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雜興十首 其二
昔日黃金屋,十年荊棘林。
浮生真亦假,世事古猶今。
電隙無留景,云泉屬自心。
紛紛蝸角里,朝暮幾升沈。
昔日黃金屋,十年荊棘林。
浮生真亦假,世事古猶今。
電隙無留景,云泉屬自心。
紛紛蝸角里,朝暮幾升沈。
過去的黃金屋,十年后已變成荊棘叢生的樹林。人生如夢,真真假假難以分辨,世間之事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時光如閃電般飛逝,不會停留,云泉之美只屬于自己內心的感受。人們在那如蝸牛觸角般微小的名利場中,早晚經歷著多少的沉浮。
黃金屋:指代富貴奢華的居所。
荊棘林:長滿荊棘的樹林,象征破敗荒涼。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
電隙:像閃電在縫隙中閃過,形容時間短暫。
景:同“影”,這里指時光。
云泉:云霧與泉水,常代表自然美景。
蝸角:蝸牛的觸角,比喻微小的地方,常用來形容名利之地。
升沈:即“升降”,指人生的得意與失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人生的起伏或看到世間的興衰變化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名利紛爭、世事多變的情況,詩人借此表達自己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人生虛幻、世事無常,勸人看淡名利。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闡述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大作,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生的一種思考。
經營阡陌苦胼胝,艱食由來念阻饑。且喜稼成登石硙,從茲鼓腹樂雍熙。
蝶團飛。鶯亂啼。陌上花開人未歸。碧臺歌舞稀。月入扉。風滿帷。坐到黃昏人靜時。清愁君不知。
解后逢君醉山縣,殷勤訪我到江城。閑攜箬笠無人識,狂殺癡兒問五行。裂去儒冠今幾年,顛毛蕭索任垂肩。相逢記得初相識,回首西風一泫然。曾向林間對酒卮,不嫌俗物亦伸眉。江湖若許同歸去,能為先生理釣絲。
旌節來長水,扁舟發夜分。官齋同宴飲,天象動星文。深澗流甘乳,高松養白云。久邀賢地主,相待共清氛。
薄暮東鄰酒一卮,孤村魂夢醉偏疑。蛩吟歷亂人聲細,疏雨危樓夜半時。名園春事動招尋,一騎蕭蕭細雨侵。最愛草亭西畔路,玉蘭花發石潭深。碧水遙林興未孤,月明曾記舊游無。馬蹄更欲憑芳草,一路春山怨鷓鴣。
花落春歸可奈何,白頭清淚幾滂沱。緦山不是西州路,敢作羊曇醉后過。
老來山水興彌深,不在長安俠少林。它日只為林下計,不將錦被作呻吟。
共踏槐花記昔年,一彎新月夜移船。君行為問靈泉水,夢到松林石壁前。
密密春林雨,沈沈晝日云。陰陽隨氣序,膏澤自吾君。積水鷗鳧下,條風草木欣。殘軀勝耒耜,何敢廢耕耘。山迥雷聲近,春深節氣殊。江天云霧濕,林壑畫屏紆。鳥困投檐戶,溪狂掠坐隅。老夫不出戶,無意問泥涂。春睡起何遲,茆廚濕未炊。竹梢欹拂水,花片舞過籬。老病消浮念,迂疏冷舊知。獨憐山郭雨,能與靜相期。
澤國蘆花滿野霜,寺橋寒月照蒼蒼。不堪夜泊鐘殘后,落盡秋聲雁幾行。
衡州有賢牧,吾黨更監州。事作鹽梅濟,殊非涇渭流。斯民均受賜,治狀各推優。看即蓬山上,聯翩兩校讎。
三年膏雨頌聲馳,敬展先臣述德詩。故里尚留何武愛,前徽兼觸阮咸思。淵源累世龍門遠,清白相傳燕翼貽。東魯好修循吏傳,紹承閥閱佐明時。
劇談終日少文移,幕府新開盛一時。羊酪未妨留灌頂,蟹螯何苦負操卮。詩成醉里遺忘易,思發花前屬和遲。更許此生剛節在,祇應惟有歲寒知。
秘館初辭侍從班,煙霞歸思滿江關。七星劍借銅魚使,二酉書藏謝建山。椀碧荔枝沉雪里,林青孔雀出花間。家園賜沐毋留滯,視草承明計日還。
簾影生涼繡戶東。花邊小立乍相逢。玉人去后易秋風。夢冷紅窗香寂寂,愁攢翠黛月朦朦。思它信杳卜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