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洲重葺仁壽堂
抗章當日勇辭榮,三詠循陔世念輕。
娛悅高堂仁者壽,壅培遺植圣之清。
云涵翠葆添新蔭,秋逼青瑯戛舊聲。
故址依然成棟宇,水心題扁尚晶明。
抗章當日勇辭榮,三詠循陔世念輕。
娛悅高堂仁者壽,壅培遺植圣之清。
云涵翠葆添新蔭,秋逼青瑯戛舊聲。
故址依然成棟宇,水心題扁尚晶明。
當年毅然上奏章辭去榮華,多次詠誦《循陔》詩把世俗之念看淡。讓高堂父母愉悅能使人長壽,培育遺留的植物彰顯圣人般的清正。云朵籠罩翠綠的枝葉增添新的樹蔭,秋意逼近翠竹發(fā)出舊有的聲響。舊址依舊建起了房屋,水心題寫的匾額依舊晶瑩明亮。
抗章:上奏章直言。
循陔:《詩·小雅·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蘭。”后因以“循陔”為侍奉父母的典故。
壅培:指培育、培養(yǎng)。
翠葆:指翠色的枝葉。
青瑯:指翠竹。
水心:可能是題寫匾額之人。
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可能是在仁壽堂重新修葺完成后,詩人有感于主人公的事跡和眼前的景象而創(chuàng)作。主人公可能是一位辭官歸隱、孝順父母之人,其事跡受到人們的敬重。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主人公的高尚品德和孝行,通過對仁壽堂重建后的景象描寫,展現(xiàn)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在文學上,它以典雅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體現(xiàn)了一定的藝術價值。
南浦菰蒲繞白蘋,東吳黎庶逐黃巾。野棠自發(fā)空流水, 江燕初歸不見人。遠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獨傷春。 那堪回首長洲苑,烽火年年報虜塵。
洛陽有人名玉清,可憐玉清如其名。善踏斜柯能獨立, 嬋娟花艷無人及。珠為裙,玉為纓。臨春風,吹玉笙。 悠悠滿天星。黃金閣上晚妝成,云和曲中為曼聲。 玉梯不得蹈,搖袂兩盈盈。城頭之日復何情。
洪爐無久停,日月速若飛。忽然沖人身,飲酒不須疑。
雨過輕風弄柳,湖東映日春煙。晴蕪平水遠連天。隱隱飛翻舞燕。 燕舞翻飛隱隱。天連遠水平蕪。晴煙春日映東湖。柳弄風輕過雨。
碧窗紗透春寒極。極寒春透紗窗碧。誰送縷金衣。衣金縷送誰。 玉肌生嫩粟。粟嫩生肌玉。溫處坐香茵。茵香坐處溫。
玉釵松鬢凝云綠。綠云凝鬢松釵玉。雙翠礙枝長。長枝礙翠雙。 色絲添意密。密意添絲色。紅映袖紗籠。籠紗袖映紅。
企仰仙巖歲已深,此行一見即知音。 水簾不卷非朝夕,芝石長生到古□。 孤鶴來迎疑識面,片云飛去出無□。 相逢總是旌陽侶,喚起先生問劍□。
翠柏丹崖,碧云深鎖神仙府。勢盤龍虎。樓觀雄中土。 我欲停時,又恐斜陽暮。黃塵路。客懷良苦。滿目西山雨。
昔時彭祖,聞道有、八百穹崇遐壽。屈指我公今幾許,歷歲才方七九。七百修齡,更三十七,猶是公之有。此逢誕節(jié),蓋須來獻尊酒。 好是子舍孫枝,居官領薦,迭復青毰舊。陶令解龜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只恐九重,思賢夢覺,未屈調羹手。周公居左,魯公還是居右。
乾淳老人氣岳岳,破冠穿履行帶索。 撐腸拄肚書萬卷,臨風欲言牙齡落。
高會罷飛觴。方錦再移珍席。雷鼎乍烹甘液,試問侯蒼璧。翠虬寶釧捧殷勤,明滅粲金碧。賓主放懷談笑,滿華堂春色。
霜月穿簾乍白,蘋風入坐偏涼。麾燈促席詫時光。桃花歌扇小,楊柳舞衫長。 別乘平分風月,詞人剩引觥觴。莫將幽恨攪剛腸。盡添金掌露,頻注玉猊香。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 追念人別后,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華飄泊。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jīng)著。者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人生囂塵中,幾若駒過隙。 安得坐此山,枕流復漱石。
楊柳千條綠,桃花萬樹紅。 船行明鏡里,人醉畫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