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淵明貧士詩七首 其四
平生抱狷介,深愧唾面婁。
蒿萊常閉門,與世疏應酬。
奈何世患稔,鯁鯁如馬周。
顛頓亦良苦,饑羸非所憂。
皇路益以榛,忍作寒蟬儔。
口禍渺無際,困辱祗自求。
平生抱狷介,深愧唾面婁。
蒿萊常閉門,與世疏應酬。
奈何世患稔,鯁鯁如馬周。
顛頓亦良苦,饑羸非所憂。
皇路益以榛,忍作寒蟬儔。
口禍渺無際,困辱祗自求。
平生秉持耿直孤高的性格,對婁師德唾面自干的涵養深感慚愧。住在雜草叢生的地方常閉門不出,與世俗少有應酬往來。無奈世間禍患已深,我如馬周般剛直進言。顛沛困頓確實辛苦,但饑餓體弱并非我所憂慮。仕途更加荊棘滿布,怎忍心與沉默之人同伍?因直言招致的災禍無邊無際,困窘受辱只能自己承擔。
狷介:性格耿直孤高,不肯同流合污。
唾面婁:指唐代婁師德,其弟將赴任,他叮囑“唾面自干”以忍辱,后以“唾面”代指容忍退讓。
蒿萊:野草,此處指簡陋荒僻的居所。
鯁鯁:剛直、正直的樣子。
馬周:唐初名臣,出身寒微,以直言敢諫受太宗重用,此處喻指自己如馬周般耿介。
皇路:指仕途、國運。榛(zhēn):荊棘,喻指艱難阻礙。
寒蟬:秋蟬,因天寒不再鳴叫,比喻沉默隱忍之人。儔(chóu):同伴。
口禍:因言語直率而招致的災禍。
此詩為追和陶淵明《貧士詩》組詩之一。陶淵明原作多寫安貧守志的高潔品格,作者或身處亂世(如宋元易代之際),面對世俗污濁與仕途艱難,借追和陶詩表達對其精神的追慕,同時自陳耿介性格與處世困境,暗含對時代的感慨。
全詩通過自陳平生耿介、疏于世故的性格,以及直言招禍卻無悔的態度,展現了士人堅守氣節、不與流俗同伍的風骨。既追慕陶淵明安貧守志的精神,又結合自身處境,深化了對“貧士”內涵的詮釋——貧不僅指物質匱乏,更指精神上的獨立與對世俗的拒絕。
碧峰沉籟空林晚,春臺乍凝愁思。夢闊云深,窗寒月渺,曾是孤懷難寄。霜紈自綺。奈移海驚塵,黯潸清淚。漫剪冰枝,素弦沖寂桂宮里。知音依舊恨少,鶴蹤尋遍后,誰念遺蛻。巖壑籠煙,溪亭過雨,縈惹桐絲遐意。年涯縱已。抱夕秀零香,韻涵秋水。待與吟魂,郢歌邀扇底。
含暉峰下路,樹石盡垂藤。欲認莓苔跡,相尋行道僧。
張髯講道吳王城,聽受不懈惟王生。讀書折旋梅花側,冷香吹入吾伊聲。仙蕓豈是辟蠹草?古苔終開掛鳳英。春融太古有積雪,風度曲闌糝飛瓊。生于此時讀書處,正值何遜吟詩成。豈應娟娟舊時月?獨留疏影當窗橫。
水積從天降,山連與蜀通。遺碑李廣宅,廢寺隗囂宮。度隴遲回際,游秦感慨中。長憐少陵老,曾此嘆途窮。
韶華過,春色休。紅瘦綠陰稠。花凝恨,柳帶愁。泛蘭舟。明日尋芳載酒。
山瓢形似鶴,山館瀉瓊漿。醉后書符驗,常時施藥忙。壇橫星斗影,帔著海霞光。究徹玄玄理,吹笙謁紫皇。
瓊州如團玉,浸在蒼茫間。橫空伸五指,撒出萬重山。漢煙東北岸,黎火西南灣。群峰分秀水,云氣籠青巒。莽莽雨林帶,湜湜南海灘。萬泉奔清注,南渡瀉漪瀾。民風敦樸近,語音閩南關。人材丘海著,物產富千般。鹽鐵高品位,水晶冰凌寒。珊瑚結玉樹,胡椒懸朱丹。棕實瑪瑙朵,榴梿黃金團。椰子足灑脫,檳榔秀姿端。琥珀凝蠟蜜,沉香散馨蘭。海龜雜玳瑁,虎貝間石斑。海產列難盡,彩魚尤堪觀。我昔居十載,今來環島看。風光重領略,頗覺描述難。詠歌以為志,自愧負老殘!
上宮夜色冷漫漫,月轉層霄十二欄。大地河山銀作海,中天樓閣玉為壇。虛無靈境簫聲斷,縹緲秋光練影寒。仙掌芙蓉看欲近,轉從北斗識長安。
見苦惜家難贖死,阿翁先見已如神。曾家老母尤能事,自信參兒不殺人。
飛樓獨立俯重闉,高興凌云得句新。江氣半侵巖岫曉,菜花微漏圃田春。暫延故老還諏俗,遙望窮檐總切身。分合趨陪慚蹇劣,杳如南北海之濱。
秋來歸興復何如,李范聲名更羨渠。它日買田吾有策,兩家兄弟要鄰居。
淮海豐登接帝畿,家家耕破舊荒陂。乳牛引犢精神健,野叟攜孫鬢發衰。河市妓翻輕茜袖,社筵人插小紅旗。憑誰畫取村田樂,盡使憂民圣主知。
惺惺相惜,又三年挨過,去向天涯討生活。問卿卿、這日別離恨愁,平白地、禁得那些兒么?尋常廝守慣,問暖噓寒,生受殷勤者般個。身世太飄零,孤館青燈,此番去、共誰行坐。但錦字星星報平安,把幾許相思,幾分醫可。
一書天散五湖蹤,回首黃山意萬重。我出未應終誚鳳,君歸爭已識屠龍。弓藏戰伐身猶在,鼎立文章代偶逢。俱道云中須魏尚,馮郎占對帝從容。
周官太卜寶神龜,旦旦粱黃澡祓之。造灼鉆研恭按式,謀為杌隉用稽疑。一人能了三人識,諸兆還從四兆推。獨有谷祥金處士,傳家術業邃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