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夢一善知識教訓堅固參禪醒后親繪供養越兩年值老僧到先來參禮果與夢見一同契悟后捧呈所畫頂相求贊
千煅萬煉工夫熟,感得夢見善知識。
力勸加工用行修,果獲契悟心滿足。
自彰丑惡自涂糊,佛祖仰望俱失色。
老僧更與添一重,急急如律令??。
千煅萬煉工夫熟,感得夢見善知識。
力勸加工用行修,果獲契悟心滿足。
自彰丑惡自涂糊,佛祖仰望俱失色。
老僧更與添一重,急急如律令??。
經過千錘百煉,參禪功夫漸趨成熟,因而在夢中得見善知識。善知識極力勸我進一步修行用功,后來果然契悟佛法,內心十分滿足。我自己描繪出這丑惡糊涂的模樣,讓佛祖見了都為之失色。老僧再為這畫添上一層意義,就像那急急如律令一般緊迫。
千煅萬煉:比喻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和磨煉。
善知識:佛教用語,指能給人以教誨、引導人走向正道的人。
用行修:指修行用功。
契悟:指對佛法的領悟和契合。
自彰丑惡自涂糊:這里可能是作者自謙,認為自己修行未到完美境界。
急急如律令??:道教符咒末尾常用語,有快速執行之意。
從詩中可知,詩人經過長時間參禪修行,功夫漸熟。在夢中得到善知識的教訓,勸其進一步修行,兩年后遇到一位老僧,其形象與夢中善知識相同,詩人由此契悟佛法。此詩可能創作于契悟之后,表達自己的修行心得。
這首詩主旨圍繞參禪修行展開,突出善知識引導對修行者的重要性。其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反映了當時佛教修行者的精神世界和修行狀態。
漢女元龍種,蕭郎是鳳儔。身隨天柱折,淚逐帝星流。皦日從來誓,高霞不可求。應同青鳥去,梧野作珠丘。自有閨中月,清光照越州。天狼難至曙,塞馬不長秋。翁主徒污國,娥親定報仇。容華雖已毀,英爽卒無休。慷慨穹廬下,抽刀割玉顏。血含天上日,魂繞漢時關。鳳翼無人托,龍髯有女攀。月明彈錦瑟,縹緲洞庭還。激烈箜篌引,千秋怨渡河。秦城崩欲盡,齊國旱應多。比翼沉青鳥,同心折玉荷。馮夷如見念,當為斬黿鼉。無端河伯怒,秋水決丘岑。不見黃龍負,徒勞白馬沉。提壺公竟渡,銜石妾何任。終古煙波上,彭咸知此心。
晴日煦而麗,脩檐下輕風。維鵲肆摶擊,上下虛庭中。奮然各賈勇,喧啾若爭雄。一或寂垂翅,奔敗潛無蹤。一或奮翼起,氣勢摩蒼穹。得失果何在,角力徒自憃。微物尚知競,人心將焉窮。覽之增馀悲,回首云天空。
群山凝素郁崔嵬,近水梅花冷未開。卻喜漁舟輕似葉,放歌撐出斷橋來。
荔子山前著隱窩,每從東海迓嫦娥。光生幾席更籌靜,涼滲衣巾夜氣多。舉酒幾番停訊問,敲詩一字費摩挲。桂枝本是吾家物,莫道蟾宮路幾何。
茅屋依青嶂,柴門掩綠苔。萬竿修竹里,日暮一筇來。木落四山空,煙籠一溪碧。時有捕魚人,維舟在蘆荻。古寺藏修竹,滯舟宿蓼花。不知紅樹里,多少野人家。
未破滁陽亭屢易,亭亡今又幾經年。峰回路轉勢不改,木秀陰繁直到巔。流下山泉音若咽,燒馀寺刻塊如拳。柴王一殿今何在,衰草殘煙護曉娟。
里旅居仍隘,臺家疾見寬。何言漢樸學,正似楚枝官。煦渚藏勞尾,投林戢倦翰。上恩何日報,怯步已蹣跚。
才聽清歌聲遏云,風前蘭佩又聞薰。并刀一剪湘江水,可似湘娥百疊裙。
斷云疏雨梧桐院,更零落、閑花片。一徑芳苔隨步軟。櫻桃紅滴,芭蕉綠展,蛺蝶深深見。薰風又逐年光轉,手把輕羅小團扇。新霽暮天澄碧遠。曲欄干外,一雙飛燕,斑竹垂簾卷。
昔有神仙者,羨門及松喬。噏習九陽間,升遐嘰云霄。人生樂長久,百年自言遼。白日隕隅谷,一夕不再朝。豈若遺世物,登明遂飄飖。
菜根慣咬著芒鞋,便是津梁一世材。六月雨行緣底事,一身不惜惜人才。我把尊賢榜舊堂,懷人忽至喜如狂。緣何不肯留城府,虛著新成八尺床。
為耽幽勝步徐徐,步步回頭勝有馀。剔遍懸崖摹石刻,搜殘古剎下籃輿。丹萸白菊添幽契,碧蘚蒼苔見斷書。擬向山僧乞半榻,他年長伴遠公居。
江山縣中山木蒼,颯颯風林開豫章。嶺石細通閩鳥道,澗流斜帶楚人鄉。青天岸幘時行郭,白日彈琴不下堂。同學共知年少志,豈將書劍負行藏。
千年一遇舜南巡,山獻祥云水獻珍。后土別無堪效意,百船裝出玉嶙峋。
望山山可憐,到山已忘山。問我到山意,此意亦忘言。忘言是忘我,安知山為大。山上不屬山,空中一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