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四首 其二三
三度拂蒿枝,秦時??轢鉆
拶得火星飛,結得弓弦斷
用盡自己心,瞎卻他人眼
千里玄樞錯踏翻,神駒十影無羈絆
業風吹上乳竇峰前,點一杯茶向伊道,且緩緩
三度拂蒿枝,秦時??轢鉆
拶得火星飛,結得弓弦斷
用盡自己心,瞎卻他人眼
千里玄樞錯踏翻,神駒十影無羈絆
業風吹上乳竇峰前,點一杯茶向伊道,且緩緩
三次拂動蒿草枝,如同秦時的??轢鉆。擠壓得火星飛濺,拉得弓弦斷裂。用盡自己的心思,卻蒙蔽了他人的眼睛。千里的關鍵樞紐被踏翻,神駒的十道影子不受羈絆。業風將人吹到乳竇峰前,點上一杯茶對他說,且慢些來。
三度:三次,多次,表反復之意。
拂蒿枝:拂拭蒿草枝,或指禪修中日常動作的機鋒示現。
??轢(lì)鉆:古代鉆具,具體形制不詳,此處借指古老的工具或舊有方法。
拶(zā):擠壓、逼迫,形容修行中過度用力的狀態。
玄樞:玄妙的關鍵、核心,代指修行的根本道理。
神駒:比喻靈動無滯的心性或禪機。
業風:佛教術語,指業力如風吹動眾生流轉生死。
乳竇峰:或為禪門勝地,代指修行場所。
此為宋代禪宗偈頌,或作于禪堂開示時。偈頌是禪宗闡釋佛理的韻文,旨在通過日常意象破除學僧對文字、方法的執著,引導其直契本心,體現“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思想。
全詩以生動意象與動作描寫,揭示執著方法反蔽本心的道理,倡導自然放下的修行觀,語言質樸而機鋒深蘊,是禪宗文學“以事喻理”的典型代表。
洞門蘿月敞秋陰,策杖尋僧過寶林。滿地松云幡影亂,一簾夜雨磬聲沉。空憐幽梵香臺寂,欲渡玄津法海深。何日金繩開覺路,愿隨羅什學吞針。
焚香聊晏坐,旅食計蕭然。不分薪如桂,更嗟屋似船。愁來脂髓盡,老至雪霜偏。身世已如此,無勞問九天。
詩亦韶音酒亦春,故來江閣坐江云。鸞和耳孔開三日,海酌磁甌醉十分。短發催人偏易白,青山留我亦成群。通宵柳渡溪頭話,一棹煙波卻謝君。
陰靄除已盡,山深夜還冷。獨臥一齋空,不眠思耿耿。閑來生道心,妄遣慕真境。稽首仰高靈,塵緣誓當屏。
惠山泉品逼中泠,陽羨仍留楚頌亭。種橘煮茶應不俗,懶看蹤跡逐浮萍。
雕鞍兀兀璆瑯林,瓊嶺金陂碧杏森。黃牡真超玄圃外,半空笙鳳薦稀音。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磈磊平。老阮不狂誰會得?出門一笑大江橫。
亂蕊壓枝繁。堆積金錢鬧作團。晚起涂黃仍帶酒,看看。衣剩腰肢故著單。薄瘦卻禁寒。牽引人心不放闌。擬折一枝遮老眼,難難。蝶橫蜂爭只倚闌。
我建襄漢牙,君參芙蓉幕。皎鏡壺中冰,昂藏雞群鶴。攝邑貽邑思,辭官鮮官橐。擺脫墨綬榮,經營寢丘薄。溪山相映帶,心跡雙寂寞。十味茗筍新,兩收魚鳥樂。素封亦何道,紅友時斟酌。地僻日似年,身閑夢不惡。念予嗣嘉遁,所愧名未削。遠信勤柿栗,飽飧慰藜藿。甲子君一周,精神迥如昨。竊致三叟言,用為千秋藥。長作武陵人,桃花任開落。
秋野無人秋日白,禾黍登場風索索。豆田黃時霜已多,桑蟲食葉留空柯。小蝶翩翩晚花紫,野鶉啄粟驚人起。洛陽西原君莫行,秋光處處系人情。黃葉蕭蕭秋水清,田中日午村雞鳴。場邊九月禾黍熟,空原雉飛飽新谷。棗籬蟲鳴村路曲,道邊古墳生野菊。人稀田闊草茫茫,洛陽秋聲能斷腸。
一夜霜風,滿地黃葉,杪秋已變初冬。流年似水,往事如煙,白駒何太匆匆。歡樂頑童,經寒窗廿載,萬卷撐胸。懷抱枉縱橫。一回頭、華發成翁。記初見云英,豐姿淡雅,有若舊識重逢。家風寒素久,喜庭前、蘭玉蔥蔥。浪駴濤崩,只當作、暮鼓晨鐘。云霞曙、乾坤無恙,生氣蓬勃寰中。
嗟君作令樂昌城,可似三瀧水至清。黃帝方書須變化,素王苗裔必神明。丹砂縱好非仙物,紫菊頻香是玉京。聞道靈溪多美釀,持來應著葛巾迎。
平時游此每雍容,掩袂今來對晚風。白首同歸人不見,黃山依舊月明中。
奕奕高堂,麗于城隅。有植其?,有列其書。高堂奕奕,既閑且殖。展矣君子,秉心之德。其心伊何,相人予均。其德伊何,侯利安于民。民之顛沛,維予之殆。民之憯憯,維予之瘁。民之瘁矣,予胡寧居。言遄赴之,弗步而趨。民乃定矣,予心則夷。維予心之夷,曷報曷施。帝懷康靖,弗懈夙夜。孰遏其升,不顯在下。南有松柏,以柱以楹。聿觀爾升,誕惠厥寧。
有所思。思昔人。曾閔二子善養親。和顏色。奉昏晨。至誠烝烝通明神。鄒孟軻。為齊卿。稱身受祿貪榮。道不用。夕陽擁楹。三徙既誶禮義明。飛鳥集。猛獸附。功成事畢乃更娶。哀我生。遘兇旻。幼罹荼毒備艱辛。慈顏絕。見無因。長懷永思托丘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