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行
久晴常欲厭,黓里卻宜晴。
溪瘠容魚穴,風恬安雁程。
空山巖出相,老樹葉生聲。
此景吟不盡,明朝重細評。
久晴常欲厭,黓里卻宜晴。
溪瘠容魚穴,風恬安雁程。
空山巖出相,老樹葉生聲。
此景吟不盡,明朝重細評。
長時間天晴常常讓人厭煩,在陰沉天氣里天晴卻正合適。溪水干涸露出魚兒的洞穴,風很溫和利于大雁飛行。空曠的山里巖石仿佛有了形狀,老樹上的葉子沙沙作響。這樣的美景怎么也吟頌不完,明天我要再細細評賞。
黓(yì)里:陰沉天氣里。黓,天色陰沉。
瘠:干涸。
恬:溫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段天氣變化的時期,先經歷了久晴,后又逢陰沉天氣后的晴天,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晴日山林景色,突出其獨特之美。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白描展現景色,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悟。
人間何事使人驚,一死能全萬古名。合巹已相同穴葬,蓋棺寧忍別偷生。肝腸斷折情猶切,節義堅貞命必輕。多少英雄名達士,臨危何不盡忠誠。
嶧陽嶰谷總奇材,別有奇材泗水隈。圣治無為用韶樂,選材須獻大廷來。
陳王擅書府,河間富典墳。五車方累篋,七閣自連云。松槧芳帙氣,柏熏起廚文。羽陵青簡出,媯泉綠字分。方因接游圣,暫得奉朝聞。峰樓霞早發,林殿日先曛。洛城復接限,歸軒畏后群。
帝城云物逢冬仲,玉署含毫對此辰。恩重歲時多筆札,地偏清切少風塵。向人梅柳迎陽發,近苑樓臺過雪新。吹律定應回黍谷,負暄終擬獻楓宸。
褦襶過從不厭頻,牛腰行卷墨方新。生平祗被虛名累,耐可殘年乞與人。
雁門八月無鴻雁,避雪羅浮去不違。我憶羅浮有慈母,夢魂先逐雁南飛。
千秋北固舊知名,想見禪房掩晝扃。坐上休論失匕箸,定中那復駭雷霆。圖書遮榻青燈暗,鐘鼓喧江白浪腥。天外樓臺近浮玉,與誰飛錫過南?。
噭噭云中雁,迢迢向南飛。萬里從沙漠,愴惻興予悲。所悲曷云誰,乃謂予中姨。中姨同予生,亦復同操持。許嫁不肯嫁,形與心相隨。忽聞良人殂,潸然淚橫洟。雖無琴瑟好,父母曾相期。禮義發天性,此豈世俗知。載鬼且張弧,今昔多然疑。道路既阻修,魂魄竟長辭。我非念骨肉,豈更為情癡。落葉隨風飄,故株終不移。黃河亦易竭,水流難向西。寒日沉東溟,濯魄乃逾輝。桑榆盼初景,聊為一登臺。
廛市厭煩囂,偶來幽寂處。水流半掩扉,坐久卻忘去。
影疏香暗別多時,道上何人寄折枝。月暗山中新雨歇,云生壑底曉星遲。樵夫歸去應先覺,騷客高眠竟未知。若待明朝乘暮雪,花前猶有酒催詩。
原野何寥闊,春歸淚眼中。眾山遙帶雨,一水遠浮空。民已三年戰,今成四海窮。干戈悲未息,臨眺氣如虹。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盤華屋。還又要、萬間寒士,眼前突兀。一舸歸來輕葉,兩翁相對清如鵠。道如今、吾亦愛吾廬,多松菊。人道是,荒年谷。還又似,豐年玉。甚等閑卻為,鱸魚歸速。野鶴溪邊留杖屨,行人墻外聽絲竹。問近來、風月幾遍詩,三千軸。
拜命歸來念念長,蹁躚毛發已成蒼。風流未說班前輩,清白難忘扁舊堂。紫閣千年猶借澤,朱弦三嘆且留腔。何時微雨初醒后,共對閒庭夜合香。
海山荔子冠炎荒,頗恨遄歸不得嘗。猶喜容南三月里,輕紅初擘一枝香。買地城南種荔枝,每留核付守園兒。但祈四海兵戈息,會見開花著子時。
四朝冠蓋三更變,萬國兵戈百戰場。屈指鄉閭數耆舊,幾人能似魯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