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八景詩 筆架文峰
巧奪西湖五姥峰,架中時見掛長虹。
近聯霞彩箋呈錦,遙對巖牙筆露蹤。
翰墨云煙來璧水,丹青桃李出花叢。
恩承斗柄回春律,待詔東封陟泰嵸。
巧奪西湖五姥峰,架中時見掛長虹。
近聯霞彩箋呈錦,遙對巖牙筆露蹤。
翰墨云煙來璧水,丹青桃李出花叢。
恩承斗柄回春律,待詔東封陟泰嵸。
它的奇巧可與西湖的五姥峰相媲美,筆架之中不時能看見如長虹般的景象。近處與云霞色彩相連,好似精美的彩箋呈現出錦繡般的色澤,遠遠對著如巖石尖牙般的山峰,仿佛筆鋒露出了蹤跡。筆墨揮灑間如云霧般靈動,從這如璧玉般的水中涌現;如繪畫般美麗的桃李從花叢中生長出來。承蒙北斗星斗柄運轉帶來春天的氣息,等待著被詔命前往泰山進行封禪大典。
五姥峰:西湖的一處山峰。
長虹:這里形容筆架中出現的奇特景象。
箋呈錦:彩箋呈現出錦繡般色澤。
巖牙:像巖石的尖牙,形容山峰形狀。
翰墨云煙:指筆墨揮灑如云霧般靈動。
璧水:形容水如璧玉般清澈。
丹青桃李:像繪畫般美麗的桃李,可能寓意人才。
斗柄:北斗星的斗柄,古人用其運轉來判斷季節。
東封:指到泰山封禪。
泰嵸:泰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筠溪時,看到筆架文峰這一獨特景觀,結合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和自身的期望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注重文化教育和人才培養,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對美好事物和繁榮景象的向往。
這首詩以筆架文峰為主題,描繪了其壯麗景色,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文學才華。詩中融合了自然與文化元素,表達了積極向上的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對研究當地文化和詩歌創作有一定價值。
白露初零玉溆葭,商聲蕭颯動京華。紉蘭佩冷三秋客,宴菊杯喧七貴家。深殿鳳笙留素月,芳湖龍舸蕩明霞。只今紫塞金風里,才熟東陵五色瓜。
睡覺蘭房人靜悄。伴我清清,一點燈兒小。風雨五更寒料峭。不知剩得春多少。簾捲妝樓天色曉。未整云鬟,滿地尋芳草。枝上海棠都謝了。倩誰臨作凄涼稿。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枝楊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舞盡瓊花片片輕,斷腸諸子共飄零。白云封在懸冰鑒,玉署名高自歲星。何處漁蓑能待我,幾回鶴淚憶談經。不堪更話當年事,徙倚東西一短亭。
桂林西去雪雰雰,皖國殘山轉郁云。偃息自憐徵鄭宦,激卬人識相張君。玉堂春別夔龍侶,石室天空麋鹿群。還倚松風辭好爵,九皋鳴鶴動相聞。
更闌月影轉瑤臺。歌舞下香階。洞府歸云縹緲,主賓清興徘徊。湯斟崖蜜,香浮瑞露,風味方回。投轄高情無厭,抱琴明日重來。
娟娟美人隔秋水,濃陰匝地寒光起。清砧斷續西風生,數聲飄入遙天里。白日蕩蕩飛鴐鵝,岱宗遠意青如何。壯懷欲吐空自詫,我當把酒誰當歌。去年高會華簪集,意氣縱橫妙無敵。舊歡忽墮兩經秋,俯仰人間坐愁寂。羊城驪唱那可聞,三湘使客吟暮云。虛堂瑟縮不成寐,月落屋梁疑見君。
較量寒消,排當花了,恰值清閑。已攜將小妹,繡翻異本,教他雛婢,香揀深斑。重幕須褰,脫綿正可,莫任春光漸漸闌。紅氈列,早龍珠麟首,金粟同安。哀牢細織蘭干。慢剪破秋江浪幾灣。任退紅水碧,都嫌色膩。輕容方目,且放紗單。一抹雙心,兩當八撮,曾入詩人體貼間。裁縫就,正佳人麗服,風日躋攀。
官舟夜并越溪行,已判青春付客程。出嶂漸分嚴瀨曉,聽鐘新識建山晴。東來白雪明江縣,北望紅云擁帝城。三輔未應愁遠適,漢庭須亦試蕭生。承恩誰賦內前行,遠客來頻識水程。一鳥波間閒上下,數峰天外忽陰晴。山林不解南風曲,裘馬猶矜北斗城。莫向春明門外別,大梁賓客望班生。春陰強作問耕行,出淖猶堪載酒程。每厭蜃樓乘海暗,定知爝火忌天晴。山陽地濕茅穿徑,雪后江高水到城。病怯官忙無暇日,銅章錯憶綠紋生。
象筆帶香題,龍笛吟春咽。楊柳嬌癡未覺愁,花管人離別。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潔。折得青須碧蘚花,持向人間說。
幾見芙蓉并蒂,忽生三秀靈芝。千年老樹出孫枝。巖桂秋來滿地。白鶴云間翔舞,綠龜葉上游戲。齊眉偕老更何疑。個里自非塵世。
花光柳色滿墻頭,病酒今朝懶出游。卻就水亭開小宴,繡簾銀燭看歸舟。
風流刺史從英游,況復西湖菡萏秋。授簡豈堪陪兔苑,舉鞭聊欲醉荊州。白雪詞章勝遠游,胸中清鑒有陽秋。玉堂正要如椽筆,肯使經年借一州。
奴見婢慇勤,瞥喜瞥然嗔。瀟湘圖上看,分外好精神。
烽煙遮斷江南路。飄零燕子歸何處。去住兩無聊。笑人江上潮。舊綃香尚在。冰雪年年耐。一醉落花前。此生休問天。曲屏香暖羅衣重。鬢云自委慵簪鳳。終日有誰來。落花鋪碧苔。十年真太促。天外回峰綠。殘夢一春迷。杜鵑無血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