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題黃鶴樓
自從崔顥題詩后,更有何人吊禰衡。
芳草不知鸚鵡恨,晴天惟見漢陽城。
樓頭月落酒方醒,岸口風高雁正鳴。
五百年前黃鶴去,閑尋鷗鷺訂詩盟。
自從崔顥題詩后,更有何人吊禰衡。
芳草不知鸚鵡恨,晴天惟見漢陽城。
樓頭月落酒方醒,岸口風高雁正鳴。
五百年前黃鶴去,閑尋鷗鷺訂詩盟。
自從崔顥題下那首名詩之后,還有誰會來憑吊禰衡呢?芳草萋萋,卻不懂得禰衡的遺恨,晴朗的天空下,只看得見漢陽城。樓頭明月落下,我從酒醉中醒來,岸邊狂風呼嘯,大雁正發出鳴叫聲。五百年前黃鶴已經飛去,我閑來無事,與鷗鷺相約,共訂詩盟。
吊禰衡:禰衡是東漢末年名士,有才學但性情剛直,后被黃祖殺害于鸚鵡洲。這里“吊禰衡”表示對有才之士命運的感慨。
鸚鵡:指鸚鵡洲,因禰衡曾在此作《鸚鵡賦》而得名。
訂詩盟:指文人之間以詩結交,約定相互唱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可以推測,詩人登上黃鶴樓,看到崔顥留下的千古名詩,又聯想到禰衡的悲劇命運。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文人懷才不遇的現象,詩人觸景生情,感慨歷史與現實,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和文人命運。其特點是將歷史典故與眼前之景相融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也體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思考和個人情感的抒發。
去家路五千,聞見頗有異。四月冰不澌,八月霜滿地。地北寒自多,推天固有意。胡為冰雪中,忽聞震雷厲。
憶昨撥殘燈,擁衾讀遺史。竇竅忽悲鳴,如匣出虎兕。顧門慎扊扅,揀絮覆兩子。雷聲震屋塵,電光燭窗紙。
畏寒我無眠,檐瀑喧未已。虛枕不成寐,暗室光忽紫。天又東南傾,地復西北圮。巨響自何來,副坼鄰樹圮。
兩子夢中驚,抱母啼不止。一夜如海行,洪濤打船底。臨晨起開門,門被滕六砌。璀璨成玉京,迷茫失天際。
滑澾阻我行,滿地琳瑯碎。敝裘典未歸,烏金貴難貰。嗟嗟九月中,景象竟如是。遙想冬深時,凜冽復何似。
昔聞寒時雷,動蟄蛇俱死。蛇死不傷人,毒去我所喜。唯彼秋奇寒,半生未見此。矯首逐南鴻,哀鳴望鄉里。
寶枕垂云選夢,玉蕭品月偷聲。
步搖翻霜夜艾,瓊枝扶醉天明。
魏帝臺隨風動,膝王棟與云飛。
人門遙望碧落,仙界高連紫微。
金縫緗裙一搦,玉鉤羅襪雙彎。
瓊腴粉英朝翠,錦致松脂夜丹。
永巷襞情捲玉,長門絲淚銷金。
合歡蘸暈綠淺,楊柳曲塵黃深。
百子池頭麗人,三花樹下長春。
襟解微聞香澤,帷褰想見橫陳。
星?盈盈笑靨,云衣裊裊輕褣。
醉妝淡紫沙冪,胡旋墜金次工。
海土麻姑送酒,云間玉女投壺。
應唉南朝老庾,水葒冷面江圖。
昨朝湖外望,遠黛一眉彎。
今日山邊度,重岡百折間。
修篁紛碧綠,淺水細回環。
處處門前犢,為農羨汝間。
痛殊未易忍,
絕不一呻吟。
豈復知身疾,
惟愁戚母心。
芍藥山茶,海棠雪柳,清供瓶花。曉色臨窗,條風破凍,催換年華。
喧妍物候堪嘉,醉爛漫、屠蘇暈霞。吉語聯翩,華衣綷縩,糕果家家。
祇思借榻尋僧屋,
不悟山行亦已深。
異日重來應記路,
斷塍窮處轉松林。
春過九十馀芳草。門掩經過少。荼麻架上暗香消。尚有深深蛺蝶、趁風嬌。
詩篇廢卻憐春去。難買流年住。小樓獨上覺凄涼。只見一池荷凈、浴鴛鴦。
雨馀花點滿紅橋,
柳雪粘泥夜不消。
曉霧忽無還忽有,
春山如近又如遙。
開簾眺夕景,寥天氣清澈。
廣宇生夕涼,虛牖來華月。
暗蟲傍砌吟,明?就煙滅。
垂露秋柔條,迅商赴叢樾。
睇目盡幽遐,傾耳聆清越。
適己物焉違,慮淡情罕闕。
胡不秘精魂,營營為誰竭。
春風猶自雨能寒,破褐才除又覺單。眼暗頭昏書懶讀,一庭幽草靜相看。
晚色吹云樹外明,數枝遙見綠槐生。誰人知我山中住,三月春陰澗水橫。
不恨花陰日影遲,只愁風橫雨狂時。梅梢葉底著青子,卻憶繁香如故知。
繞屋青青總是山,每吟山色句還慳。乘閒著眼煙林外,物色分明見一斑。
燕子飛飛山鳥鳴,小軒癡坐倦能行。推書試數平常事,亦向人間得此生。
海棠初葉牡丹花,轉覺衰顏一倍加。徙倚闌干問芳信,姚黃魏紫已萌芽。
槿籬攲倒費撐支,沙岸常為野水欺。幽事相關乃如此,幾回虛過欲吟詩。
西掖符臺漢列卿,
風塵君自厭承明。
東方可是浮沉客,
司馬多傳賦頌名。
震澤頗堪供玉鲙,
建章何處望金莖。
游閒公子應相待,
斗酒深歡圣主情。
昔年曾向山中去,
千手大悲攔不住。
今朝又向山中來,
優曇華向半天開。
盡生平、骨偏騰上,那識世間劉表。嗟落魄、古長安道。市上荊高又少。
見說城南,群公會獵,撫掌轟然笑。有十隊、細馬輕裘,硬箭強弓,圍簇盤雕繡襖。
往觀乎、且為豪耳,莫以粗材相誚。斛律諸人,敖曹若輩,馬上詩偏妙。
倏?鳴餓鴟,拂林迅落飛鳥。坐平岡、燎狐炙彘,燕女如花回抱。
熱洛河斟,婆羅門舞,渾不似彈邊調。只李陵安在,碑前野烏群噪。
欲采蘋花遺所思,玉山山中秋日遲。遙天孤鳥沒蒼靄,急雨大魚飛碧池。握手過溪當此夕,攢眉入社定何時。獨憐滿地干戈起,對酒毋煩重賦詩。
方塘如鑒凈無波,花氣生香雨乍過。河漢露涼星斗濕,江湖水落雁鴻多。不辭歸隱在松菊,莫遣移文裂芰荷。安得手招笙鶴侶,會稽山里聽笙歌。
行遍塘邊不肯歸,
鴛鴦打起看雙飛。
荷花近岸難攀折,
蒲葦叢深露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