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節三詩 安分
所寓即為鄉,
蕭蕭竹護房。
山中觀造化,
世上任炎涼。
鷃莫攀鵬大,
鳧難比鶴長。
榮枯從墮地,
全不著商量。
所寓即為鄉,
蕭蕭竹護房。
山中觀造化,
世上任炎涼。
鷃莫攀鵬大,
鳧難比鶴長。
榮枯從墮地,
全不著商量。
居住之地便是家鄉,稀疏竹叢守護房屋。山林中觀察自然變化,人世間任其冷暖無常。小鷃不必企望大鵬龐大,野鴨難與仙鶴腿長相較。人生榮衰自出生注定,完全無需刻意計較思量。
所寓:居住的地方。
蕭蕭:形容竹叢稀疏、蕭瑟的樣子。
造化:指自然的創造化育,即自然規律。
鷃(yàn):古指一種體型較小的雀鳥,常喻指平凡之物。
鵬:傳說中體型極大的神鳥,出自《莊子·逍遙游》,喻指宏大之物。
鳧(fú):野鴨,腿較短。
鶴:仙鶴,腿細長。
榮枯:興盛與衰敗,代指人生境遇的起伏。
墮地:指出生。
著商量:刻意計較、干預。
此詩為和邵雍(號康節)之作,邵雍是北宋理學家,主張“安于天命”。詩人或受其思想影響,通過此詩呼應“安分”主題,強調順應自然、不刻意強求的生活態度,反映北宋文人對內在精神自足的追求。
全詩以自然意象與生活場景為引,通過對比手法闡明“安分”哲理,倡導順應自然、安于本分之道,語言平實而思想通達,體現了傳統文人淡泊超然的處世智慧。
霏霏煙氣散還遮,把酒當湖認港汊。忽憶去年今夜月,臥林亭下看梅花。
煌煌明月珠,夜夜吐清輝。自從遇越客,美價重當時。一朝混魚目,按劍亦自宜。奇寶世恒有,所貴識者希。
游生哉,子好游乎?吾語子,游子游,慎莫游諸侯,戟門叱咤風颼飗。雞鳴上坐所未論,馬食堂下能無羞。慎莫游酒人,酒杯往往成戈矛。青眼無多白眼出,片言抶汝埋糟丘。慎莫游吳兒,脫粟三斛壓汝頭。日高無覓主人處,饑腸欲飯空啾啾。慎莫游俠邪,詩成可買鄉溫柔。東家少年袖金至,頃刻雙睛如禿鹙。世間游客自暖肚,那容訴盡窮途愁。毋論解竿不解瑟,解瑟者可使曲曲黃金酬。游生哉,子好游乎?吾語子,游子游,何不游十洲,所少八駿扶雙辀。試學陶靖節,山海圖經讀再過,滄溟一勺昆侖土一抔。又何不游萬古,即無巫咸非汝憂。案頭數卷汝自抽,誰為屈宋誰為列御及莊周。游生對我詫武夷,亦復栩栩夸羅浮。縱令蒼翠射眉睫,安能倒寫入汝喉。勸汝酒,為我且暫留。丈夫足底有八埏,筆底有千秋。出何必流蘇絡幰之輕車,車前何必開八騶。處何必雕甍卻月之層樓,樓中何必揚清謳。仰面看屋梁,造物恣雕鎪。老婦炊藜小兒汲,人生得飽萬事休。游生意沾沾,自言虛往實歸為得游弇州。噫吁嘻,戒汝勿復言弇州。其人倦游亦已甚,日跨黃犢行春疇。豈有齒牙余羨足世求。
乘龍安敢望,同氣此相求。嗟我本何有,如君誰與儔。蒼山容偃蹇,春氣漸和柔。已負花前約,千秋指白頭。
少年窈窕舞君前。容華艷艷將欲然。為君嬌凝復遷延。流目送笑不敢言。長袖拂面心自煎。愿君流光及盛年。
佐邑無功自劾歸,尚疑趨府倒裳衣。下流應笑難為吏,僻路于今亦有機。與客解嘲前日謬,逢僧授偈一身非。臥來轉覺人群遠,惟有閑窗鳥雀飛。
岸容山意,隨春好,人在春風獨立。立盡閑云來又去,目斷一天紅日。豈不懷歸,于焉信宿,此意無人識。只看鬢發,絲絲都為人白。風露正滿人間,齁齁睡息,渾不知南北。要上南山披薈蔚,誰是同心相覓。天運無窮,事機難料,只有儲才急。愿公壽考,養成元祐人物。
秋風來高樓,樓上棟云飛。登樓杳西望,陰陰天云垂。天闊渺無極,游子去不歸。不歸在何許,意采南山芝。
老松不得千年壽,何況高材傲世人。唯有草書三昧法,龍蛇夭矯鎖黃塵。
牢落風塵一蒯緱,荊南空上仲宣樓。家貧豈是無長策,親老那堪更遠游。巫峽啼猿驚旅夢,洞庭飛雁引鄉愁。英雄不是為人子,處處沙場作首丘。
戾政干陰譴,招災自有因。要知狂子罪,不在細民身。神奉天誅賞,靈來雨海濱。但令彫瘵起,還作十分春。
柏禪工立雪,松壽不凋寒。筆底波瀾壯,胸中宇宙寬。登車慵攬轡,投檄愿休官。四海英名滿,懸知袖手難。憶昔金門直,通班玉殿寒。風云黃道近,日月太虛寬。法錦羅千仗,宮花覆百官。江湖歲將晚,未覺報君難。
主人罷尊酌,稚子具衾氈。稍稍松火息,寥寥獨未眠。林高風響迅,窗虛月色懸。行侶時相失,懷抱自悽然。
落葉風吹暫掩關,敲冰吟對老僧閒。火融霜氣紅歸樹,煙化泉聲白到山。近砌竹爐茶正熟,繞窗松徑鶴初還。若令坡老重來日,萬劫都同轉盼間。
天涯秋乍轉,重眺子陵臺。潭古魚龍伏,山空鸛鶴來。自耽丘壑老,那問伯王才。所愧扁舟客,忘機鳥轉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