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書懷
萬事榮枯一聚塵,塵中誰是獨醒人。
壯無學力吟將退,老入賢關路轉貧。
昨夜立秋涼到曉,空齋對月靜如賓。
首陽千載蕨薇綠,唯有夷齊紀逸民。
萬事榮枯一聚塵,塵中誰是獨醒人。
壯無學力吟將退,老入賢關路轉貧。
昨夜立秋涼到曉,空齋對月靜如賓。
首陽千載蕨薇綠,唯有夷齊紀逸民。
世間萬事的興盛與衰敗就像聚散的塵土,在這塵世中誰又是獨醒之人呢。壯年時沒有足夠的才學,吟詩的興致也漸漸消退,年老進入賢人之列,生活卻愈發貧困。昨夜立秋,涼意一直持續到拂曉,我獨自在空蕩的書齋對著明月,安靜得如同對待賓客。首陽山千年以來蕨菜薇菜依舊翠綠,只有伯夷、叔齊被記載為逸民。
榮枯:興盛與衰敗。
聚塵:聚散的塵土,比喻事物的無常。
獨醒人:出自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指不隨波逐流,清醒的人。
賢關:賢人的行列。
首陽:首陽山,相傳伯夷、叔齊隱居于此,采薇而食。
蕨薇:蕨菜和薇菜,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時以此為食。
夷齊:伯夷和叔齊,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因互讓君位,逃到周地。武王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不仁之舉,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被視為逸民的代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晚年,經歷了世事的變遷,生活并不如意。在立秋的夜晚,他對著明月,感慨萬千,從而寫下此詩以抒發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世事無常,表達詩人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詩人的心境和當時文人的一種精神追求。
恨匆匆賦別,回首望,一長嗟。記執手臨流,遲遲去馬,浩浩平沙。此際黯然腸斷,柰一痕、明月兩天涯。南去孤舟漸遠,今宵宿向誰家。別來旬日未曾過,如隔幾年華。縱極目層崖,故人何處,淚落兼葭。聚散古今難必,且乘風、高詠木蘭花。但愿朱顏長好,不愁水遠山遐。
新綠成陰,落紅如雨春光晚。當年誰與種相思,空羨雙飛燕。寂寞幽窗孤館。念同游、芳郊秀苑。香塵隨馬,細草承輪,都成腸斷。別久情深,幾時重約閑庭院。高樓終日卷珠簾,極目愁無限。莫恨藍橋路遠。有心時、終須再見。休教長怨,鏡里孤鸞,篋中團扇。
燕丹善勇士。荊軻為上賓。 圖盡擢匕首。長驅西入秦。 素車駕白馬。相送易水津。 漸離擊筑歌。悲聲感路人。 舉坐同咨嗟。嘆氣若青云。
陽春和氣動。賢主以崇仁。 布惠綏人物。降愛常所親。 上堂相娛樂。中外奉時珍。 五味風雨集。杯酌若浮云。
客子舟維岸,人家樹作門。 西風秋慘切,南鵲夜飛翻。 惻惻驚心折,鞺鞺戍鼓喧。 若為容足地,廣大自乾坤。
指點誰家子,將呈潑笊籬。 物輕情意重,不使老爺知。
江天云薄,江頭雪似楊花落。寒燈不管人離索。照得人來,真個睡不著。 歸期已負梅花約,又還春動空飄泊。曉寒誰看伊梳掠。雪滿西樓,人闌干角。
無限江山無限愁。兩岸斜陽,人上扁舟。闌干吹浪不多時,酒在離尊,情滿滄洲。 早是霜華兩鬢秋。目送飛鴻,那更難留。問君尺素幾時來,莫道長江,不解西流。
人道長生,算來世上何曾有。玉尊長倒。早是人間少。 四十年來,歷盡閑煩惱。如今老。大家開口。贏得花前笑。
夕陽低盡柳如煙。淡平川。斷腸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雖暫缺,有時圓。 斷云飛雨又經年。思凄然。淚涓涓。且做如今,要見也無緣。因甚江頭來處雁,飛不到,小樓邊。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 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
有限光陰過隙,無情日月飛梭。春花秋月暗消磨,一歲相看又過。 逢酒須成痛飲,臨風莫厭高歌。虛名微利兩如何,識破方知恁么。
朝鎖煙霏,暮凝空翠。千峰迥立層霄外。陰晴變化百千般,丹青難寫天然態。 人住山中,年華頻改。山花落盡山長在。浮生一夢幾多時,有誰得似青山耐。
情 夜長四壁人靜悄,強把屏山靠。口路楚云深,有夢無著落,俏魂靈險些兒干送了。 夜長怎生得睡著,萬感縈懷抱。伴人瘦影兒,惟有孤燈照,長吁氣一聲吹滅了。 昨先話兒說甚底,今日都翻悔。直恁鐵心腸,不管人瞧神,下場頭送了我都是你。
是梨園一點文星,西土儲英,中夏揚名。胸次天成,口角河傾,席上風生。吞學海波瀾萬頃,戰詞壇甲胄千兵。律按衡璣,聲應和鈴,樂奏英莖。