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外界梨嶺西水碓頭阻雪三日
小小籃輿出遠林
南來長苦路崎嵚
一千里外鄉山杳
十二月中風雪深
清夜到家惟有夢
少年觸事易酸心
須知行止元非我
陰六陽三古到今
小小籃輿出遠林
南來長苦路崎嵚
一千里外鄉山杳
十二月中風雪深
清夜到家惟有夢
少年觸事易酸心
須知行止元非我
陰六陽三古到今
乘坐著小小的竹轎走出遠方的山林,南行途中總苦于道路崎嶇難行。家鄉遠在千里之外,十二月里風雪愈發猛烈。清冷的夜晚只能在夢中回到家鄉,年輕時遇事總容易心酸難過。要知道行程的停止本就不由自己,陰陽變化的規律自古至今皆如此。
籃輿(lán yú):竹制的轎子,古代的一種輕便交通工具。
崎嵚(qí qīn):山勢高峻,此處形容道路崎嶇不平。
杳(yǎo):遙遠,此處指家鄉離得極遠,難以望見。
觸事:遇到事情,指經歷各種生活事件。
行止:行程的停止或繼續,此處偏指行程受阻。
陰六陽三:陰陽學說中的數字代指,可能指自然規律的變化(《周易》中陰爻稱六,陽爻稱九,此處或取其象征自然運行之意)。
此詩應作于詩人寒冬南行途中,行至浦城梨嶺西水碓頭時被大雪阻擋三日。遠離家鄉的孤獨、旅途的艱辛,加之風雪滯留的無奈,觸發詩人對歸鄉、人生際遇的感慨而作。
全詩圍繞“阻雪”事件展開,前半寫旅途艱難與思鄉之切,后半由個人際遇延伸至對自然規律的體悟,既具生活實感,又含哲理思考,是一首融敘事、抒情、說理于一體的旅途即景詩。
幾幅珠簾翠箔,笙歌聲擁白頭翁。海霞色映一杯紅。衰老發春容。
無限荷花荷葉,池中百子已成空。只今曲岸已梧桐。葉葉向秋風。
海王置官燒琉璃,迤南有井清且漪。北江先生舊卜宅,百年徐子來居之。
北江抗疏擊權貴,頭顱分與歐刀期。天王圣明臣不死,投荒萬里百日歸。
徐子起家官禁闈,風流文彩高山思。讀書尚友眼如月,燕坐觀世爭蟲雞。
甲午之年海水飛,徐子憂國如輖饑。袖中一疏帝動色,坐決成敗如蓍龜。
惜哉玄黃有翻覆,九關虎豹吁可悲。君門潭潭士氣死,柴戶奉母萊衣嬉。
中庭花發鶯亂啼,高堂繞膝孫含飴。歲時伏臘召親友,上堂鞠?陳一卮。
僧彌法護自師友,一門婦子無嗃嘻。人生此樂詎易得,天意枯菀真難齊。
玄冬凜冽諼草萎,眼枯泣血驚烏棲。后先死孝真一轍,麻衣雪涕稱孤兒。
我昔升堂拜圣善,圖中光景猶能追。觀河性存面已皺,論交十年倏路歧。
春風勁厲河冰澌,送子執手情凄其。他年史筆傳滂母,更溯機聲鐙影時。
金酋蠢爾瞰雄邊,仗義儒臣勇直前。不愿浮生齊草木,惟憑浩氣淩風煙。
功深道濟量沙日,烈并常山噀血年。莫謂九原遺恨切,曾昭恩蔭慰寒泉。
國士慨然報國忠,風高昔嶺泣英雄。績傳理餉邀榮擢,勇奮捐生契圣衷。
日落花溪祠宇黯,云移木果塞煙空。西充漫說千秋祀,午夜清魂到海東。
畫船江雨帶風斜,過盡重陽未到家。
憶昨龍山曾送酒,葑門今日是黃花。
柴桑歸愛一身輕,中路黃花到眼明。
不見芙蓉見秋水,最難摹索是風情。
西屏白鹿長千春,只許東來白鶴群。游遍山南與山北,不知誰鳳又誰麟。
朝廷作士還師古,天下羅才亦進新。世路不殊行自異,丈夫須有氣淩云。
泮池春滿杏壇春,紫水賓賢總出群。可有鳳毛誇盛世,亦知龍種出翔麟。
朝廷有道青春好,歲月無情白發新。萬里前程須早計,莫矜雙鬢綠于云。
異縣民椎魯,窮荒賊棄捐。
不聞卑濕地,猶有羨馀錢。
上戶收荍種,商人賣葦田。
小東詩不賦,知有大夫賢。
猿啼不窺窗,
牛馴常露地。
伏虎與降龍,
此理元無二。
秦淮月,一片可憐生。
荒草斜侵蕭寺碧,殘陽空照蔣山青。
流水繞孤城。
木脫流火又一秋,閑將往事細推求。
霸陵醉尉知消息,宣室逐臣識去留。
白眼窮途原自作,黑頭故宅不相投。
西風送爽情何好,還瀆南華弄小舟。
一自棋輸日望之,至今肅肅草生時。
知君苦愛刀筆吏,使我長吟風雨詩。
已共苞稂泉浸濕,更聽甫草馬鳴悲。
子云寂寞方無賴,想見馨香雜祭脂。
遼左維車滯異鄉,再逢除夕動悲傷。
一身系國三更夢,萬里思親九斷腸。
云物觸膺驚歲月,霜風和淚灑衣裳。
佇看海上蒼茫外,即是悲人卜筑場。
疊巘如屏四面開,可堪虛使亂云堆。
已曾同賞花無限,須約共游山幾回。
未老秋光詩擁筆,乍涼天氣酒盈杯。
輕風早是得人喜,更向芰荷深處來。
淑靈孕秀彥,蚤歲冠鄉書。霧豹煥文彩,諸良嘆不如。漸鴻抱孤志,冥冥歷天衢。游息必時乂,焉能齒空疏。
李賀客京邑,高軒轡常紆。賈生策利害,于治亦緒馀。孝皇肆賢網,喜得奇貨居。攄心在軍國,妙契水與魚。
行志三十年,文墨安足拘。眷言愜真想,歸臥南山廬。淩晨溉嘉木,坐冀晚陰休。物勢詎能爾,所期敏佳游。
出門亡擇侶,鳧鶩皆品流。沖懷寫未極,延盻導湍鷗。遵野有幽側,鳴琴在中丘。調高響易絕,皇皇悲寡儔。
生平鮮昵合,安得恩可酬。大道匪榛翳,伊人曾到不。昨日忽已暝,來日恐煩憂。遙情復何寄,三益行當求。
讀易欣晚得,懷玄意何冥。緋組豈不貴,可副中歲情。廣野春已媚,伊誰共班荊。白云悠然起,聊以況我生。
壺觴答嘉敘,良覯邀淳明。兒孫遞長育,昕夕希世平。卜居幸在此,賢軺輟長征。老微秉耒力,閉門還筆耕。
挺植榮木性,寧為蔓草縈。宿好茍未負,聊謝竹帛名。郴有何公嶺,遙望富春山。山中讀書客,歸歟曾待年。
狂飆少靜宇,驚瀨非渟淵。嬉猱本樛木,鳴鶴仍青田。齒發涉知命,稍悟天人間。物役恒在后,物理定于前。
眇眇泛澤士,茶灶留孤煙。如何清圣軌,蕪沒首陽巔。百年愛長夏,晷刻皆馀閑。敢薄滲園傲,爾生同介然。
衡山扶輿氣,終古未嘗疏。一派最清淑,盤薄郴陽廬。廬中復何有,異畜三世書。司空更奇逸,指南載輕車。
筑堂破萬軸,儼藝良圃蔬。春苗與冬實,一息根裔俱。上保金玉德,次恢帝王圖。修辭具三立,匪道將焉如。
濮園議起沸烏臺,
傳語歐公莫怨猜。
須記上坡持橐日,
也曾尋探好題來。
何處瓜皮艇子,聞聲知是小吳娃。
荷花如臉臉如花。一色泛朝霞。
一霎飄搖秋雨,銀塘荷葉響沙沙。
打開浴鷺濕棲鴉。暫向柳陰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