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鶑
風吹微湍入松篁,云幢葉蓋相低昂。
山禽此時似得意,雜奏一曲娛新涼。
流鶑頗嫌無宮商,飛來中間作笙簧。
廣寒一闋新霓裳,天遣鼓吹吟詩腸。
取書細讀與相和,金舂玉應聲瑯瑯。
曲終書罷各無語,林影滿庭清晝長。
風吹微湍入松篁,云幢葉蓋相低昂。
山禽此時似得意,雜奏一曲娛新涼。
流鶑頗嫌無宮商,飛來中間作笙簧。
廣寒一闋新霓裳,天遣鼓吹吟詩腸。
取書細讀與相和,金舂玉應聲瑯瑯。
曲終書罷各無語,林影滿庭清晝長。
微風吹動著溪水流入松竹叢中,如云的樹冠、如葉的傘蓋相互起伏。山間的鳥兒此時好像十分得意,合奏出一曲來迎接新到的涼爽。流鶯嫌棄這聲音沒有韻律,飛來在中間發出如笙簧般的美妙聲音。就像廣寒宮中演奏的新《霓裳羽衣曲》,上天派遣它們來激發我的詩興。我拿來書細細誦讀與之應和,聲音如同金舂玉撞般清脆響亮。曲終書罷大家都默默無語,庭院里滿是林影,白晝顯得格外悠長。
微湍:細小的水流。
松篁:松竹。
云幢葉蓋:形容樹木枝葉繁茂,像云一樣的旗幟和葉子做的車蓋。
宮商:指音律。
笙簧:笙中的簧片,這里形容鶯的叫聲美妙。
廣寒:傳說中月亮上的宮殿廣寒宮。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宮廷樂舞。
金舂玉應: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山林景色和閑適氛圍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山林中游玩或隱居時,被自然景色和鳥鳴所觸動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林中鳥兒啼鳴的美妙場景以及詩人的感受。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閑適。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獨特感悟。
梅花屢見筆如神,
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華皆面友,
歲寒祇見此三人。
日者人間世,家傳洛下書。
誰能定真實,轉覺墮空虛。
莫倚文無害,常懷行有馀。
詞華非所欠,水溢自成渠。
幽居長閉門,苦被城郭束。
朅為郊外游,聊寓川上目。
時值秋水漲,勢若海波蹴。
混混萬象涵,悠悠千古速。
遙觀失崖涘,俯挹蕩塵俗。
輕煙沙際起,歸鳥時相逐。
何當拿扁舟,長伴鷗鷺宿。
人在醉鄉居住。記得舊曾來去。疏雨聽芭蕉。夢魂遙。
惆悵柳煙何處。目送落霞江浦。明夜月當樓。照人愁。
大庾嶺頭梅掛月,
居庸關外草連天。
馬牛風古不相及,
障霧饕風一夢然。
山色自蒼蒼,亭依萬竹傍。栽應同渭水,賦或儗梁王。制萚冠非小,臨風韻更長。清秋明月夜,同伴薜蘿裳。
朱邸王侯宅,青門處士家。筆床供翰墨,手澤識瑤華。晝臥宜疏雨,窗閒愛晚霞。淮南有鴻賓,不川羨丹砂。
省闈休訝未成名,曾試為郎應宿明。
文鐸乍喧陶象郡,銅章新綰出羊城。
蘭芽足雨三秋茁,椿樹凌霜萬歷青。
昭代循良終不棄,菟裘池館末須營。
冷吹摶沙沒草萊,日高陰色未全開。人穿敗葉林中去,路指荒城盡處回。旅舍晨炊供熟黍,譙樓晚角弄殘梅。五年不識風塵苦,兩度叨陪李賀來。
暫停饑馬啄荒萊,寒入重衾手倦開。殘雪夜驚雙澗合,鮮飆晨送一陽回。前村野色催行李,何處歌聲調落梅。明發園陵天尺五,溪山應識我重來。
石橋駐馬問田翁,一塢深深隔樹東。帝子閣前沙似粟,野神祠下路如弓。疏松古澗風微動,細草陰厓雪半融。回望紅塵才數里,不知身在亂山中。
東山嶺上凍云重,落木寒山有虎蹤。薄宦征行非漢使,老農歌頌似堯封。沙痕曳白縈枯葦,日腳垂紅透曲松。短策羸驂驅不進,濫騎安得馬如龍。
齋居門對此山幽,且拂枯枰角兩籌。百里風塵勞法從,四陵云氣想宸游。官奴識路行篝火,客子凌寒坐擁裯。不盡往來分榻意,遣情時藉管城侯。
旋擁山爐爇斷萊,疏欞正對土床開。女墻月上催詩就,寢樹風殘約夢回。雪后弊衾寒似鐵,病來吟骨瘦于梅。空山露下人蹤滅,忽聽鈴聲枕畔來。
十年如夢漆園翁,兩度西陵更向東。先帝未歸黃澤馬,小臣徒抱鼎湖弓。明樓霧氣寒初散,御沼冰花煖欲融。想得宸游應戀此,靈輿來下月明中。
野樵誰敢斲蒿萊,翠柏陰中兆域開。鹓序衣冠晨拜舞,龍宮星斗夜昭回。宣章道士聲如鶴,守影中人發似梅。禮罷不須燈火伴,聯鑣乘月下山來。
廢堞荒涼水色幽,昔人曾此夜傳籌。西風不見龍鸞過,斜日空馀鹿豕游。行旅似聞吹曉角,直更誰復抱寒裯。興亡總逐浮塵散,輸卻青山一醉侯。
曉過荒城望九重,馬蹄偏識舊行蹤。河山沃野圍京界,煙火連村別縣封。露氣漸消雙鳳闕,日華先上萬年松。城門暫與君相別,還約聯珂覲六龍。
一簇嬌紅一縷煙。東風裝點杏花天。垂陽影里架秋千。
素綺衫飄蟬翼薄,紅羅鞋繡鳳頭尖。踏青偏有許多閑。
峭寒入夜逼窗紗,
敲徹晨鐘靜不嘩。
老樹迷離橫瘦影,
半天殘月聽啼鴉。
有情方是物,無敬莫言誠。
此事非俄測,由來只自成。
個中勤積累,熟處會分明。
未厭拘攣隘,他時滿八瀛。
瑯函拜誦等清淡,
知起冬眠體已堪。
鰣魚鮠肥添小味,
鳳城春色勝江南。
密移神化本無情,
天篆橫空木末榮。
凝住雪花都不下,
槎牙枝上放輕盈。
蕭條旅舍欲三更,殘月初開屋角明。
一夕霜砧催客夢,千山風樹動秋聲。
飛騰寶氣看長劍,棖觸吟懷對短檠。
關塞迢遙驚歲晚,南來群雁正縱橫。
屈指中臺彥,無如漢董君。
舊為驄馬客,新領鸛鵝軍。
組練遙明日,樓船上屬云。
亦知兼俎豆,三策向來聞。
共誇三晉地,前后擁朱輪。
人自風塵老,公偏日月新。
更衣向星使,把酒慰波臣。
總有明河在,蹉跎敢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