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得淦長至
二十四節氣,來自混元前。
老息他無分,新陽例有緣。
從教寒又暑,慣得海為田。
此理須看破,何妨日當年。
二十四節氣,來自混元前。
老息他無分,新陽例有緣。
從教寒又暑,慣得海為田。
此理須看破,何妨日當年。
二十四節氣,在混沌未開之前就已存在。年老體衰的我與其他事無緣,卻照例與新的陽氣有緣分。隨它寒來暑往,我早已習慣滄海變桑田。這其中的道理需要看透,把一天當作一年又有何妨。
次韻:按照別人詩詞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來和詩。長至:指冬至。混元:指天地形成前的混沌狀態。老息:年老體衰。新陽:冬至后陽氣漸生,故稱新陽。從教:任憑。慣得:習慣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在冬至時節,詩人年老體衰,面對自然節氣的循環和世事的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超脫豁達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世事、豁達超脫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借自然節氣和世事變遷闡述哲理,語言質樸。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
去亂殊邦幸茍存,寧知兵氣萬方喧。瀛寰同付倉惶際,家國難分禍福門。逝者真能憂患了,歸魂終礙道途昏。玉欄花榭當時月,留得人間一夢痕。
龍門醉后墨壺傾,京國遙傳北苑名。今日玉堂相夢夜,花曇春樹更含情。
趙氏源流自副樞,至公清節亢門閭。緒言猶接淳熙際,親擢何慚慶歷初。班馬定為廉吏傳,韓歐無責諫臣書。可憐袞斧忠邪學,僅向甘泉扈屬車。憶昔鹓行接武趨,與君肝膽素相孚。孤忠不忍欺明主,健論真堪立懦夫。公是意林曾續否,退之手注尚存無。暮年數出交游淚,莫怪星星滿鬢須。
濁澗回湍激,青煙弄晚暉。緣隨春酒熟,分與故山違。社鼓喧林莽,孤城隱翠微。山花羞未發,燕子喜先歸。
暖烘香霧夾腥風,草蕊千般氣不同。莫怪秋深馀瘴熱,圖經元是古黔中。
玉虬分靜夜,金螢照晚涼。含輝疑泛月,帶火怯凌霜。散彩縈虛牖,飄花繞洞房。下帷如不倦,當解惜馀光。
違心徇祿非吾情,春田夜雨思歸耕。經綸誰能贊化育,出處我豈關重輕。王侯只如槐蟻夢,詩酒聊尋花鳥盟。勛烈無階上鐘鼎,且免青史遺臭名。
妖紅軟綠含朝陽,鸚吟燕語愁人腸。苔痕漬露翡翠濕,杏花撲雪胭脂香。鳳衫輕薄春寒冽,斜倚銀屏怨離別。藁砧一去歸未歸,屈指東風又三月。
菊筵開遇雨,秋色轉增孤。冷翠元浮席,流香故灑壺。蕊沾卷袖摘,徑滑倩人扶。莫謂無開霽,斜陽酒重沽。
木末長風送雨來,田家遠近稻花開。披襟燕坐黃堂靜,一笑江山爽氣回。
澤國秋高木葉稀,窮途倦客尚絺衣。夢攜兒女情如昨,興托絲蘿念已非。何處蛩螀催紡績,誰家燈火候柴扉。可憐骨肉凋零盡,矯首西風把淚揮。
粲粲歲寒花,幽香靜中起。人皆待三嗅,子獨受以耳。輯彼瓊瑤白,長謠自為喜。聲中豈無香,聞覺無異理。更愿息聲塵,色香同一委。無聞亦無聽,冥然混沌始。
夏日玫瑰如死菌,斑斕鑠骨又回春。我之哭笑皆由我,人自卑污枉謂人。鬼話當途驚作賦,斜風無道早成真。機心簧舌可休矣,不過寒空一點塵。
往事真成過眼花,前王俱此走降車。鶴歸華表千年郭,燕入烏衣百姓家。雨壞苑墻生野薺,云殘候館老山茶。欲將吊古無窮意,高倚披云賦落霞。
十四月子弗陵生,二七年已詐書明。堯母門題鉤弋譴,周圖畫就奉車榮。豈惟壯體堪奇愛,所見開言人盡驚。入衛燕心應早折,免冠霍首賴全貞。黃犢狂男應就縛,上官蓋主漫危傾。介子威伸夷氣詟,賢良議用賦徭輕。雖緣輔政知時要,亦本沖資悉下情。天假其年培漢脈,眼觀文景再升平。雜霸貽謀空有制,亡秦舊跡想宜更。且看閭閻曾孫美,何似深宮少主英。柳生石起虛傳瑞,桑葉蠶形枉著名。亂家之子誰開亂,宣刻昭仁乃定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