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梅巖
古意元從澹泊來,云根香雪點磯苔。
靜觀造化春長在,不是冰霜凍得開。
半影落池涵潔白,一峰無路接塵埃。
逋仙家世君端的,只恐清吟未易陪。
古意元從澹泊來,云根香雪點磯苔。
靜觀造化春長在,不是冰霜凍得開。
半影落池涵潔白,一峰無路接塵埃。
逋仙家世君端的,只恐清吟未易陪。
古樸的意趣原本就從淡泊寧靜中來,云氣籠罩的石根處,如香雪般的梅花點綴著磯石上的青苔。靜靜觀察大自然,仿佛春天長久存在,這梅花并非是被冰霜凍開的。梅花的半抹影子落在池中,蘊含著潔白的神韻,一座山峰沒有路可通向塵世的塵埃。你確實是林逋那樣愛梅的家世后人,只恐怕我難以陪伴你一起清吟。
古意:古樸的意趣。
元:同“原”,原本。
澹泊:同“淡泊”,不追求名利,寧靜致遠。
云根:深山云起之處,這里指石根。
香雪:指梅花。
磯苔:磯石上的青苔。
造化:大自然。
半影:梅花的影子。
涵:包含,蘊含。
逋仙:指林逋,北宋著名隱逸詩人,以愛梅著稱。
端的:確實,的確。
清吟:清雅的吟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拜訪林氏的梅巖時,看到梅花盛開的景象,有感于林氏家族如同林逋般愛梅的高雅情趣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對隱逸文化和高雅品格的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和林氏的高雅品格。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將梅花的高潔與林氏的品格相聯系。在文學上展現了對傳統隱逸文化的傳承和對高雅情趣的追求。
違鄉數驛肆馳驅,正是年華欲換時。
山色萬家開戶牖,水錦十里列旌旗。
物情欣泰隨方見,世態暄涼祇自知。
一別南臺茲六載,重來盡記道間奇。
襲人天氣暄還冷,欲雨窗綃暗復明。
山鳥喜晴乘屋語,野農侵曉荷鋤耕。
不須杯勺勾春思,幸有詩書愜此生。
桃杏繁枝一回首,爭如松竹伴秋清。
都下重來百事非,故人相見少相知。
絕憐水減西湖瘦,更喜兵強北虜衰。
顧慮每懷醫國計,倉黃猶憶過家時。
書生老矣都無用,自卷波瀾入小詩。
本來真是與真非,祇為因循逐物移。
當面雷同還自笑,此心機動已天知。
窮通有命寧由我,邪正唯人更問誰。
委曲周防終恐拙,何如直道了無危。
我昔過君門,心閑懶問君。
君今來深谷,無心似孤云。
淋浪身上衣,磊落袖中文。
相違復相別,去宿白鷗群。
李郎江西彥,杰出天與才。勉齋恨得晚,垂絕傾所懷。
朅來復入閩,吾道嘆已乖。延平有書社,四儒孔門儕。
地勢得爽塏,山川似天開。群賢為一至,君至亦少諧。
所讀唯圣經,坦然疑無猜。藜藿足可飽,窗幾無余埃。
樂天復安土,何有羈旅哉。所望講究精,南山賦臺來。
如何苦吟僻,卻與長吉偕。昔人三百篇,詞達謝剪裁。
那用愁肝腎,推敲費安排。請尋顏氏樂,兀兀坐書齋。
禪心獨理燈無盡,曲論懷私物不齊。
拱木已嚴千歲冢,狂瀾難決萬金隄。
古今蔽顯神功相,天地韜藏裕眼迷。
會看清風明月夕,云間端有鶴來棲。
赤地三千里,離家四十程。
豈無瓶可倒,忍對月仍明。
在處嗟吁氣,窮村鼓鐸聲。
有神司下土,能不惻垂情。
下帷抱遺經,比鄰窺半面。
萬里上鵬程,九秋騫鶚薦。
君乎真可人,我實未幾見。
請為金石交,功名期鐵研。
長孺濮陽人,十世士于衛。
矯制發倉廩,河內被恩霈。
辭令守東海,臥閣動經歲。
田蚡與衛青,未嘗屈其貴。
張湯每遭罵,刀筆忝廷尉。
無知五百人,闌出實何罪。
犯顏為力諫,武帝不知愧。
十年死淮陽,不入禁闥內。
嗚呼社稷臣,傅爰豈其配。
八年前會晤,猶憶刺桐鄉。
君眼雖非白,吾顏已過蒼。
有求皆妄想,無欲是良方。
不學神仙術,他時共一觴。
開軒但覺快心眸,百載云煙靄未收。
誰謂昔人成邁往,每于遺墨見風流。
看中猛勢驤龍虎,藏處寒光射斗牛。
白璧一雙猶莫報,受君此惠等山丘。
君侯憂國念,食頃詎能忘。
盡變庖廚饌,全銷燕寢香。
連朝成靄靄,中夜忽浪浪。
坐想溪十曲,恩波似個長。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澤過之。太祖太宗貽典則,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豐足國振百度,要使宇內無蠻夷。哲宗元祐建皇極,敬用賢哲如蓍龜。
百年上下享安泰,萬里一域惟熙熙。春陽浩蕩不肅物,遂使異類窺京師。
當時臣子不知義,視虜豺豹身狐貍。曲生茍活竟亦死,甘墮狡計寧非癡。
三光晦昧五岳墜,二圣北狩無還期。忠臣至今痛入髓,下逮童??猶歔欷。
嗟爾中原舊豪杰,久效左衽心何為。譬如屈伏猛獸下,荷戈伺便當乘機。
如何顏厚不媿恥,反助?虎為熊羆。數窮六十又且半,天意悔禍人知思。
王師六月降時雨,灑爾萬國蘇鰥嫠。汝猶不念汝祖父,靖康狄禍幾無遺。
子孫壯大不能報,臣妾讐虜稱男兒。天戈所麾速響應,拯汝涂炭革汝非。
吾皇仁圣又恭儉,視民如子傷如饑。汝今效順謹勿遲,同我四海長歡嬉。
中郎廚品在,詩老合先嘗。
塵騎將星戴,筠籠柰雨妨。
空遺黃絹句,莫致絳香囊。
此愿何當續,薰風竟一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