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吳山甫
誰敲拄杖碧溪灣,得見霞城老則山。
對面相驚風鑒舊,論心不放雨鐙閑。
浮生夢蟻凄涼外,春事啼鵑遠近間。
幸有新詩相慰藉,忍攀垂柳送東還。
誰敲拄杖碧溪灣,得見霞城老則山。
對面相驚風鑒舊,論心不放雨鐙閑。
浮生夢蟻凄涼外,春事啼鵑遠近間。
幸有新詩相慰藉,忍攀垂柳送東還。
是誰拄著拐杖敲響碧溪灣的地面,得以見到霞城的老則山先生。面對面相見,驚訝于舊日的識人眼光;傾心交談,不讓雨夜中的燈盞空閑。人生如同夢蟻般凄涼,春天的景象在遠近的杜鵑啼鳴聲中展現。幸好有新詩來慰藉我,怎忍心攀折垂柳送別你東歸。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則山:人名,可能是一位老者。
風鑒:指相術,這里引申為識人的眼光。
夢蟻:化用“南柯一夢”的典故,比喻人生如夢。
啼鵑:杜鵑鳥啼叫,常象征著春天,也有悲愁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個春日的雨夜與友人則山相聚,友人即將東歸,詩人依照友人的詩韻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平常,但詩人在與友人的交流中,引發了對人生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友人的相聚和離別,通過描繪場景和運用典故,抒發人生感慨與惜別之情。語言典雅,意境清幽,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以詩會友、借詩抒情的文化傳統。
西風渺渺月連天,同醉蘭舟未十年。
??鳥賦成人已沒,嘉魚詩在世空傳。
榮枯盡寄浮云外,哀樂猶驚逝水前。
日暮長隄更回首,一聲鄰笛舊山川。
月姊曾逢下彩蟾,傾城消息隔重簾。
已聞佩響知腰細,更辨弦聲覺指纖。
暮雨自歸山悄悄,秋河不動夜厭厭。
王昌且在墻東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暗灘水落漲虛沙,灘去秦吳萬里賒。
馬上折殘江北柳,舟中開盡嶺南花。
離歌不斷如留客,歸夢初驚似到家。
山鳥一聲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
鼉鼓沈沈虬水咽,秦絲不上蠻弦絕。
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艷秋河月。
碧城冷落空蒙煙,簾輕幕重金鉤欄。
靈香不下兩皇子,孤星直上相風竿。
八桂林邊九芝草,短襟小鬢相逢道。
入門暗數一千春,愿去閏年留月小。
梔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佇苦留待君。
密樹分蒼壁,長溪抱碧岑。
海風聞鶴遠,潭日見魚深。
松蓋環清韻,榕根架綠陰。
洞丁多斵石,蠻女半淘金。
南浦驚春至,西樓送月沈。
東望花樓會不同,西來雙燕信休通。
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虛五夜風。
翠袖自隨回雪轉,燭房尋類外庭空。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鏁桂叢。
絳帳恩如昨,烏衣事莫尋。
諸生空會葬,舊掾已華簪。
共入留賓驛,俱分市駿金。
莫憑無鬼論,終負托孤心。
閶門日下吳歌遠,陂路綠菱香滿滿。
后溪暗起鯉魚風,船旗閃斷芙蓉干。
輕身奉君畏身輕,雙橈兩槳樽酒清。
莫因風雨罷團扇,此曲斷腸惟北聲。
低樓小徑城南道,猶自金鞍對芳草。
迢遰青門有幾關,柳梢樓角見南山。
明珠可貫須為佩,白璧堪裁且作環。
子夜休歌團扇揜,新正未破剪刀閑。
猿啼鶴怨終年事,未抵熏爐一夕間。
月在行人起,千峰復萬峰。
海虛爭翡翠,溪邏鬬芙蓉。
古木高生槲,陰池滿種松。
火探深洞燕,香送遠潭龍。
藍塢寒先燒,禾堂晚并舂。
更投何處宿,西峽隔云鐘。
白筆南征變二毛,越山愁瘴海驚濤。
才歸龍尾含雞舌,更立螭頭運兔毫。
閶闔欲開宮漏盡,冕旒初坐御香高。
吳中舊侶君先貴,曾憶王祥與佩刀。
飲鴆非君命,茲身亦厚亡。
江陵從種橘,交廣合投香。
不見千金子,空馀數仞墻。
殺人須顯戮,誰舉漢三章。
九服歸元化,三靈葉睿圖。
如何本初輩,自取屈牦誅。
有甚當車泣,因勞下殿趨。
何成奏云物,直是滅萑苻。
證逮符書密,辭連性命俱。
竟緣尊漢相,不早辨胡雛。
鬼箓分朝部,軍烽照上都。
敢云堪慟哭,未免怨洪爐。
一笛迎風萬葉飛,強攜刀筆換荷衣。
潮寒水國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巖響遠聞樵客過,浦深遙送釣童歸。
中年未識從軍樂,虛近三茅望少微。
對影聞聲已可憐,玉池荷葉正田田。
不逢蕭史休回首,莫見洪崖又拍肩。
紫鳳放嬌銜楚佩,赤鱗狂舞撥湘弦。
鄂君悵望舟中夜,繡被焚香獨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