶如來示全身,贊嘆說法分半座。
惟二如來共一塔,至今此會尚儼然。
何人建立窣堵波,種種嚴飾悉具足。
彩縷縈結尺寸間,高廣五百由旬等。
當知一念周圓時,勝妙功德已成就。
若能瞻禮復回觀,人人具此如來體。
至心持誦法華經,彈指真塔當出現。
陳壽謂諸葛,將略非所長。
私恨寫青史,千古何茫茫。
謗議終自破,公論不可當。
是非倘可定,青蠅果何傷。
仲蔚蓬蒿滿徑荒,主人曾是漢中郎。
干時不利初無術,醫國那知別有方。
老去與誰同臭味,秋來多病獨悲涼。
倚天長劍君休問,腐肉當前亦歛铓。
斵石染輕翰,對面可十手。
價重千黃金,欲見那得茍。
難欺相如璧,寧碎范增斗。
作詩伐君謀,聊以當墨守。
福有根基善有源,必興緣此敞新軒。
埋蛇入相真堪慕,屠狗封侯豈足論。
未必芝蘭偏謝砌,好看車馬集于門。
從來天報無先后,不在其身在子孫。
先生詩興浩難收,苦思俄驚兩鬢秋。
變格競傳吳富體,懷沙擬續畔牢愁。
會令后學輕焚藳,消得詩名號倚樓。
我老恨無青玉案,錦囊分示若為酬。
未復錢塘郡,先收鐵甕城。
妖星隨月落,殺氣逐參橫。
已筑鯨鯢觀,重新鼓角聲。
大江應好在,流恨幾時平。
真人何年下紫清,目睛飄墮如流星。至今玉洞通窈冥,蕭然紫室之威靈。
杖履而來六月望,赤旱裂石風凄冷。屹然四壁呀欲動,神怪夭矯目喪睛。
道與之貌非丹青,馭風而行誰使令。云飛電掣集帝所,超然得意皆天人。
異哉石子偉丈夫,胸中磊磊怪所儲。玄圃之山帝所居,子游其間墮雙鳧。
不然安知天上有此樂,禿筆一掃凌方壺。細看毛骨分錙銖,偉形杰狀人人殊。
古來列真誰所摹,前稱關同后張圖。近之豪者郭忠恕,落筆拂戾如奔諸。
兩公軼蕩不拘束,筆力磊砢相劘扶。我來憑欄聊一呼,隨翁聯軒上清都。
射策飛騰早,推賢望實兼。
直心常自負,大器果難淹。
持橐丹墀穩,分符畫戟嚴。
平生莫追憶,淚盡轉愁添。
杯羮卓午薦朝餐,一飽龜腸亦爾難。
窮鬼還來調韓愈,夫人真欲試劉寛。
尚余食案韭三種,早悟官亭鲙兩盤。
傳語廚人莫轑釡,不應餓死悔儒冠。
佳麗江山得共游,一時賓主亦風流。
鳥飛魚泳青油幕,虎踞龍盤白鷺洲。
坐席未溫俄告別,題輿催上莫淹留。
苕溪尺五煙霄近,入手功名不自由。
高林俯青冥,柯葉森若織。
陽光已轉午,陰嶺仍半黑。
崢嶸亂石間,行子有苦色。
臨深地勢入,涉險天宇塞。
四顧無所投,跡蠒去未息。
悵然增百憂,冥冥羨歸翼。
最宜為誥唐仲舒,上林子虛漢相如。
喜君萬事懶著眼,獨向文章情未疏。
家貧肯戀儋石儲,船漏則已那復袽。
素志蹉跎雪侵鬢,青衫匍匐塵滿裾。
可憐虞翻屯骨相,相逢呼我丈人行。
夜聞抵掌論開邊,怒髪沖冠亦何壯。
鹴裘典盡終諱寒,忍寒悲歌行路難。
綈袍恐貽范叔怒,長篇忽拜烏絲闌。
辭章典要古所尚,余子碌碌何足仰。
愿君回筆頌皇猷,偃武修文答靈貺。
天子亟欲聞盡言,前席還應虛黈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