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法云禪院僧
不剃頭多日,禪來白發長。
合村迎住寺,同學乞修房。
覺少持經力,憂無養病糧。
上山猶得在,自解衲衣裳。
不剃頭多日,禪來白發長。
合村迎住寺,同學乞修房。
覺少持經力,憂無養病糧。
上山猶得在,自解衲衣裳。
僧人多日沒有剃頭,參禪時白發不斷生長。整個村子的人迎接他住持寺院,昔日的同窗請求他修繕房屋。他覺得自己持誦經文的功力不足,憂慮沒有養病的錢糧。好在還能上山,自己動手裁剪僧衣。
禪:指參禪修行。
合村:整個村子。
覺:感覺。
持經力:持誦經文的功力。
衲衣裳:僧衣,僧人常把許多碎布補綴在一起做衣服,稱衲衣。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僧人修行生活清苦,可能社會經濟狀況不佳,影響到僧人的物質生活,詩人或許是看到僧人這般境遇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僧人清苦的修行生活與內心的憂慮。其特點是語言質樸,以白描敘事展現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為研究古代僧人生活提供了生動資料。
雨過郊原凈,幽居愜老夫。弄晴花欲語,得意鳥頻呼。風柳千絲裊,煙莎一望鋪。欲過故人話,須挈杖頭壺。
迢遞雙緘到海涯,美人何處把瑤華。吳天不斷云千里,瀫水長飛雪萬家。幾夜幽情懸薜荔,十年愁色老蒹葭。追陪遠愧龍門客,目送寒空雁影斜。
榮懷之慶,莫盛于斯。三宮四冊,五葉一時。德阜而豐,福大而滋。子子孫孫,于時保之。
天上金鑾客,人間第一流。贄為唐內相,禹拜漢元侯。鯤海三千水,龜峰十二樓。月寒紅燭夜,風淡紫薇秋。鳳誥窺姚姒,麟篇振魯鄒。佩隨宮漏遠,衣染御煙浮。淑氣騰奎壁,祥光射斗牛。焜煌青瑣闥,縹緲紫霞洲?,旇у虍Y,珊瑚耀漢鉤。駝蹄中禁釜,豹尾上方騶。仆本師黃卷,生惟伴白鷗。親庭雙鶴發,家事一漁舟。偶預天官選,來為帝里游。綠章蒙獨薦,青史許同修。故郡驚王勃,新豐異馬周。隊隨魚圉圉,角喜鹿呦呦。勢似飛三鳳,功如挽萬牛。桑榆終有望,葑菲未為愁。國士恩難報,書生志易酬。誓堅冰雪操,正色贊皇猷。
蹤跡宣南闊,情懷海外孤。佳書能見及,妍語故多殊。島族滔新法,賓僚局腐儒。默慚袁伯業,勤力久過吾。
絲絲柳翠連云幕,點點鷗輕漾晚波。時事無心隨興遠,日長閒處理衣蓑。
夜颶顛狂浪卷天,深淵多少走風船。一宵行盡波濤險,只在蘆花淺水邊。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明莊節閔并罹殃,命在朱高二悖王。已嘆一年三易換,更嗟毆辱下東廊。
宜春果結洛陽枝,正遇耆明會客時。更引輕舟倚蘆岸,香粳鮮鲙雅相宜。
龍荒變露色,燕雁南為客。游子聲影中,涕零念離析。四時如車馬,轉此今與昔。往嘆在空中,存事委幽跡。翩翩日斂照,朗朗月系夕。物生春不留,年壯老還迫。天機杳何為,長壽與松柏。
日照香爐縹緲峰,半天萬仞金芙蓉。上盤劍氣干星極,下有隱士巢云松。澄潭湛湛龍歸缽,細草青青鹿養茸。好去海東詩畫客,采蘭江口聽煙鐘。
石闌浸碧劍池空,池外秋聲萬壑風。人倚僧窗看風雨,亭亭塔影有無中。
雪帶邊寒,渺愁予、雪中誰抱奇節。遜在揚州,逋老孤山,芳信頓成消歇。江南茅屋今安在,疏影瘦、祗堪嘆息。歸來未,沙頭立盡,暮天云碧。自笑梁園賦客。倚舊日鞍韉,春風巾幘。問訊橫枝,暖熱新花,無處訪尋詩閣。幾年不見冰霜面,知誰共、批風支月。歸來也,鷗盟不妨再結。
攪轡金、房道,崎嶇難具陳。浮嵐常作雨,冷氣不知春。少見寬平路,多逢臃腫民。欲知何處遠,巫峽是西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