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山懷趙景文似諸孤
山屋著孤嫠,采薇人更誰。
寒鐙長夜影,春帖去年詩。
后死祇多感,獨來能幾時。
愿言相勸學,西席佇賢師。
山屋著孤嫠,采薇人更誰。
寒鐙長夜影,春帖去年詩。
后死祇多感,獨來能幾時。
愿言相勸學,西席佇賢師。
山間屋舍住著孤獨的寡婦,像伯夷叔齊那樣采薇的人還有誰呢?寒夜中孤燈拖著長長的影子,春貼上還留著去年的詩句。我作為后死者感慨良多,獨自前來又能有多久呢?真心希望大家相互勉勵學習,西邊的講席正等著賢能的老師。
孤嫠(lí):寡婦。
采薇:商末伯夷、叔齊在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以“采薇”比喻隱居不仕。
鐙:同“燈”。
春帖:即春端帖,立春時貼的帖子,多寫吉祥話。
西席:古代以西為尊,賓師之位稱為西席。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有寡婦等處于孤獨困苦的情境,詩人可能在走訪過程中有所感而發,表達對社會現狀的感慨和對人才、學習風氣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孤獨者的同情、自身感慨及對學習和賢才的期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一定的社會風貌和詩人心境。
紛紛凡卉怯嚴冬,獨有清姿對雪中。
拂幌更宜粧嫵媚,巡簷誰憚履穿空。
南來未見傳聲使,東望方思避俗翁。
聞道聯鑣得幽趣,無因同醉玉堂東。
四海聲名久,中朝德齒優。
金華方入侍,琳館遽歸休。
全福人皆仰,孤風世莫留。
老成零落盡,不獨為吾州。
千橘亭前莫聽聲,豈無鄴酌和汾清。
輕裾長袖閑列屋,碧瓦朱甍高照城。
臺上金波催夜集,樓邊玉樹待春榮。
賞花斫鲙言猶在,還被題輿誚卻行。
今年無好雨,曲水未勝杯。
誰伴山翁醉,難令俗客陪。
青苔迎馬入,綠柳送鶯來。
縱步濠梁上,垂緡更樂哉。
迎歸烏鵲竟傳聲,擺落埃塵襟宇清。
薪桂豈容留帝闕,幙蓮且得近鄉城。
眼邊觸處梅爭破,陌上分行柳向榮。
如約速來春可探,肩輿須去靜中行。
遠鄉勞薄宦,彩服共思親。
耿耿胸中事,紛紛眼底塵。
與誰同別歲,到此兩迎春。
獨有還家夢,書窗一笑新。
野外人聲寂,林間鳥羽翻。
朱櫻喜堆案,青杏助開尊。
故國多荒草,遺黎有怨言。
雨余塵土靜,不復污歸軒。
風弄蘆簾掩復開,閉門一室此徘徊。
故人難望扁舟至,遠信誰憑驛使回。
窗外不知飛霰集,坐中只覺暗香來。
新詩亟報春消息,不待天邊看斗魁。
三春少雨未行觴,槐影交加更漏長。
半夜水來山澗滿,四簷竹密酒尊涼。
新亭方作龜巢葉,畫棟何妨燕語梁。
滿引三觥拚一醉,老來真個惜時光。
胡虜猖狂甚,妖星近日畿。
俄聞佛貍死,不得帝羓歸。
虎旅空增灶,狼狐為解圍。
人人說恢復,進退在投機。
官柳訖春事,落絮東復西。
門外高軒過,行行將何之。
七閩繡衣屬,非如州縣卑。
少留長者轍,酌酒語別離。
五年官他壤,一面即故知。
辯囿麈仍落,詩壇襟屢題。
撞鐘問今古,邃然五總龜。
迢迢千里去,風過衫裳吹。
我亦及更書,歸耘楚江涯。
河梁攜手嘆,參辰后難期。
曼倩寧自衒,長卿固同時。
征途慎勿遽,會看軺車馳。
往年同入洛,此日各監州。
慣見浮云改,相思野水流。
有書將遠意,何處話新愁。
莫為癡兒事,干螢滿案頭。
初識寧和嶺,有懷占夢時。
聞詩千里隔,斷織九京悲。
草木應相記,煙云渾異宜。
西風襲懷抱,淚睫不勝垂。
盤屈枝仍墊,蔥青葉未稀。
雙銜疑鳳帶,百結類鶉衣。
弱骨長連鎖,輕腰孰解圍。
若教花自在,應作彩云飛。
平野風煙闊,孤村父老存。
薄云低故堞,落日逐輶軒。
分裂時云久,澄清敵未吞。
春光滿花柳,天道竟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