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零
飄零吾道在,安處即為家。
夜雨生蒲葉,秋風到蓼花。
貌添平日瘦,學悟少年差。
白足閑相問,蕉溪一供茶。
飄零吾道在,安處即為家。
夜雨生蒲葉,秋風到蓼花。
貌添平日瘦,學悟少年差。
白足閑相問,蕉溪一供茶。
漂泊流離中我的信念仍在,能安身的地方便是家。夜雨滋潤蒲葉生長,秋風吹拂蓼花綻放。面容比平日更顯清瘦,學問領悟較少年時已不如。白衣隱士閑時相問,共在蕉溪邊飲一杯茶。
飄零:漂泊流離,指生活無定所。
吾道:我的信念、主張,此處指堅守的人生準則。
安處:能安定居住的地方。
蒲葉:香蒲的葉子,水生植物,常生于水邊。
蓼花:蓼科植物的花,秋季開放,多與秋景關聯。
白足:原指佛教徒,此處或指身著白衣的隱士。
蕉溪:種有芭蕉的溪流,代指清幽之地。
此詩或作于詩人漂泊途中,具體時間地點不詳。詩中“飄零”“秋風”等意象暗示秋季,詩人可能因戰亂、仕途不順等原因輾轉,雖處境困頓,仍堅守內心信念,于平凡中尋得安適。
全詩通過描述漂泊中的生活片段與自然景象,展現詩人隨遇而安、堅守信念的人生態度。語言質樸自然,意象清新,情感含蓄深沉,體現困頓中保持精神自足的品格。
愛弟新從東越來,
塤篪聲徹鳳凰臺。
他鄉棣萼生春興,
故苑楊花攪別懷。
幕府眠云應共被,
皇都覽勝幾銜杯。
風流將種真無忝,
看取金屏射雀才。
丈夫四方志,高遠當自期。四十尚未遇,我生將何為。此身類萍梗,飄飄隨所之。去年當此夕,莆陽嘆別離。今年況在客,又值中秋時。明月不我棄,萬里長相隨。碧落凈如洗,清光滿無虧。幽懷觸佳景,技癢誰能醫。恨無知音者,酌我碧玉卮。就寢苦不寐,起步當前墀。涼風濕我巾,金風吹我衣。徙倚恣瞻玩,徘徊動遐思。親闈隔山海,清樽知共誰。柏臺憶良契,對此爭光輝。仙舟有同侶,買醉情怡怡。獨我抱孤悶,勞勞客天涯。問月月不答,隨云向西馳。
芙蓉一朵一丹丘,
紫翠長含一片秋。
太守殷勤是山水,
閒同上客弄輕鷗。
慘綠斜陽結暮愁,
朱門回首罷春游。
同岑臭味輸溫郭,
高閣芳塵感應劉。
數遍花蘭梧甃暗,
重來樅屐石臺秋。
即今漫掃題詩處,
一任西風鳥跡留。
把酒相看奈別何。
寒色漸經巴峽路,
雨聲微長楚江波。
滄洲別業驚蓬斷,
白發流年倚劍過。
他日相逢又何處,
眼中知己漸無多。
紅意填詞,碧沉消睡,幾回往事成塵。絮涼天客語,又暮色棲云。算惟有幽心未老,舊時詞筆,勾夢堪溫。試商量、風月煙霞,描畫柴門。
望中秀野,稱君家嘉樹如人。甚道士栽桃,詞人嫁李,猶自冬春。送目大荒何處,斜陽去、也入無垠。剩天邊喬木,青青疑殢湘魂。
野鶴閑云未易尋,
思親憐爾淚沾襟。
相逢正慰連床語,
送別偏傷陟岵心。
丹灶灰殘三島遠,
青牛人去九疑深。
因聲悵念忘歸客,
且倩啼鵑寄好音。
閱遍時人身亦老,卷殘舊歷意茫然。髭須白盡無添處,甲子重來又十年。酒儉不容時一醉,堂成且喜夜安眠。春秋似是平生事,屋壁深藏付后賢。
橘紅安穩近誰傳,鬢雪蕭騷久已然。梅柳任教修故事,蠶絲聊與祝新年。敲門賀客辭多病,守歲諸孫聽不眠。粗有官酤供夜飲,一瓶渾濁且稱賢。
手自移時尺許長
三年拂拂及宮墻
愿言勿負栽培力
保此堅貞傲雪霜
無正文。
筑亭來伴碧瑯玕
苦節清修傲歲寒
好截伶倫雙鳳管
月明吹向彩云端
東吳鄉貢昔多賢,
太學諸生最少年。
董子尚遲三策對,
夏侯終見一經傳。
宮花晴覆金河水,
御柳春浮紫禁煙。
遙想橋門冠帶盛,
時時聽講出宮筵。
山陽笛里聲,
凄斷催人去。
遙遙河上帆,
渺渺煙中樹。
回首蓬萊宮,
高話滄洲趣。
何處君釣游,
遠道猶反顧。
秋光忽已半,暗蛩作寒聲。
堤柳漸落葉,風露涌凄清。
客懷易成感,迢迢故鄉情。
城東有別墅,朝夕聚群英。
手談復觴詠,絕無塵慮生。
愧我獨何為,勞勞苦浮名。
孤舟煙水上,遠道恒心驚。
朱轓南去領提封,
清代蠻荒圣澤濃。
云轉舟車通萬里,
煙含城郭擁千峰。
印臺地重蹲金虎,
劍匣塵清臥玉龍。
尚有經綸需大用,
不妨吟嘯暫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