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萬卉爭獻奇,小草亦足貴。
四時春不斷,可識天地意。
穉子謹勿斲,葉葉含元氣。
人皆訝姑息,姑息特細事。
祗恐生道滅,形色鼎中沸。
萬卉爭獻奇,小草亦足貴。
四時春不斷,可識天地意。
穉子謹勿斲,葉葉含元氣。
人皆訝姑息,姑息特細事。
祗恐生道滅,形色鼎中沸。
眾多花卉爭著展現奇異,小草也值得珍視。四季春色持續不斷,可見天地的心意。小孩小心不要砍削,每片葉子都蘊含元氣。人們都驚訝于寬容,寬容只是小事。只恐怕生命之道消亡,形態顏色在鼎中沸騰。
萬卉:各種花卉。卉,草的總稱。
穉子:同“稚子”,指年幼的孩子。
斲(zhuó):砍削、砍伐。
元氣:指天地自然的本初之氣,此處指生命的活力。
姑息:寬容、遷就,此處指對小草的愛護。
祗:同“只”。
生道:生命的規律或自然之道。
鼎中沸:指在鼎中被煮沸,比喻生命被摧殘的慘烈景象。
此詩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可能為詩人觀察自然中小草的生命力后所作。通過勸誡“穉子”勿砍草,反映出對平凡生命的重視,或與當時倡導尊重自然、關注細微生命的社會思潮相關。
全詩以“小草”為切入點,由表及里,從贊美小草的平凡珍貴,到勸誡保護生命,最終升華至對“生道”消亡的警示,立意深刻。語言平實卻富含哲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命的敏銳觀察與人文關懷。
仲夏聲宜收反舌,仲冬何事競聲聲。春秋月令即無準,郊藉時鳴底不平。大梵咒長翻黑齒,小蠻曲短換朱櫻。誰能一一奧分別,嬴得芳齋自在聽。
文章經濟久知名,聲氣潛通自鐵城。三入嶺南難得見,一來林下失相迎。漫題詩句將魚寄,遙想豐儀似鶴清。道合神交君信否,晚來高枕識韓荊。
一別諸親三十載,詔令相見出宮垣。就中苦樂誰知得,內侍叢中不敢言。
陣雁南飛有別吟,荻頭青被白霜侵。人花兩兩風吹瘦,不畏深寒獨菊心。
秋水入懷抱,相知爾獨親。家無雙老大,須變幾莖新。四十一年事,東南西北人。紅顏何藥駐,況乃在風塵。
生別那知死別難,長眠長似夜漫漫。春來燕子穿簾入,可認雕闌鎖晝寒。
仙郎方綠鬢,宦業此初升。劍氣新硎發,文光健筆凌。樞曹推上考,藝苑見中興。試最加恩后,懸知秩倍增。
圣紹羲軒有道長,巖居木石總恩光。何緣洞里仙人過,應是山中老桂香。八戊撿回新鳳歷,五云瞻望繡龍裳。偷桃莫限東方朔,海上遙聞幾樹芳。
一筇時到崔嵬上,有底勛勞得給扶。
庾鮑才華在,初唐汝更新。梅花金管女,木葉鐵衣人。一別鱸香水,重看鳳闕春。故園知己得,勿復怨沉淪。
日日南軒學蠹魚,隱中獨愛隱于書。兒癡婦笑謀生拙,不道從來與世疏。
萬里攜家上海船,到時黎蛋拜車前。鯨濤蜃霧圍官舍,鐵樹瓊花照酒筵。驗歲土人占草節,采珠波客候龍眠。遙知問俗經過地,停旆常投飲馬錢。
云容山色爭奇□,遠水遙天共落暉。城隅樓榭與云平,城下溪流見底清。涢水帶西城,城高敞郡亭。隨為楚西南,郡頗富山水。
紫氣冥冥護白龍,玉鱗千載尚留蹤。天門一去成霖雨,閒卻金梯十二重。
漠漠床上塵,心中憶故人。故人不可憶,中夜長嘆息。嘆息想容儀,不言長別離。別離稍已久,空床寄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