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雜興十首 其三
鐵硯幾磨研,依然螢雪邊。
薄才遺圣世,無祿盡親年。
多病唯諳藥,當寒不識綿。
素心期淡泊,冰蘗誓能堅。
鐵硯幾磨研,依然螢雪邊。
薄才遺圣世,無祿盡親年。
多病唯諳藥,當寒不識綿。
素心期淡泊,冰蘗誓能堅。
鐵硯已多次研磨,我依舊在如囊螢映雪般刻苦讀書。自己才能淺薄,被圣明之世所遺棄,沒有俸祿讓雙親安享晚年。多病的我只熟悉各種藥物,寒冷時連綿衣都沒有。我內心期望生活淡泊,發誓能堅守如冰蘗般的操守。
鐵硯:堅硬的硯臺,比喻長期刻苦鉆研。
螢雪:指晉代車胤囊螢夜讀和孫康映雪讀書的典故,形容刻苦攻讀。
薄才:才能淺薄。
遺:遺棄。
圣世:圣明之世。
無祿:沒有俸祿,指沒有官職。
諳:熟悉。
素心:本心,素愿。
冰蘗:亦作“冰檗”,比喻寒苦而有操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看似圣明的時代,但自己卻懷才不遇,沒有官職俸祿,生活清苦,且身體多病,在這樣的處境下創作此詩以表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和堅守操守的決心。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精神追求。
秋來池館清,夜聞宮漏聲。
迢遞玉山迥,泛滟銀河傾。
琴上松風至,窗里竹煙生。
多君不家食,孰云事巖耕。
草長花落樹,羸病強尋春。
無復少年意,空余華發新。
青原高見水,白社靜逢人。
寄謝南宮客,軒車不見親。
今日登高閣,三休忽自悲。
因知筋力減,不及往年時。
草樹還如舊,山河亦在茲。
龍鐘兼老病,更有重來期。
白玉郎仍少,羊車上路平。
秋風搖遠草,舊業起高情。
亂樹通秦苑,重原接杜城。
溪云隨暮淡,野水帶寒清。
廣樹留峰翠,閑門響葉聲。
近樵應已燒,多稼又新成。
解佩從休沐,承家豈退耕。
恭侯有遺躅,何事學泉明。
蕭關掃定犬羊群,閉閣層城白日曛。
櫪上驊騮嘶鼓角,
誰道古來多簡冊,功臣唯有衛將軍。
步出青門去,疏鐘隔上林。
四郊多難日,千里獨歸心。
暮鳥聲偏苦,秋云色易陰。
亂墳松柏少,野徑草茅深。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賤琴。
何由聽白雪,只益淚沾襟。
年深宮院在,閑客自相逢。
閉戶臨寒竹,無人有夜鐘。
降龍今已去,巢鶴竟何從。
坐見繁星曉,凄涼識舊峰。
旅行雖別路,
日暮各思歸。
欲下今朝淚,
知君亦濕衣。
開簾見新月,
便即下階拜。
細語人不聞,
北風吹裙帶。
送客身為客,思家愴別家。
暫收雙眼淚,遙想五陵花。
路遠征車迥,山回劍閣斜。
長安君到日,春色未應賒。
西樓見月似江城,脈脈悠悠倚檻情。
萬里此情同皎潔,知稱玉人臨水見,可憐光彩有余清。
辰州萬里外,想得逐臣心。
謫去刑名枉,人間痛惜深。
誤將瑕指玉,遂使謾消金。
計日西歸在,休為澤畔吟。
長憶江頭執別時,論文未有不相思。
雁過經秋無尺素,悔學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征師。
女伴朝來說,知君欲棄捐。
懶梳明鏡下,羞到畫堂前。
有淚沾脂粉,無情理管弦。
不知將巧笑,更遣向誰憐。
掃石焚香禮碧空,
露華偏濕蕊珠宮。
如何說得天壇上,
萬里無云月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