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遺安撫潛侍郎 其二
底用封書禱梵林,瑞霙先臘感由心。
豫知農畝宜禾稼,復喜邊儲足輦任。
民樂齊宮夸往昔,捷歌周戍屬斯今。
燮調妙造推元老,治象陽明無伏陰。
底用封書禱梵林,瑞霙先臘感由心。
豫知農畝宜禾稼,復喜邊儲足輦任。
民樂齊宮夸往昔,捷歌周戍屬斯今。
燮調妙造推元老,治象陽明無伏陰。
不用寫信向佛寺祈禱,臘月前的瑞雪已因誠心而降臨。早知道農田適合莊稼生長,又欣喜邊疆儲備足夠運輸。百姓像昔日齊宮時那樣歡樂,如今周朝戍邊也傳來捷報。調和陰陽的妙法要推元老,政治清明沒有陰暗之事。
底用:何用,不用。
梵林:佛寺。
瑞霙(yīng):瑞雪。
先臘:臘月前。
豫知:預知。
輦任:運輸。
齊宮:可能指齊國宮廷相關的歡樂場景。
周戍:周朝的戍邊之事,這里借指當時的邊疆軍事。
燮(xiè)調:調和,多指調和陰陽。
元老:指魏公。
治象:政治氣象。
伏陰:隱藏的陰暗之事
咸淳庚午為公元1270年,當時南宋面臨著外部壓力。此詩是詩人和魏公之作,魏公為朝中元老,在政治上有一定影響力。冬天下雪被視為祥瑞,詩人借此表達對國家農業、邊疆事務的美好期望,以及對魏公治理之功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是借瑞雪表達對國家的美好祝愿,突出農業豐收、邊疆安穩的景象。其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局勢的關注和積極態度。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圍墻 一作:苔墻)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傷春傷別幾時休。算從古、為風流。 春山總把,深勻翠黛,千疊在眉頭。不知供得幾多愁。更斜日、憑危樓。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連衰草 一作:粘衰草;萬點 一作:數點)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休去采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征鴻。欲頓閑愁無頓處,都著在兩眉峰。 心事寄題紅。畫橋流水東。斷腸人、無奈秋濃。回首層樓歸去懶,早新月、掛梧桐。
鳳城春淺,寒壓花梢顫。有約不來梁上燕,十二繡簾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獨倚闌干。誤了海棠時候,不成直待花殘。(獨倚 一作:獨上)
三萬六千頃,玉壺天地寒。庾嶺封的皪,淇園折瑯玕。漠漠梨花爛漫,紛紛柳絮飛殘。直疑潢潦驚翻,斜風溯狂瀾。 對此頻勝賞,一醉飽清歡。呼?童翦韭,和冰先薦春盤。怕東風吹散,留尊待月,倚闌莫惜今夜看。
酒盡燈殘夜二更,打窗風雪映空明。 馳來北馬多驕氣,歌到南風盡死聲。 海外更無奇事報,國中惟有旅葵生。 不知冰冱何時了,一見梅花眼便清。
風蕭蕭。雨騷騷。風雨蕭騷梧葉飄。瀟湘江畔樓。 云迢迢。水遙遙。云水迢遙天盡頭。相思心上秋。
六貴同朝激虎彪,橫江勒馬下秦州。 銀槍酒市春雙靨,玉晝蓮臺月半鉤。 趙鬼西京諳漢賦,阿兄東閣壓通侯。 誰知講武旌頭入,芳樂笳聲碧麝秋。
臘近漸知春,已有早梅堪折。況是誕辰佳宴,擁笙簧羅列。 玉杯休惜十分斟,金爐更頻爇。連理愿同千歲。看蟠桃重結。
三年四過子陵臺,老我風霜兩鬢催。 望見云山心已愧,夢登釣石眼為開。 乾坤清氣長如許,鐘鼎元勛安在哉。 近百年一幾帆過,登臨多是覓官來。
琵琵弦畔春風面。曾向尊前見。彩云初散燕空樓。蕭寺相逢各認、兩眉愁。舊時曲譜曾翻否。好在曹綱手。老來心緒怯么弦。出塞移船莫遣、到愁邊。
夢幻影泡有限,風花雪月無涯。莫分粗俗與精華。日醉石間松下。 菜盡鄰家解與,杯空稚子能賒。通幽即步盡橫斜。不問墩猶姓謝。
驚鷗撲蔌。蕭蕭臥聽鳴幽屋。窗明怪得雞啼速。墻角爛斑,一半露松綠。 歌樓管竹誰翻曲。丹唇冰面噴余馥。遺珠滿地無人掬。歸著紅靴,踏碎一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