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韻自述
菊花開處即重陽,月桂中秋夜夜香。
紫綬象環如魯叟,綸巾羽扇亦周郎。
不憂鴻鴈稻粱少,但恐鶴猿松菊荒。
宰相山中書幾考,清風明月老平章。
菊花開處即重陽,月桂中秋夜夜香。
紫綬象環如魯叟,綸巾羽扇亦周郎。
不憂鴻鴈稻粱少,但恐鶴猿松菊荒。
宰相山中書幾考,清風明月老平章。
菊花開的時候就是重陽佳節,中秋時節月桂夜夜散發著清香。我佩戴紫綬、手持象環,好似魯國的孔夫子;頭戴綸巾、手搖羽扇,也如同周瑜周公瑾。不擔憂大雁缺少稻粱食物,只害怕鶴猿棲息的松菊之地荒蕪。宰相在山中任職多年,在清風明月中慢慢老去。
紫綬象環:紫色的絲帶和象牙做的環,一般為官員配飾。魯叟:指孔子。
綸巾羽扇:頭戴綸巾,手持羽扇,形容人的儒雅風度,這里借指周瑜。
鴻鴈:即大雁。
鶴猿松菊:鶴、猿、松、菊常象征高潔、閑適的生活。
考:古代考核官員的制度,一年為一考。
平章:宰相的別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或已歸隱。詩中體現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或許是詩人在官場經歷后,向往遠離世俗,回歸自然、高潔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潔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意象豐富,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審美追求。
寂寂深宵獨憑窗,高高孤月久相望。廊燈明礙清輝到,離緒生添秋夜涼。詩思渺,夢云長,車聲惱客總彷徨。縱然一夕行千里,千里盡頭非故鄉。
萬古祝融殿,千秋浴日亭。氣收南海闊,云到北溟青。短景寒威弱,波聲古木靈。地輿曾入漢,辛苦使臣星。
人寂寂,林表浴初陽。絲柳乍拂三徑露,荷風頻送五更香。滿目是清涼。
三載歸來打葛藤,打成秋水水無痕。脅尊者睡長開眼,脅亦何曾印簟紋。
春入蓬門少,邀春費苦思。補籬移野卉,注甕當清池。枝理侵窗柳,秧分夾徑葵。媸妍同一視,嫫母亦西施。春入蓬門少,邀春費苦思。石堅封鼠穴,灰膩砌魚池。病眼舒蕪草,饑腸仰藿葵。形勞心自愜,何用待天施。
眉消睡黃,春凝淚妝。玉屏水暖微香,聽蜂兒打窗。箏塵半妝,綃痕半方。愁心欲訴垂楊,奈飛紅正忙。
破蟄之雷,指南之龜。斫圓玉斧,刮膜金篦。噫,非師而誰。
何處傷心寫肺肝,桂林無樹不秋丹。凝之墓木今雖拱,原父文章漢亦難。萬事天容兒子定,平生人打墓碑看。百年父母終誰在,老子題詩淚不乾。
枯槎怪石出天然,筆力挽回三百年。但見毫端侔造化,不知胸次蘊天淵。
密蕊曾經未綻時,適逢小雨細如絲。想因不愛涂脂粉,凈洗冰肌現素姿。
玉鏡明湖春水綠,君乘星軺向滇蜀。接幰清風豁瘴煙,搖筆高吟振空谷。碧雞金馬我嘗游,寫韻遙岑海上樓。披云不得隨雙屐,此日相逢談九丘。珠玉照人慚我老,薢茩開樽郎傾倒。岣嶁遙瞻翠靄顛,峨嵋近指青霞杪。紫河車金光草便,欲相攜訪蓬島百。年良會苦蹉跎江,上題襟別思多石。扇洞門,恒不鎖,期君乘興一來過。
溽暑初蒸日正長,人間何處有清涼。先生筆下風威勁,便放寒梅次第香。圖書閱罷獨高齋,撰杖油然午蔭回。楮穎從容侍函丈,不妨閒引此君來。
九十春邀一日閒,與君聊此共躋扳。層城睥睨多臨海,村落蕭條但向山。醉墨客書蒼壁上,采茶人笑白云閒。清商愛聽泉聲聒,月上叢林未擬還。
茂苑千門楊柳新,招提啼鳥遲幽人。銖衣香拂春生座,寶塔燈聯夜照鄰。聚散一城俱是幻,往來雙寺總無因。亦知住世緣猶在,花月能迷靜者身。
碧渚蒼云路,長帆幾葉還。趁秋行九子,攜譜看廬山。采藥靈溪見,映花石戶關。孤藤雙竹屨,聽盡水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