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趙直閣所藏四美人畫 夏
瑤臺夢斷敲門竹,鳳蹬溫泉新出浴。侍兒扶起嬌不禁,蟬翼紅綃影紅玉。
晚蟬聲里追新涼,藕腕輕拖龍巾長。留仙裙舞風力軟,不知何處荷花香。
瑤臺夢斷敲門竹,鳳蹬溫泉新出浴。侍兒扶起嬌不禁,蟬翼紅綃影紅玉。
晚蟬聲里追新涼,藕腕輕拖龍巾長。留仙裙舞風力軟,不知何處荷花香。
在瑤臺的美夢中被敲門竹聲驚醒,美人剛從溫泉中洗浴而出。侍女將嬌弱無力的她扶起,蟬翼般的紅綃下映出如玉的肌膚。在晚蟬的鳴聲中追逐新涼,她蓮藕般的手腕輕拖著長長的龍巾。穿著留仙裙輕盈起舞,風力都顯得輕柔,不知從何處飄來荷花的香氣。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里形容美人所處環境的美好。
敲門竹:可能是一種敲門聲的形象說法。
鳳蹬:可能指裝飾有鳳紋的臺階。
蟬翼紅綃:形容紅綃輕薄如蟬翼。
藕腕:形容女子手腕潔白圓潤如蓮藕。
留仙裙:相傳為趙飛燕所穿的一種裙子,后泛指輕盈的舞裙。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詩人看到趙直閣所藏的四美人畫中夏日美人圖后有感而發創作的。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環境,詩人有心情欣賞畫作并進行題贊。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畫中美人的嬌美姿態和夏日生活的愜意。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優美,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繪畫題贊的創作風尚。
四紀三朝會遇同,陪京猶望節旄雄。
欲知元老經綸跡,盡在生民鼓舞中。
漢府重歸黃閣相,商山難訪紫芝翁。
陶鈞末士慚無報,惟解聲詩寫至公。
江迥偏留月,山空不住云。
遙憐李太白,曾憶謝將軍。
帆影隨潮上,樵聲隔岸聞。
柳花迷客眼,三月雪紛紛。
偃蹇隨雞起,衰羸索酒扶。
風鉦嚴道從,霧燭轉崎嶇。
迎馬開熊幟,環舁簇虎殳。
山中耳根靜,清曉厭騶呼。
至道不由學,頹齡安可住。
宿命無纖罹,重玄乃遐悟。
鮮明女蘿裙,致我火澣布。
稽首存至誠,欣會如所度。
臘月衣未綿,兩股凍成疾。誰復為我扶,平步時時蹶。
文章那更論,精魄恐墜失。緣何御史君,相招傍寒日。
迤邐造林泉,塵坌為披拂。霓幡云外垂,石虎草間出。
深門窺泬漻,拱木遞蕭瑟。丹青與老碑,遺事知仿佛。
僣跡已榛蕪,新游論膠漆。主人才何如,驥足千里逸。
梅君南昌后,襟韻猶凄溧。劉子亦可奇,彖象久精詰。
顧予最空疏,百辨今已吃。謗言來戈矛,自量幾不密。
終甘首陽餓,豈效操瓢乞。
瀟灑江城雪后天,訪尋幽境就開筵。
數聲晚角催殘照,三日新春入舊年。
鼎坐探題頻擊缽,杯行度曲有危弦。
莫論俯仰成陳跡,頃刻清歡亦可憐。
先生辭太學,得邑治陽羨。仁義稍施設,澆浮遂丕變。
訟庭寂無事,案幾閑筆硯。青山落樽酒,白鳥聚畦甸。
長橋跨空碧,溪光拖晴練。追隨斬蛟處,想象昔人見。
高吟壯魂魄,老句掣驚電。休焉聊自放,性理還吾善。
忽聞新天子,下詔羅俊彥。教由宗族先,六經咨講辨。
先生應詔起,肝膽露萬卷。制度惟日新,漸磨豈聞倦。
長苗忌速揠,良金務多煉。杳杳青云衢,闊步從茲踐。
朝登諸王府,暮侍金鑾殿。勿興山水思,固有夔卨愿。
寄聲陽羨人,棠陰有余戀。
嘗讀大易辭,可止戒遇險。麓山俯城郭,盤盤進以漸。
重崗如連環,斗起若圭琰。佛宮敞金碧,儒舍陋茅廣。
修篁萬兵肅,老柏壯士儼。獨鶴時一鳴,眾鳥歸翼斂。
蘭風新麝裂,芰雨真珠飐。虛堂群動寂,冠纓墮枕簟。
頹然委支體,清夢竟無魘。引阬酌醇醑,激齒碎圓芡。
載歌少陵篇,一重復一掩。桃源歸路隔,回首驚俗檢。
不唯縱逍遙,且喜遠邪諂。清湘稚子浴,其樂吾與點。
況聞長老言,了悟生理忝。心如碧蓮花,忍使紅塵梁。
又愛御史碑,白玉不可玷。能忘遷謫憂,直筆正褒貶。
清曠終何為,名跡漫鐫剡。吾君方更化,凡百務節儉。
楚封勞賢侯,重地比二陜。施為若霖雨,一飽蒼生歉。
新法持以歸,戀山休荏苒。想當奏御時,和氣動舜臉。
拜恩明光殿,日射腰金睒。
年少相看自輩流,深知惟喜舊交游。
休言白髪參差老,只恐朱顏次第秋。
歡笑且從今日起,功名能有幾人酬。
逍遙不必分高下,鳧雁翩翩蘆葦洲。
喜作送君詩,戎南人物稀。
文章詹首變,錦繡助先歸。
門卷容高蓋,江山照彩衣。
不須攻錯節,雕鶚自橫飛。
幕府參差恨莫追,公車才下我親闈。
高談乍聽曾心死,前會難尋但肉飛。
千里有時重咳唾,一言何處盡精微。
惟思旌棨趨嚴召,雙劍西南望落暉。
轂轂復轂轂,怪禽安用啼。杏花已爛漫,月色正相宜。
提壺取新酒,酌我金屈巵。行恐風雨來,亂紅辭舊枝。
尚恨碧城鏁,阻邀白雪姬。耳邊無清歌,素飲方自怡。
爾何騁鳴聲,彈射不肯飛。初亦厭爾聒,既久不復疑。
但能怖愚俗,又足驚童兒。天翁造爾軀,無乃私自欺。
爪吻異雕鶚,安能司禍機。又不似群烏,兇報吉亦隨。
白日竄深棘,夜鳴殊不棲。勸爾勿轂轂,鳳凰倏來儀。
至音非樂音,玲瓏聞自然。
殊絕洞房景,亦超鬰羅天。
靈嬪下鶴馭,問我來何緣。
卻驚與世隔,一別三千年。
鏗鏗南華經,語意妙復妙。高能出蒼旻,卑不厭藜藋。
陰靜偶暫處,影跡兩莫吊。息踵真人徒,息喉愚者紹。
方同造物言,萬變領樞要。既能無怛化,勿鑿混沌竅。
百家拾其余,所得及遺溺。至音聽以氣,世或昧此調。
不見杏壇講,猶為漁父誚。君看泰山頂,半夜日先照。
惟逢蔣穎叔,沉默造玄窔。落筆逾萬言,嚴密若誥詔。
嗟予久聾瘖,此道雅未剽。一昨聞君談,神悟百骸療。
人忘道術游,魚忘江海跳。昭亭果見期,為子發長嘯。
東風不肯住,發盡梅花白。又著柳梢黃,搖搖向行客。
客行無時休,何以銷客憂。今古一樽酒,酩酊江上樓。
黃鵠飛青云,誤隨秋雁群。網羅千萬里,涇渭欲誰分。
詩思陽春發,平湖望明月。若遇北歸人,芳音無我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