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韻與舅氏竺九成求芋
何處蹲鴟美,云南一望中。
角巾臨晚歲,拙語寄西風。
喜報無干鵲,緘回靳篆蟲。
還詩元有例,盍與昔人同。
何處蹲鴟美,云南一望中。
角巾臨晚歲,拙語寄西風。
喜報無干鵲,緘回靳篆蟲。
還詩元有例,盍與昔人同。
哪里的芋頭最為美味呢?放眼望向云南的方向。我已到晚年,戴著方巾,只能用這拙劣的話語寄托于西風。沒有喜鵲來報喜訊,信件回復時也不見印章。向來就有還詩的慣例,為何不與古人一樣呢。
蹲鴟:指芋頭。
角巾:方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頭巾,這里指晚年閑適的狀態。
干鵲:即喜鵲,舊時以為喜鵲能報喜。
篆蟲:指印章,古代印章多用篆文。
盍:何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角巾臨晚歲”可知詩人處于晚年。可能當時芋頭是較為珍貴或美味的食物,詩人向舅氏竺九成求芋,以詩相寄,表達自己的愿望。
這首詩主旨是向舅氏求芋,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日常交流的一種方式,以詩表意。
寶界山頭玉萬枝,人忘物在轉成悲。相逢莫嘆風流盡,留得王維畫里詩。
娉婷游女步東園,曲徑相逢一少年。不肯比肩花下過,含羞卻立海棠邊。
危閣聳層巒,松濤五月寒。太湖十萬頃,斜浸碧闌干。杯中映滵汩,檻外騰超忽。回光競千鬣,窮島迫一發。青天不道向外生,白日如從此間沒。三萍漸近三馀皇,便欲呼之汎渺茫。縱然未入林屋去,且指包山尋故鄉。
由我成汝形,形立影恒隨。朕兆匪無因,合離信有時。三一理同然,各各不相期。汝無遺景意,我豈逐汝摧。進止終當無,胡為更徘徊。汝常為我役,亦復生我悲。稔知不長存,彭殤空爾為。善惡吾自悉,詎為一身貽。生死誰去來,大冶將同歸。面目安有窮,萬化猶若斯。只今鑒顧閒,任性齊靈皮。卷舒從所欲,作起毋暫違。
青春作伴到西湖,漫說今吾即故吾。老去馮唐悲白發,何來阮籍哭窮途。一庭玉樹晴光潑,滿地苔錢履跡疏。此處應無塵俗事,清風好護篋中書。
雨聲滴瀝馬聲嘶,野水青煙聽唱驪。春樹冷魂云淰淰,月明客夢草萋萋。溪堂鷗隱寒暄習,山寺雞鳴信宿題。長揖梅花澆酒別,讀書枌社一青藜。
怪發玻瓈塌死灰,食馀明鏡掛高臺。撒沙星出爭光大,不易青蓮火里開。
徼道臨河曲,層城傍洛川。金門才出柳,桐井半含泉。日起罘罳外,車回雙闕前。潘生時未返,遙心徒眷然。
府倅官清面帶霜,庭前種得翠筼筜。春來不愛閒桃李,只愛清風五月涼。
排空雉堞接層樓,薄暮登臨萬古愁。紅樹一村蒲甸晚,黃云滿地僰田秋。江通平緬蠻煙重,山聳高峰素霧收。極目鄉關何處是,西風衰草思悠悠。
玄的檀痕畫未成,翔鸞屏里斗輕盈。羅虬若向今宵見,不比紅兒比玉英。
落日西風粳稻香,畦間散策月荒涼。誰知萬頃黃云熟,行客初看插綠秧。笑續離騷賦遠游,霜寒云夢杳然秋。何時把釣梁溪上,醉嚼蟹螯馀罷休。身閒且作地行仙,謫墮江湖豈偶然。幸有惠連詩句好,不妨青紙寄新篇。初寒一醉萬家春,尚有陶翁漉酒巾。五牧潘葑新釀熟,開樽應憶未歸人。
酒入詩腸臉半酡,夕佳樓上晚涼多。層闌倚遍無新句,奈此溪山景物何。
旱云何事賦成均,總道蒼生屬望新。丹陛宵衣傳露禱,三雍拜詔肅郊禋。風霾豈壓祈年瑞,桃李偏宜化雨春。惟是傅巖徵夢日,商霖應灑屬車塵。
亂石盤旋下白云,雨馀潭底數峰分。天邊五老空招手,只見梅花不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