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避難六首 其一
三十六風輪,清磨萬古人。
軍興山勝市,歲歉富齊貧。
破絮身饒垢,干糧舌費津。
吾生不足問,世事入長顰。
三十六風輪,清磨萬古人。
軍興山勝市,歲歉富齊貧。
破絮身饒垢,干糧舌費津。
吾生不足問,世事入長顰。
三十六風輪不停轉動,仿佛在歲月中清磨著古往今來的人們。戰亂興起,山中比城市還要熱鬧,年成歉收,富人和窮人的差距也不那么明顯了。我裹著破絮,身上滿是污垢,吃著干糧,舌頭都干得難受。我的人生已不值得去追問,面對這世事,我只能長久地皺眉。
三十六風輪:具體含義不詳,可能是指自然界的風或某種象征動蕩的意象。
清磨:不斷地消磨。
軍興:指戰亂興起。
歲歉:年成不好,收成不佳。
饒垢:滿是污垢。
費津:需要耗費唾液,形容吃干糧時口干。
長顰:長久地皺眉,表達憂愁。
從詩題“山居避難”可知,此詩創作于詩人躲避戰亂期間。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戰亂頻繁,年成不好,百姓生活困苦,詩人也被迫到山中避難。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亂和災荒下人們的艱難生活以及詩人的憂思。其特點是語言樸實,真實地描繪出社會現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玉節南來兩使星,埋輪折檻有家聲。不嫌齋榜民為重,去國當時一葉輕。
溪水繞屋初鱗鱗,溪邊桃花正迎人。桃花迎人可復奈,幽事如許難具陳。
萬里揮鞭辭玉顏,愁心不斷似天山。天生飛將從無命,笑向沙場射虎還。
清晨一開戶,澄霽如平時。不減青山色,多添綠樹姿。白云歸洞急,紅日上梢遲。策杖園林外,鷓鴣啼向誰。
仙人騎白豻,遠在蒼梧山。我欲往從之,沱水深以瀾。沱水深可厲,蒼梧郁巑岏。
皇元兵勢克樊襄,南下臨安事可傷。玉牒無光隨建業,金閨遺址屬僧房。年深堤柳還春色,歲晚宮梅尚暗香。景物不殊人事改,六橋風月幾炎涼。
春月已娛人,況在深山里。圓光出東峰,法界浮氛滓。杖策遂躋攀,良游未可歭。行登玉冠峰,千巖繞吾趾。長嘯作鸞音,寥天送神理。芬馨發草樹,山溜清入耳。沖襟得勝緣,此遇平生始。但畏晨鐘鳴,便令清景駛。
東城有觀號丹臺,石甃淵然天所開。回客題詩今不見,空令屐齒印蒼苔。
匹夫憂道竟何求,內熱如煎鯁在喉。我固多情空自擾,人偏好事每相咻。后生久困心猶烈,長鋏難歸氣尚遒。豈懼江湖多鬼蜮,漫漫前路正堪游。
入門問姓名,知我是儒官。延我入席坐,取茶為我傳。勸我勿深憂,謂我且自寬。從容意漸密,氣和言甚溫。日落門已閉,但聞鈴鐸喧。喚人為掃地,鋪榻近床前。舉燈自起照,避濕已就乾。中夜復相呼,問我眠可安。清晨邀我起,颒盥同一盆。念此慇勤意,豈啻弟與昆。白首猶按劍,傾蓋如舊歡。平生易為感,況爾危難間。而能脫流俗,相與出肺肝。浮云多變態,蒼松知歲寒。感激何由報,申此平生言。
華岳連馮翊,黃圖別附庸。長風開萬壑,落日隱三峰。野望浮埃合,鄉心遠樹重。幽求今未得,猶自抗塵容。
十里珠簾出曉妝,長干春色待周郎。從他誤曲毋勞顧,留得齋心奉紫皇。
斗酒誰相勞,高齋此獨醒。暫依中禁臠,不作五侯鯖。下里傳春雪,高天動客星。平生厭冠蓋,對爾眼能青。
龍山宛若龍,飛舞出群峰。霖雨終須作,閑云或可從。蕭條何處寺,隱約數聲鐘。倏幻聽經去,天花雨九重。
德意丁寧到綠林,都捐刀劍作齊民。皇華入奏天顏喜,趁得朝元第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