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四首 其七六
庾嶺春歸,溪梅早知。
雪破寒英,一點半點,月橫疏影,三枝兩枝。
未放高樓吹笛,且聽茆舍吟詩。
十分瀟灑,一段清奇。
將謂黃梅消息絕,暗香猶有好風吹。
庾嶺春歸,溪梅早知。
雪破寒英,一點半點,月橫疏影,三枝兩枝。
未放高樓吹笛,且聽茆舍吟詩。
十分瀟灑,一段清奇。
將謂黃梅消息絕,暗香猶有好風吹。
庾嶺的春天歸來,溪邊的梅花早已感知。積雪中綻放的寒梅,這兒一點那兒半點;月光橫照稀疏的梅影,三枝兩枝。不必在高樓上吹起《梅花落》的笛曲,且來茅草屋中聽人吟誦詩句。這般景象十分瀟灑,一段清奇之致。本以為梅花報春的消息已斷絕,那清幽的香氣仍有和風吹送。
庾嶺:即大庾嶺,五嶺之一,因多梅樹,有'庾嶺寒梅'之稱;
寒英:指耐寒的梅花;
茆舍:同'茅舍',茅草蓋的房屋;
黃梅消息:此處指梅花報春的信息,'黃梅'或借指早春梅花;
暗香:化用林逋《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指梅花清幽的香氣。
此為宋代禪門偈頌,屬禪宗詩歌。作者或為禪僧,通過觀察早春梅景,結合禪修體悟創作。詩中對梅景的細膩捕捉,體現禪者對自然細微變化的敏銳感知,符合禪宗'觸目是道'的觀物傳統。
全詩以早春梅景為引,借'雪破寒英''暗香風送'等意象,既描繪自然之趣,又暗含禪理——生機不滅、妙道無絕。語言清新靈動,是禪宗'即景悟道'詩歌的典型代表。
久自沈冥遠世情,虛勞琬琰表西京。須彌頂上無文字,林慮山中有姓名。咫尺蒲團天樣闊,些微匣鏡月同明。未論真得三漿味,染指能令萬事輕。
開過南枝花滿院。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高樹數聲蟬送晚。歸家夢向斜陽斷。夜色銀河情一片。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陳跡曉風吹霧散。簾鉤空帶蛛絲卷。
一曲涼州振木飛,五陵游子夜忘歸。陶然醉殺黃花下,月滿壚頭露滿衣。
仄徑穿林欲造天,未妨停策聽涓涓。知君便有刀頭意,莫忘仙洲澗底泉。
飄風吹枯樹,皎月鑒空墀。曾是風不留,娟娟佇遐思。飄若蕩子心,皎如靜女儀。鳴琴中成瑟,哀弦來間之。蜩螗乘秋沸,熠耀與暑辭。苔蘚歷冬春,悠然驕履綦。攢念乃攻中,徵瘁在蛾眉。青陽何方至,桃李嫁路岐。寄聲松與柏,斂分守山崖。
旭日高槐啼欲斷,午風深竹弄還長。莫言絕域如天外,猶有鶯聲似省廊。
濛濛巖洞里,元氣有周秦。萬物生青帝,群峰拱丈人。天雞呼日早,仙閣出云新。濯發攀河漢,冥心見鬼神。琴聲流眾壑,劍彩繞孤身。長子惟南面,天孫有大春。命長凝木火,精已作星辰。雷以三陽壯,龍于正月屯。望中愁系練,行處想扶輪。忍使乾坤失,蒼茫淚滿巾。
為尋山寺好,大起老人心。林寂堪藏影,天空足放吟。松濤無日夜,金地不浮沉。欲起蒲團上,開吾太古琴。
湖西兩馬過沙溪,曾記瀧岡踏野溪。處士開筵親笑語,一峰眠夢和詩題。從知丹穴山光好,漸見鸞雛羽翮齊。白發烏紗照林麓,幾時尊酒為君攜。
廢寺人蹤斷,幽溪野性便。魚須分浪細,虎跡印沙圓。馴雀偷僧飯,饑蚊破客眠。獻芹吾豈敢,直欲斸山田。
承恩長憲上西川,鸚鵡州前暫艤船。黃鶴不歸樓尚在,呂巖一去跡猶傳。水通巴蜀長江遠,路入沅湘七澤連。幾度憑高閑騁望,客懷詩思浩無邊。
黑云堆墨擁山阿,騫地飄風騫地過。可是真工元未洽,不成霖雨沛江河。
薊門秋氣清,飛將出長城。絕漠沖風急,交河夜月明。陷敵挫金鼓,摧鋒揚旆旌。去去無終極,日暮動邊聲。
乾鵲飛鳴繞路隅,長須迎望果持書。雞豚本自無煩餉,七日山行慣食蔬。桂隱聞知得雨來,榴花應對竹光開。歸家早見南湖月,飲水猶勝舉酒杯。
無能有幸接英僚,翰苑經帷共四朝。時泰獨嗟年歲暮,力衰轉覺道途遙。風含御柳春猶淺,波溢龍河凍盡消。陽德方亨仁澤霈,會容白發返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