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首 其二
陰壑生暮寒,白云如炊煙。
麋鹿不識人,時復近我前。
青松三四株,石床在其邊。
意思清且閑,可以終余年。
陰壑生暮寒,白云如炊煙。
麋鹿不識人,時復近我前。
青松三四株,石床在其邊。
意思清且閑,可以終余年。
陰暗的山谷在傍晚生出寒意,白云如同炊煙般繚繞。麋鹿不認識人,不時地靠近我面前。有三四株青松,石床就在它們旁邊。這里的意境清幽閑適,我可以在此安度余生。
陰壑:陰暗的山谷。
時復:不時,時常。
意思:這里指環境給人的感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遠離塵世的山居環境,可能是在厭倦世俗后,選擇隱居山林,享受這份寧靜與閑適,此詩便是其山居生活的寫照。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居生活的向往與熱愛。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寧靜生活的情懷。
奎文昭煥夢熊羆,正值英賢慶誕時。人日空知經月是,斗杓才遍一年移。銅靈仙氣鐘標格,罨畫溪光入句辭。發策談兵知醞籍,操刀制錦見施為。三年仁政春千日,萬口歡聲壽一卮。愿祝我翁何許歲,紅蓮葉上見游龜。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破網高飛仍比翼,兩情終始綢繆。卻緣艷色起奸謀。珠郎遭陷阱,血濺劍灣頭。頭歡頭來身抵命,秦娘誓壓深秋。一鋤揮處動群謳。掃除階級恨,豈獨為私仇。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斗晚風。
山秀江清號浙西,氣鐘賢哲誕生時。商朝月正垂三統,堯殿蓂荄見七枝。此景聚冰藏北陸,有人眉壽等南箕。教條宰邑郊馴雉,導引支床室有龜。五百間聞喬岳降,八千遐歷大椿期。書生愿效封人祝,為捧黃金一屈卮。
獨向東風舞楚腰,為誰顰恨為誰嬌?灞陵橋畔銷魂處,臨水傍堤萬萬條。
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詩思一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里度春風。
久嗟三峽客,再與暮春期。百舌欲無語,繁花能幾時。谷虛云氣薄,波亂日華遲。戰伐何由定,哀傷不在茲。
雨映行宮辱贈詩,元戎肯赴野人期。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萬里乘云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萬家鐙火慶元宵,聽佳音傳報。道綠云、無數將田繞。預知是、豐年兆。嫦娥亦助人歡笑。遣圓蟾分照。會散時、迤邐還家去,又先我、窗間到。
此邦千樹橘,不見比封君。養拙干戈際,全生麋鹿群。畏人江北草,旅食瀼西云。萬里巴渝曲,三年實飽聞。
晨登高望閣,愛此經檐日。稍觀宿霧捲,坐見前山出。望岫喜林疏,聞泉令竹密。與世若相忘,懷人如有失。聊此寄晨昏,慚無經世術。
兀兀車搖。談諧鋒起,鬢雪潛消。醞釀韶光,鶯猶噤舌,柳未舒條。春于何處偏饒。望不極、青青遠郊。半日行程,淡晴微雨,都長新苗。
登天騎白龍,走山跨猛虎。叱吒風云生,精神四飛舞。大人處世當與神物游,顧彼豚犬諸兒安足伍!不見項羽酣呼鉅鹿戰,劉秀雷震昆陽鼓。年約二十馀,而能興漢楚;殺人莫敢當,萬世欽英武。愧我年二七,于世尚無補。空負時局憂,無策驅胡虜。所幸在風塵,志氣終不腐。每聞鼓鼙聲,心思輒震怒。其奈勢力孤,群才不為助。因之泛東海,冀得壯士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